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山陽區焦東街道光亞新村“好兒媳”陳春平
陳春平在記照顧婆婆的“護理日記”。記者 翟倩倩 攝
主人公座右銘
天剛亮,陳春平就已經為婆婆王玉珍準備好了醋泡蛋,這是她從養生書上看到的,書上說常吃對心腦血管有好處,陳春平的一天就從這碗醋泡蛋開始了。接下來,8時喂早飯、喂藥,11時喂水果、喂酸奶,13時喂午飯,15時喂藥……日複一日做這樣的事情,陳春平堅持了整整6年。
2010年10月,王玉珍老人因患腦梗等病癱瘓在床,作為家中大兒媳的陳春平義不容辭地承擔起了照顧婆婆的重任。“過去最艱難的日子都過去了,我退休後在家沒事,一定要照顧好婆婆。上要對得起老人,下要給孩子們樹立好榜樣。”陳春平說。
從那時起,照顧婆婆就成了陳春平退休後的新工作,這份工作不但要常年“5+2”“白加黑”,更需要持久的細心和耐心。在飲食方麵,王玉珍老人的吸收能力很差,每天要吃3個雞蛋,喝1瓶酸奶,還要少食多餐,這些食物全都由陳春平負責打成粥狀,用注射器喂給她吃。到了晚上,陳春平要把婆婆的大小事宜都安頓好了才去休息,半夜醒來還要給婆婆翻身。經年累月,陳春平不但已經用壞了五六個料理機和上百個注射器,而且因為用注射器喂飯需要身體用力拉伸,長久以來,她的胸口出現了多處瘀青;因為不分白天黑夜地守護婆婆,陳春平的身體消瘦了、麵容也憔悴了許多。
為了更好地照顧婆婆,陳春平不但對婆婆的日常生活起居盡心盡力、麵麵俱到,還為婆婆記錄了兩大本“護理日記”,每天從1時開始,一直到22時,其中不但詳細記錄了婆婆日常的服藥、喂飯、翻身、大小便等情況,還包括了婆婆的情緒變化和醫囑。隨手翻開一頁,上麵記錄著:“2月20日,1:30,幫媽媽翻身、換尿墊……7:00,小米、雞蛋、蛋白粉打成糊,喂給媽媽吃……15:30,喂媽媽喝酸奶……”如今,照顧王玉珍老人的重任幾乎由陳春平一人承擔,而這本原本為了方便5個子女輪流照看老人的日記,就成了陳春平照顧婆婆時的重要參考依據。有了它,陳春平照顧起來更加得心應手,婆婆也生活得更加舒適了。陳春平說:“媽媽以前沒有任何意識,現在已經恢複了意識,這兩本日記功不可沒。”
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陳春平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了照顧婆婆上,就隻能犧牲掉照顧兒子的那部分精力。兒子在外地求學、工作多年,陳春平卻一天也沒去照看;去年兒子要結婚,但籌備期間恰逢婆婆病情加重,她二話不說就把兒子的婚事延遲了兩個多月;兒子要裝修新房,她不但一天都沒管過,甚至如今連新房的樣子都沒見過。陳春平說:“在家裏,隻有照顧好婆婆,丈夫和兒子、兒媳才能安心工作,家裏才能平平安安、和和睦睦。我這樣做,也是給兒子做個榜樣,讓他知道世界上什麼事都可以等,但孝敬老人這件事不能等。”在陳春平的影響下,兒子、兒媳不但沒有抱怨母親的“忽視”,而是更加孝敬老人,經常打電話關心父母和爺爺奶奶的身體狀況。
6年時間,2000多個日日夜夜,陳春平以實際行動樹立了一個好榜樣,用愛譜寫了一曲愛家敬老的讚歌,得到了丈夫、兒子和鄰裏鄉親們的交口稱讚,大家都紛紛誇她是婆婆的好兒媳、丈夫的好妻子、兒子的好母親。
記者手記
《孝經》有雲:“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孝敬老人既是為人子女應盡的責任和義務,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既是做人的道德底線,也是建設和諧社會的重要一環,值得發揚和傳承。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孝敬老人其實是一種永不磨滅的幸福和感動。雖然王玉珍老人因病不能說話、不能活動,但隻要老人還在,對陳春平一家人來說,都是一種心靈上的慰藉。因為要照顧婆婆,陳春平平時很少出門,就算是出去買菜,也是匆匆買過之後趕快回家。路上見了熟人也就打個招呼,不敢長時間停留。用她自己的話說,“不管人在哪兒,我的心永遠都在家裏,在家裏的婆婆身上”。記者 翟倩倩 實習生 聶 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