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從事什麼職業,隻要心懷夢想,都能擁有人生的出彩時刻。
他是環衛戰線上的一名老兵,更是一名創新達人。崗位換了不少,但他走到哪兒琢磨到哪兒的習慣始終沒有變。他發明的新型滾筒式繩輪,降低了垃圾中轉站設備的故障率,減輕了工人的勞動強度,保障了工人的安全;他將單向液壓缸改為雙向液壓缸,解決了垃圾集裝箱偏斜、吊掛位置偏移問題……
他的發明創造,已經累計為山陽區環衛處節約了十幾萬元。
他是環衛行業的技術大拿,更是一名拚命三郎。夏季,在超過40℃的高溫下,他在維修時衝在最前麵,在危險的環境下一幹就是兩三個小時,工作服被汗水濕透後粘在身上。
他,就是今年54歲的山陽區環衛處中轉站管理科科長杜漢保。
1月5日下午,杜漢保的一身行頭讓不少同事感到詫異:嶄新的羽絨服,嶄新的運動鞋,跟平時的穿著相比就像換了一個人。也難怪同事奇怪,雖然杜漢保如今的職務是中轉站管理科科長,可搞創新、忙維修時仍然衝在前麵,衣服更是很少有幹淨的時候,更像個一線工人。
杜漢保有點不好意思地笑著跟同事解釋,要接受記者的采訪,羽絨服和鞋子都是第一次穿。
崗位在變,創新的激情不變
1983年進入山陽區環衛處後,杜漢保從普通工人幹起,先後從事過道路清掃、垃圾清運、技術革新、機械維修等工作。無論幹什麼工作,他學習的習慣始終未變。隻要有空閑時間,他就學習知識、鑽研技術,並自學了電氣維修技師所學的全部課程。如今,他是山陽區環衛處首屈一指的技術能手,在機械化清掃和垃圾中轉站吊裝設備安裝、改造方麵發揮了帶頭人的作用。
社會在飛速進步,環衛行業的工具、設備也在不斷更新,機械化程度越來越高。車輛、設備和人一樣,也有“病倒”的時候,這些都需要技術人才來解決。
“修理本身就是一種節約。”對維修工作的重要性,杜漢保是這樣認識的。
搞創新的動力,來自於杜漢保自己的工作經曆。他剛上班時,環衛行業的機械化程度較低,大家的工作又累又辛苦。他記得,當時垃圾中轉站的機器老壞,他經常要爬到6米多高的地方進行維修。夏天,他維修兩三個小時後,渾身都是汗,衣服都粘到身上,脫都不好脫。“能不能搞些發明、創造,讓工作變得輕鬆些,讓機器少‘得病’、‘壽命’變長?”杜漢保動了心思。
幹什麼就得吆喝什麼、琢磨什麼。幾十年來,杜漢保愛琢磨的習慣始終沒變。設備和車輛經常出現故障的部位、零件,他都記錄在冊,做到心中有數。在電話中聽工人描述故障情況後,他就知道故障發生的部位以及需要更換、維修哪些零件,路上就想好了維修方案。隻要有他在,設備和車輛沒有出現過因維修不及時而耽誤工作的情況。
2012年,杜漢保牽頭研發了垃圾中轉站所用的水平壓縮式設備,便於傾倒垃圾,吞吐量大,沒有二次汙染,還能與其他垃圾中轉站共用運輸車輛,節約了資金。
職務在變,奮鬥的心氣不變
“技術革新需要埋頭苦幹的勁頭,更要用心。”不善言辭的杜漢保說起創新卻激情滿懷。
2013年,杜漢保發現,垃圾中轉站行車設備老化,經常出現亂繩、擠繩、繩輪不能在軸上正常滑動等問題。嚴重時,鋼絲繩可能會在吊重箱時突然斷裂,甚至會出現人員傷亡事故。另外,維修人員維修時需要將電機、減速機卸掉,耗時長、勞動強度大。
