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②
綠樹陰濃夏日長。樹是人類最親密的夥伴之一,當您或騎行或駕車路過我市北部的太行山上時,相信會被那密密匝匝、鬱鬱蔥蔥的森林深深吸引。那是森林,更是綠色的海洋。
這裏樹木的成活率從過去的40%提高到現在的90%,與河南省國有焦作林場(以下簡稱焦作林場)生產技術科科長王天平的貢獻分不開。王天平的微信名字叫“森林”,他最大的心願,是通過大家的努力,讓焦作的森林多些,再多些。
5月11日上午,記者在焦作林場見到了王天平,他最明顯的標誌就是皮膚黝黑。他已在焦作林場幹了17年,多年的戶外工作讓他從當年的“小鮮肉”變成了“黑土豆”。
■在山上一住仨月,他成了“山裏人”
用焦作林場副場長趙利新的話說,在林場幹,沒有吃苦耐勞的精神,根本就沒有立足之地。在他眼中,王天平是一個肯吃苦的人。
王天平今年39歲,17年前來焦作林場工作。
歌曲《17歲的雨季》聽著是浪漫、溫馨的,可17年來,年年在雨季裏工作,並沒有多少浪漫可言,更多的是煎熬。
對於林場人來說,越下雨越要上山造林。雨季造林,樹木才能得到雨水的滋潤,成活率才高。
王天平經常是7、8、9月守在山裏,多數的午飯就是一個燒餅、兩根火腿腸。
對於這樣的辛苦,王天平總是淡然一笑。他說:“老林場人為了種樹,挖一個坑把孩子放到坑裏,就去忙了。我們現在條件好多了,吃得差就當減肥了。”
除了在山上種樹,王天平還承擔著生態監測等任務。
焦作林場2012年成為河南省林業廳首批森林生態監測單位之後,王天平他們承擔了河南太行山生態公益林的監測任務。
對王天平來說,這是一項全新的工作,難度大、要求嚴。作為該監測任務的技術負責人,他經常在山上一住就是好幾個月。
在茂密的深山老林裏開展生態研究,王天平享受著免費“桑拿”,揮汗如雨,被林中的荊棘劃破衣衫,被綠苔滑翻摔跟頭,被蚊叮蟲咬,這都是工作中隨時可能遇到的。
長時間的戶外工作和烈日暴曬,讓王天平與一種疾病“結緣”——日光性皮炎。
王天平笑著告訴記者,2014年夏季,他上山開展固定樣地調查工作,3個月的時間,經常在太陽底下工作,他的胳膊、脖子出現了大量疹子。由於在山上工作,他無法及時去看病,隻能強忍著皮膚的瘙癢和疼痛。
3個月後,他下山到醫院一查,醫生說他得的是日光性皮炎。
“是不是長期在陽光下暴曬啊?”醫生問他。“是啊。”王天平點點頭說。“小夥子,在戶外玩耍也要有個度,你這皮膚不適合長期在戶外待,要不,這病還得複發。”醫生語重心長地說。
“好的,好的。”王天平答應得挺好。此後的每年夏季,需要去山上監測時,他依然是“外甥打燈籠——照舊(舅)”。
“你呀你,不去不行嗎?又該出疹子了。”妻子心疼地說。“沒事,工作不等人啊。”說完,王天平衝妻子笑笑就又上山了。
每年上山,他的皮膚病都要複發。個別朋友以為他這病傳染,都躲得遠遠的。王天平也不解釋,隻是笑笑,誰讓他喜愛那片森林呢。
■用創新解決難題,他成了“科研男”
趙利新說,誰要想在焦作林場立足,光吃苦耐勞還不行,還需要業務精湛。令他感到欣慰的是,王天平就是一個創新高手,在科技興林的今天,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
過去,不少人有個印象:我市年年種樹,卻不見樹。也難怪,過去由於技術落後,樹木的成活率不高。現在您再去太行山上看看,到處都是綠意盎然的樹。王天平等人通過技術創新,大大提高了樹木的成活率。
在工作中,王天平的一些小發明起到了大作用。很多樹木最害怕的天敵之一是天牛。趙利新舉例說,一隻天牛能將一棵蘋果樹吃得“滿樹瘡痍”。過去,他們用的是土方法——用竹簽堵蟲眼,可效果不佳。
“師傅,咱能不能用錐形針給樹打藥來消滅天牛?一根錐形針,就能消滅一樹的天牛。”有一天,王天平對趙利新說。
經過對錐形針的改造,王天平他們隻需6針就能基本上消滅蘋果樹上的天牛,天牛的防治率幾乎達到100%。
如果您走在市豐收路等路上,會看到不少行道樹被幾根棍頂著,這是為了不讓樹側翻,如果樹根歪了或進入空氣,這棵樹的成活率就會降低。支撐行道樹的幾根木棍,上麵是小的,下麵是大的,如果靠人工,即便是熟練工人,15分鍾也捆不了幾棵樹。針對這個問題,王天平就利用帽子後麵係帶的原理改進工作方法,一排樹的支架幾分鍾就能搞定。
在工作中,王天平還有很多發明創造。他先後在各級刊物上發表科技論文5篇,出版學術專著2部,獲得省級科技成果1項、國家實用新型專利3項。
趙利新驕傲地說,目前,王天平和中國林科院專家合作的項目,將來很有可能是國家級的創新成果。對那一天的到來,他無比期待。
■他成了嶽父家的稀客
王天平經常不是在辦公室就是在林場,在家裏很少能看到他的身影。
兒子大寶經常在電話裏問王天平:“老爸,你什麼時候陪我去放風箏啊?”
妻子張豔有一次在微信裏給王天平留言:“你怎麼總是在加班,到底有多少工作需要你去幹?”張豔和王天平結婚這麼多年,他經常不在家,尤其是春夏兩季。
去年,張豔懷了二胎,在春夏季時,妊娠反應特別強烈,經常想嘔吐,可不在家的王天平是指望不上了。大寶看到媽媽想吐,就趕緊幫媽媽拍後背。
現在大家普遍注重胎教,可王天平不在家,胎教的任務就交給了大寶。大寶在家朗讀、背誦唐詩宋詞,都盡量和媽媽在一起,也算是對二寶進行胎教了。
張豔的娘家在外地,平時基本上都是張豔帶著大兒子回去。隻有到了過年,王天平才有時間去。嶽父看到王天平時,常開玩笑地說:“稀客來了。”
過去,張豔和大寶都不太理解王天平。那天,大寶拿出自己得的3張獎狀炫耀時,王天平說:“兒子,我為你驕傲,但這也意味著你的責任更大了。”張豔聽到王天平說“責任”二字時,突然理解了他,明白了他為何天天這麼忙,那是因為責任。
王天平是不善於表達感情的人,他的微信頭像照片是他的大寶和二寶的合影,他對家人的愛,就是這樣悄悄地表達。
走在太行山上的樹林裏,山是那麼綠,空氣是那麼好,王天平就像到了家裏。這種植物叫什麼名字,那種植物有什麼來頭,他如數家珍。王天平說,幾代焦作林場人的努力才讓這裏變得這麼美,吸引了很多遊客,能在這裏工作就是一種榮譽。他親手種下的每棵樹,都像是自己的孩子一樣,愛它們的最好方式,就是讓它們好好地活著。這片美麗的森林,也讓他的心靈世界變得格外美好。
記者 趙改玲
圖① 王天平(中)在工作中。
圖② 王天平的座右銘。
記者 趙改玲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