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的帶領下,山陽區新城街道蘇藺村硬化了主大街,填平了垃圾場、汙水池,從原來的髒亂差村變成了山陽區衛生先進村;在他的組織下,100多戶村民在隻拿到他寫的欠條的情況下,僅用兩個月時間就完成了蘇藺水廠建設征遷工作;在他的謀劃下,村裏建成了文化健身廣場,有了標準化塑膠籃球場,相繼成立了舞蹈隊、健步走隊、軍樂鼓隊、腰鼓隊……
他,就是蘇藺村村委會主任馬東江。
今年43歲的馬東江是苦孩子出身,母親早早離世。雖然是家中最小的孩子,他卻早早離家到外地打工。嚐遍酸甜苦辣後,他回到家鄉,從村民小組長幹起,當過村治安主任,後來又成為村委會主任。職務在變,不變的是他為村裏做點事、為村民服務的初心。
近日,記者來到蘇藺村采訪,村民向記者講述了馬東江的故事。
征遷中的“拐杖主任”
“鄉親們,大家一定要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加快拆遷進度,決不能耽誤全市重點民生工程建設進度。”2016年11月至2017年1月,馬東江的聲音經常在村裏響起。
為了不影響蘇藺水廠的建設進度,馬東江到村民家裏耐心勸說,督促村民做好征遷工作。
為了讓村民順利拆遷,馬東江挨家挨戶給需要征遷的村民打欠條。很多村民在還沒有拿到征遷款的情況下就完成了征遷。
“東江人實在,我是看著他長大的,相信他。”一名村民說。
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馬東江是真心為村民辦事還是高高在上,村民心裏最清楚。
幾乎每家征遷時,馬東江都要去幫忙。有一次,他幫村裏一個粉條加工戶搬遷設備時,由於地麵坑窪不平,貨車上的鐵架子掉下來,正好砸到馬東江的左腳上。“哎喲!”馬東江痛得大叫一聲。村民一看,馬東江的左腳流了很多血,趕緊扶著他去醫院。醫生一檢查,說是左腳骨折了。讓醫生簡單包紮一下後,馬東江又回到村裏忙著征遷的事情。腿腳不方便,他就在家裏指揮。有急事,他就拄著拐杖去。就這樣,馬東江“拐杖主任”的名號不脛而走。
大約兩個月時間,蘇藺村的100多戶村民順利完成征遷,保證了蘇藺水廠的建設。
讓村民換了個活法
說起對農村的印象,不少人會想到髒亂差。現在你去蘇藺村看看吧,漂亮得像市區的居民小區,整潔、幹淨,每天還有灑水車灑水呢。大夥兒生活在這樣的環境裏心情舒暢,都說多虧了馬東江。
過去,蘇藺村也是有名的髒亂差村,不少問題長時間得不到解決。
2014年12月,馬東江當選為該村村委會主任。他上任的第一把火,就燒向環境差這個大夥兒關心的問題。
馬東江將全村分為4個區域,安排3名清掃人員和1名清運人員。每個區域又細分網格,實行網格化管理。為了使工作人員真重視、下真功,馬東江確定了試用原則。在他的主持下,村裏建立了兩委幹部網格化監督、群眾舉報機製,3個月被投訴超過3次的環衛工予以解聘。就這樣,村裏先後換掉了8名環衛工。如今,該村的衛生管理製度得到嚴格執行,村裏的麵貌煥然一新。
後來,蘇藺村購買了灑水車,每天灑水降低村內道路的揚塵。不少村民說,自己每天不是被鬧鍾叫醒的,而是被灑水車播放的歡快音樂叫醒的。