杜漢保召集大家集思廣益,提出了將槽輪式繩輪改成滾筒式繩輪的想法。2014年2月,新型滾筒式繩輪試製成功,在牆北垃圾中轉站成功試運行,設備故障率明顯降低,維修工人的勞動強度大大降低。很快,這項技術革新成果在山陽區20多座垃圾中轉站得到推廣。
被任命為山陽區環衛處中轉站管理科科長後,杜漢保不再奮戰在一線,但他的責任感沒有變:擠出時間搞創新,減輕大夥兒的勞動強度,提高勞動安全係數。
去年,因垃圾侵蝕和濾液滲透,牆南垃圾中轉站的水平軌道地基下陷,軌道鏽蝕,水平壓縮倉不能完全回位。杜漢保經過觀察、思考,提議將分段式基板改成一體式鋼板,延長了使用壽命,提高了運行效率。
為提高設備運行效率,降低維修率,杜漢保經常思考如何讓它們發揮更大作用,並提出合理化建議和技術革新方案,解決管理漏洞。在他的努力下,目前山陽區的垃圾中轉站全部是無線遙控操作,安全係數明顯提高,站內衛生狀況明顯提升。提到他,垃圾中轉站管理員紛紛伸出大拇指,稱讚他是大夥兒的貼心人。
年齡在變,肩上的責任不變
雖然現在年紀大了,但杜漢保仍像年輕時一樣,遇到髒活、累活,事事衝在前頭,從來沒有歇歇腳的想法。
幾年前,在維修垃圾中轉站的設備時,杜漢保和同事站在離地6米高的地方,腳下的架子僅有30厘米寬。突然,下麵的一個支撐物斷裂,架子變得有些晃動。然而,時間不等人,必須抓緊維修。他們克服內心的恐懼感,把故障修好後才下到地麵。這時,他們的額頭上都是汗,雙腿站得酸疼,休息了很長時間才恢複過來。
2014年7月,一座垃圾中轉站的設備因老化出現故障,鋼絲繩錯亂。杜漢保聞訊,當即帶著兩名技術人員趕赴現場。他第一個爬到離地麵5米的行車上,指揮操作人員調整行車上的轉軸,將亂鋼絲繩一一撥出。由於天氣炎熱,垃圾中轉站內的溫度超過40℃,垃圾發酵後氣味刺鼻。臭味和汗水經常讓他睜不開眼睛。由於出汗太多,工作服濕透後粘在他的身上。等到他修理完畢下到地麵上時,他一張滿是油汙的大花臉已經讓人無法辨認。
“有心”兩個字,是對杜漢保最恰當的說明。每次維修完畢留下的配件、板材,他都仔細收好。哪個配件還能用、哪個配件修修還能用,他心裏都有一本賬。僅此一項,他每年就能為單位節省上千元。
在日常工作中,他時時用行動踐行主人翁精神。對新參加工作的工人,他毫無保留地傳授工作經驗,手把手地教。在維修車間,他的眼裏都是活,幾乎沒有閑下來的時候。看到車輛駕駛員情緒不高時,他麵帶微笑地詢問原因……
杜漢保的無悔付出,得到了同事和領導的高度認可,也受到了社會的肯定。
2010年、2014年,他兩次榮獲“焦作市環衛工作先進個人”稱號。2011年,他榮獲“河南省住建係統職工技術英傑”稱號。2016年,他成為山陽區“最美山陽人”候選人。
人生因拚搏而出彩,生命因奮鬥而無悔。“我在環衛戰線上幹了30多年,作為一個親曆者,看到了環衛事業發生的巨大變化,也為自己作出的一點點貢獻而驕傲。奮鬥沒有盡頭,為了城市更美麗,我願意和同事繼續努力。”杜漢保說。
圖① 杜漢保在維修設備。
圖② 杜漢保的座右銘。 記者 宋崇飛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