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熱點新聞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焦作論壇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新聞客戶端
 焦作晚報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經典山陽 小記者 辦公入口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2019年新聞專題頻道 >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 > 出彩焦作·看扶貧 > 正文

2019年新聞專題頻道

文旅扶貧亮點多 盧氏縣“三金帶貧模式”引“圍觀”學習
更新時間:2019-8-12 9:01:24    來源:工人日報

綠樹環繞、花木蔥蘢、流水潺潺......8月9日,“清清盧氏”的詩畫美景驚豔了“出彩河南·看扶貧”網絡主題活動采訪團一行。

走在盧氏縣,時不時能見到三五成群的遊客邊走邊分享遊玩的趣事,忙碌一天的村民正享受著閑暇時光,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文旅+扶貧”讓這片土地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讓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也讓老百姓在家門口擁有更加有保障、更可持續的獲得感與幸福感。

“盧氏縣是國家級貧困縣、秦巴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縣,是河南省4個深度貧困縣之一。”盧氏縣文化廣電和旅遊局黨組書記、局長付娟介紹,全縣共有貧困村158個,2016年,全縣精準識別貧困人口19645戶63134人,貧困發生率18.9%,高出河南省平均水平13.7個百分點。近年來,盧氏縣以文化為靈魂,以旅遊為牽引,以創建核心景區為抓手,以核心景區為引領,帶動周邊鄉村旅遊發展,全力打造了一批休閑農業、森林康養和鄉村民宿等鄉村旅遊精品工程,策劃包裝多條特色鄉村旅遊線路,為精準扶貧開辟了新路子、創建了新業態。

“三金帶貧模式”鼓了群眾“錢袋子”

“我們通過積極引導支持景區發展,帶動周邊群眾致富。摸索出‘三金帶貧模式’,還曾吸引來自全國100個縣市、團體參觀學習。”付娟舉例,如豫西百草園景區核心的民俗古村落,原來已是殘垣斷壁,多年無人居住。經重新修繕一新後,把破舊的小山村變成了民俗村,經營起了美食大院、休閑書屋、老物件展示館、特色購物商店等,該村原村民每年可從經營收入中得到分紅。

從2016年開始,景區就提早與周邊幾個村簽訂了長期扶貧用工和土地流轉合同,景區內外的2500畝中藥花海,均由附近貧困戶村民進行種植、維護,每年參與此項工作的村民超過120人。景區建成運營後,村裏年紀較大的貧困戶,景區聘用為保潔員,負責園區內的日常保潔清理。這樣,村民既可以拿到土地流轉金,又能在家門口務工掙工資,還能照顧老人,形成了遠近聞名的土地流轉有“租金”、房屋入股有“股金”、參與勞動有“薪金”的“三金帶貧模式”。

“我們現在受益於景區太多了,除了在景區打掃衛生一個月1500元的工資,每年還有老房子的分紅和流轉土地的收入,生活完全沒有後顧之憂。”今年52歲的焦小鷗是新坪村的村民,家裏的老房子就在景區內,從原來種地靠天吃飯,到如今在家門口實現穩定就業,焦小鷗感到幸福滿滿。

發展民宿助力脫貧增收

看厭了鋼筋水泥的繁華都市,尋一席身心放鬆之地,卸下疲倦,聽鳥語、賞星月、吹清風......民宿市場逐漸升溫。盧氏縣通過大力發展民宿,讓鄉間老居重新煥發活力,帶動村民脫貧致富。

2019年,盧氏縣共規劃建設民宿項目10個,已建成民宿項目7個,在建項目1個,近期開工2個。“以官道口鎮新坪村山水隱廬美宿集群微度假綜合體項目為例,項目總投資8500萬元,其中,縣裏整合產業扶貧資金3000萬元,引進宿聯中國進行合作開發。項目運營後,可以直接帶動1000人以上就業,帶貧效果明顯。”付娟說。

除此之外,民宿占用村民的房子,會按人口每年給予一定的回報。可培訓帶動當地老百姓養雞、養豬、種菜等,這些產品可以留在民宿自用,也可以銷售給全國各地的民宿會員單位,形成產業化發展鏈條,助力脫貧增收。

同時,盧氏縣通過打造精品旅遊線路帶動扶貧。充分發揮鄉村資源優勢,重點開發建設了一批特色小鎮和鄉村旅遊精品線路,在主要鄉村旅遊公路沿線建設生態旅遊長廊,打造一係列農旅結合、生態休閑、文化體驗、自駕露營等特色鄉村旅遊產品,吸引自駕遊、探險遊、背包族等新業態遊客。發展旅遊產業,建設了文峪鄉望家山、豫西百草園、範裏鎮西莊村生態休閑園等集休閑觀光、科普科研於一體的休閑農業產業觀光園、度假村。在全縣發展連翹觀光、加工產業,連續多年舉辦豫西大峽穀連翹花節,全縣成立連翹專業合作社80餘家,開發出係列連翹茶,帶動6000餘戶2.3萬貧困人口增加收入......

付娟表示,下一步,將繼續依托豫西大峽穀、百草園兩個國家4A級景區的旅遊資源,充分發揮“旅遊+扶貧”模式及旅遊企業的帶貧效果,變資源優勢為產業優勢。同時,鞏固擴大“三金帶貧模式”,保證人民群眾持續增收。開發鄉村文化表演,提升村民幸福生活,挖掘當地戲曲愛好者表演旱船、秧歌、快板、戲曲等民俗節目,探索文化產業新模式,進一步挖掘豫西婚俗表演等豫西民俗文化,把原汁原味的鄉村文化展示給遊客,讓善良淳樸的村民走進富裕美好新時代。

文章編輯:楊銘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沒有了
  • 相關信息:
    沒有相關文章
    焦作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焦作網”的所有文字和圖片稿件,版權均屬於焦作日報社和焦作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信息來源:焦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焦作網所刊登的所有內容,未經著作權人合法授權,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使用或者建立鏡像。獲得合法授權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必須為作者署名並注明"來源:焦作網"字樣。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焦作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其版權歸屬原作者或所屬媒體所有,轉載請不要修改任何文字圖片鏈接信息,如果您認為我們轉載了您的文章或資料,損害了您的利益,請聯係我站,我們會即時處理或刪除。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電話:(0391)8797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