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在中國,酒的曆史幾乎與人的曆史一樣久遠。早在漢字成熟之前,我們的老祖先就已經掌握了釀酒技術。酒在人類文化的曆史長河中,已不僅僅是一種客觀的物質存在,更是一種文化象征。“李白鬥酒詩百篇”“東籬把酒黃昏後”“酒逢知己千杯少”,在中國人的生活中,酒在文學藝術創作、文化娛樂、飲食烹飪、養生保健等方麵都占有重要的位置。
在市三家村釀酒有限責任公司的文化牆上,刻有李白的詩——《將進酒》。本文的主人公王立祥,是該公司的釀酒師。今年48歲的他,用一雙神奇的手釀出了醇美的佳釀,也“釀”出了自己的精彩人生。
“哪位是王立祥師傅?”7月13日上午,在市三家村釀酒有限責任公司院內,記者攔住一名工人問。
“那個戴著草帽正低頭幹活的就是。”對方熱情回答。
順著這名工人手指的方向,記者看到王立祥和工友正在晾曬人工窖泥。
王立祥高高的個子、黝黑的皮膚,一看到他,記者不由想起了《咱們工人有力量》這首歌。
高中畢業後,王立祥來到該公司工作,目前已有28個年頭,從一名普通工人成長為大曲車間主任。在王立祥的嚴格把關下,三家村酒更加柔和、好喝,他被同事稱為“難得的白酒釀酒師”。
懷揣夢想,成為一名三家村人
王立祥和釀酒有緣,他的父親就是三家村釀酒有限責任公司(前身為焦作市酒廠)的一名工人。用王立祥的話說,他是聞著父親身上的酒味長大的。
王立祥的父親釀了一輩子酒,既有著不俗的手藝,他特別希望王立祥長大後能接自己的班。
那時候,王立祥也對釀酒很向往,特別想當一名調酒師。他覺得調酒師就像一名藝術家,同樣的酒,在調酒師的精心設計下,能夠調配出不同風格的美酒。
另外,王立祥的父親釀了一輩子酒,卻不會調酒。王立祥心想如果接了父親的班,也可以彌補老人家的遺憾。
高中畢業後,王立祥懷著成為一個調酒師的夢想,來到父親曾經工作過的地方,成為一名三家村人。
夢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上班後,王立祥沒能當上調酒師,而是從臨時工做起。
王立祥認為自己被安排到釀酒一線,主要原因是自己的文化水平太低,於是,他決定邊工作邊學習釀酒技術。
當時,自修大學並沒有調酒師、釀酒師這樣的專業,王立祥就報考了企業管理專業。“當時,白天忙工作,晚上還得上兩個小時課,每天都困得不行,有時候打連班,一天隻有兩個小時的睡眠時間。”王立祥說。
邊工作邊學習的生活,王立祥堅持了8年,終於完成了自修大學的所有課程。“我媽當時和我開玩笑說,8年時間,中國都打敗日本鬼子了,你才弄了個大專文憑。”王立祥笑著說。
“當時雖說苦了點、難了點,但現在回想起來,覺得那幾年自己在不斷成長,日子過得也特別充實。”王立祥的話裏,有一種“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的味道。
釀酒過程,他要求精益求精
即使學有所成,王立祥還是和調酒師無緣。2005年,他被分配到大曲車間,也就是釀酒車間。
釀酒車間的工具主要是鐵鍁,拌料、裝鍋等工作都是體力活,也是一個很有“味道”的地方。這裏既有酒味,也有發酵的酒糟味。王立祥開玩笑說,工友們下班後如果不換衣服,根本不敢坐公交車回家,否則身上的味道能把車內的人熏暈嘍。