為了徹底改變髒亂差的麵貌,蘇藺村籌資35萬餘元,硬化主大街2000餘平方米,鋪設道沿石3000餘米,將相如小區對麵的垃圾場、汙水池填平,改建成寬敞的文化健身廣場,安裝健身器材30餘個,建設了標準化塑膠籃球場。有了健身器材,不少村民也開始像城裏人一樣健身,健身隊伍成了該村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硬件設施有了,軟件也應運而生。該村的3支舞蹈隊、1支健步走隊、1支軍樂鼓隊和1支腰鼓隊相繼成立,除了在村裏演出外,他們還經常到外麵演出,成了該村的“外交大使”,展現了該村村民嶄新的精神風貌。
近年來,蘇藺村投資5萬元購買了月季、冬青等對村裏進行綠化,還請人在牆壁上作畫,打造成文化牆。不少村民感慨:“和過去相比,我們真是換了個活法。”
他有一顆柔軟的心
幾年過去了,蘇藺村村民樊擁軍依然記得當年馬東江自掏腰包救小孩的事情。
那是2011年7月的一天,一名村民給馬東江打電話,說離他家不遠的一棟居民樓上摔下兩個小孩。馬東江一聽急了:“這是人命關天的事啊。”他帶上放在家裏的3萬元現金,就往現場跑。
到了現場,馬東江看到一個小女孩和一個小男孩躺在地上,旁邊還有血跡。由於不認識這兩個孩子,村民不敢上去施救。
馬東江沒有猶豫,喊人幫忙把兩個孩子送到醫院。到醫院後,他墊付醫藥費,給兩個孩子作各種檢查。
醫生檢查後說,情況危急,兩個孩子需要立即做手術。可是,做手術需要家長簽字,馬東江連兩個孩子叫啥都不知道,更不知道他們的父母是誰了。
眼看兩個孩子的呼吸一點點變弱,馬東江急了,對醫生說,給孩子做手術要緊,一切後果由他負責。最終,由於手術及時,男孩保住了性命。
後來,馬東江了解到,兩個孩子的父母是來焦打工的,租住在蘇藺村。
在男孩住院的幾天裏,馬東江跑前跑後,為其籌措醫療費。看著素不相識的人對自己的兒子這麼好,男孩的父母感動得流下了眼淚。他們說,一輩子都忘不了馬東江,是他挽救了自己兒子的生命。
遇到大事敢擔當,村裏的小事馬東江也要管,並且處理得很好。
村民趙玉紅說,馬東江當村委會主任前是民事調解員,他積極、熱心、耐心,調解時總是以理服人。有一次,村裏的一位老太太因家庭瑣事對兒子說了幾句重話,兒子氣得將老人趕出家門。老太太找到馬東江,讓他幫幫自己。馬東江找到老太太的兒子說:“我們小時候經常說錯話、辦錯事,爸媽啥時候把我們攆出過家門?現在他們老了,說幾句不中聽的話,你就把老人趕出去,是不是太不近人情了,這是兒子該做的事情嗎?”聽了馬東江的一番話,老人的兒子羞愧地低下了頭,立即向母親認錯,把老人接回家。
村民王輝(化名)家裏比較窮,母親長期患病。有一年,由於申報程序錯誤,王輝家沒能享受低保政策。王輝急了,到村委會大鬧一場。馬東江耐心給王輝講解低保政策和申報程序,並承諾隻要王輝家符合政策,明年一定會享受低保政策。第二年,王輝家享受了低保政策。看到馬東江熱情地幫助自己,王輝感動得不知說啥好。他表示,家裏有再大的困難,自己也要努力上進,讓日子越過越好。
去年,馬東江被評為山陽區征遷先進個人,這是他一心做事的回報。還是在去年,蘇藺村被評為山陽區衛生先進村,這是對該村村容村貌發生巨大變化的認可。
在蘇藺村村民眼中,馬東江就是這樣一個人:腳踏實地做事,撲下身子為民。這樣的村委會主任,怎會不贏得村民擁護?
記者 趙改玲 宋崇飛
上圖 馬東江(右二)和村兩委班子成員開會安排工作。
左圖 馬東江的座右銘。
記者 宋崇飛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