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修武縣特殊教育學校教師許軍
許軍在教學。 本報記者 趙改玲 攝
主人公座右銘
“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這是修武縣特殊教育學校教師許軍最喜歡的詩句。這首詩,就像在解讀他的職業——雖然普通,卻要像牡丹一樣讓生命綻放。
3月8日上午,在修武縣特殊教育學校,許軍向記者娓娓道來自己的故事。
今年43歲的許軍已經在特殊教育的園地耕耘了25載。能和這一職業結緣,和他的鄰居、同學有關。
許軍是修武縣郇封鎮陳村人,他的一個鄰居因燃放鞭炮不慎失去了一隻手,他的一個同學從小得了小兒麻痹症。
許軍個頭矮,在學校裏有時會受到高個子同學的欺負,而那名殘疾同學卻對他一直很好、很友善。同樣,這名鄰居也對他很友善。許軍想,他們那麼善良,從來不欺負任何人,隻因為身體原因,所以生活得很艱辛,如果有一份適合的工作,他們一定會生活得更幸福。
15歲那年,許軍順利考上了河南省特殊教育師範學校(現鄭州師範學院特殊教育學院前身)。上學期間,許軍到修武縣特殊教育學校實習。
實習期滿後,一封熱情洋溢的信也“追”著他來到就讀的學校。信裏有一句話打動了許軍:學校需要你這樣的專業人才,孩子們更需要像你這樣有愛心的老師。許軍,畢業後來我們學校任教吧!
這封信是修武縣特殊教育學校負責人寄來的。讀完這封信,許軍流淚了,他感動於修武縣特殊教育學校負責人的這分真情。其實,對他來說,在這裏實習的日子也是一段幸福時光,這裏的老師、學生都讓他留戀。
盡管許軍的老師想讓他作為稀缺人才留在鄭州發展,盡管許軍的家人想讓他到政府部門工作,但許軍最後還是選擇了修武縣特殊教育學校。許軍說,他要和聾啞孩子們在一起,用自己的愛心、耐心去嗬護這些柔弱的學生。就這樣,他成了修武縣第一位特教男教師,主要教聾啞學生。
從教之初,為了深切體會聾啞學生在無聲世界的感受,許軍不分白天黑夜,用棉花堵住耳朵,整整堅持了一個月。他感到,失聰痛苦而煎熬。正是這種切身體驗,使他的教育教學工作自然而然地賦予了愛的色彩。為幫助學生發準音,無論課上、課下,他總是把自己的嘴唇貼近孩子的手背,讓其感受送氣音和不送氣音的區別以及氣流的大小。他常常把孩子們的小手放在自己的臉上、鼻旁、脖子上,讓他們感受聲音的振動,找準發音的部位。
功夫不負有心人。通過幾年的訓練,他的學生都取得了顯著進步,有的孩子甚至能和普通人正常對話。
為了教會學生更多技能,許軍硬是把自己培養成一專多能的教師。
幾年前,許軍的幾名學生被市裏選為乒乓球運動員,許軍常陪他們到市裏訓練,負責手語翻譯工作。長期在乒乓球場上耳濡目染,許軍學會了打乒乓球。回到修武縣,他成了孩子們的陪練員。2018年10月,他的幾個學生還被選拔參加了省殘疾人運動會的乒乓球比賽。許軍作為乒乓球業餘選手也被我市選為乒乓球隊領隊。孩子們很爭氣,在比賽中敢打敢拚,其中徐宇奇同學獲得了女單、女雙、混雙3枚銀牌,這可是該校在省級體育比賽中取得的曆史最好成績了。
許軍業餘時間喜歡寫劇本,並常和市殘聯的老師學表演。回學校後,他牽頭成立了小品興趣小組,和孩子們一起自編自導自演小品,充實學生們的文化生活。其中,他自編自導的小品《無聲的心曲》《愛在身邊》等連續獲得國家級、省級、市級多項輔導獎和創作獎,該小組也被評為市優秀社團。
世界文豪列夫·托爾斯泰說:“愛和善就是真實和幸福,而且是世界上真實存在和唯一可能的幸福。”
在課堂上,在乒乓球台旁,在小品舞台上,許軍把愛傳遞到學生們的心裏。
同事都說,許軍是一位慈父般的教師,學生們也用真誠的愛回報他。
學生李拴成畢業後開了一家理發店,手藝在十裏八村都很有名。每年,他都會來學校感恩,免費給師生理發。
簡單、善良,是修武縣特殊教育學校學生的普遍特點。下雨了,他們會把許軍的車推到房簷下;開聯歡會時,他們會把最大的蘋果給許軍吃……提及這些,許軍的雙眼濕潤了。
有人說,特教老師是付出最多、收獲最少的職業。許軍卻說,自己得到了很多、很多,孩子們的愛和信賴讓他堅守到今天,並將繼續堅守下去。
記者手記
一名教育家說,真正的教育是用一棵樹去搖動另一棵樹,用一朵雲去推動另一朵雲,用一個靈魂去喚醒另一個靈魂。
對許軍這樣的特殊教育學校的老師來說,擁有愛心最重要。如果沒有愛,很難想象他能堅守到如今,並在崗位上取得那麼多成績。
看到許軍在課堂上嫻熟地打著手語,記者能感受到他對學生那種發自內心的愛,這就是特殊教育教師最美的模樣吧!
(記者 趙改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