2006年,王立祥的雙腿半月板磨損比較嚴重,手術後醫生明確告訴他不能幹重體力活,家人也勸他健康更重要。可王立祥有自己的想法:釀酒車間是公司的核心技術區,如果在公司幹一輩子竟不懂得釀酒技術,豈不是太遺憾了?不顧醫生的叮囑和家人的反對,王立祥全身心投入工作中。他認真向公司的老師傅請教,還購買了不少有關釀酒的書籍,如饑似渴地學習,最終學會了釀酒的核心技藝。
釀酒的工藝流程有起窖、拌料、裝鍋、蒸餾、摘酒等,這些工藝操作流程,王立祥都背得是滾瓜爛熟,比如“原料新鮮無黴變,曲質水質是關鍵。糧粉粗細要均勻,熟糠拌料要執行”“配料比例須穩準,潤料時間要保證”,用五字口訣表述就是“穩、準、勻、適、勤”。在操作上,他嚴格按照工藝流程,力求精益求精,釀出醉人的美酒。
“過去我們沒有淋漿這道工序,王主任來了後新增了這道工序。淋漿,要淋幹、淋淨,然後才能蒸餾,否則直接影響酒的品質。再比如,拌料時,為將原料拌均勻,經常得拌三遍以上,這樣才有利於蒸餾。裝鍋蒸必須40分鍾左右,這樣才能蒸出酒的香味,做出的酒口感更好。現在,我們一天幹的活相當於過去的兩倍,雖然累了些,但酒的品質確實提升了很多。”該車間一名工人說。
“酒品如人品,當你懷著一顆真誠的心去釀酒時,釀出的酒才會格外美味。”王立祥說。
為釀好酒,他視窖泥如性命
好窖出好酒,好酒的基礎是優質窖泥、優良工藝和精心管理。
王立祥記得剛進廠時,師傅就對他說:“寧舍十斤酒,不舍一撮泥。”如果哪個工人不小心把窖泥挖出來了,肯定會被師傅大罵,甚至有人會因此挨揍。
工人小吳還記得,他剛分到大曲車間工作時,由於不了解情況,他和另外一名新來的工友出窖時帶出一大塊窖泥,可把王立祥心疼壞了,當即對他們倆提出嚴厲批評,及時采取補救措施降低了損失。
下班後,王立祥語重心長地告訴小吳他們,窖泥不僅僅是一把泥,更是產生優質白酒的基礎,是公司50多年文化的沉澱。
小吳說,經過這件事後,大家在今後的工作中更加認真負責,基本上杜絕了此類事情的發生。
一名釀酒師,嗅覺必須靈敏,這樣才能嚐出酒口感上的細微差別。為了保護好自己的嗅覺,多年來,王立祥辣椒吃得很少,不喝茶水、不吸煙。
“這幾年,三家村酒喝起來口感更甘甜、醇厚了。”一名三家村酒的“粉絲”說。
王立祥最幸福的時刻,就是釀出一池好酒時。“當大夥兒說這池酒好喝時,我就感到特有成就感、特幸福。”王立祥說。
28年來,王立祥始終堅守在釀酒一線,和工友們耕作在阡陌縱橫的窖池間,用汗水澆灌出純正的三家村美酒。
記者手記
我有一壺酒 足以慰風塵
前段時間,一句古詩詞在微信朋友圈風靡,網友們還玩起了接龍遊戲。這句古詩詞就是“我有一壺酒,足以慰風塵”。
巧的是,王立祥微信號的名字就叫“一杯陳釀”。是啊,在釀酒一線摸爬滾打28年,他將自己變成了一杯充滿歲月感的陳釀。
以身作則,才能帶動更多的人和你一起拚搏。王立祥雖然是車間主任,卻和工人們一起幹髒活、累活,而且就數他出汗最多、幹活最投入。另外,為了保護嗅覺,王立祥多年來辣椒吃得很少,不喝茶、不吸煙。如此定力,又有多少人可以做到?
德國著名作家歌德說過:你重視、欣賞自己的價值,就得給世界增加價值。作為“最難得的白酒釀酒師”,王立祥的辛勤付出,讓三家村這杯酒的品質得到了提升,味道更加醇厚、綿甜,也讓三家村這杯酒足以慰風塵。(記者 趙改玲 見習記者 劉 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