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②
作為焦作市農林科學研究院一名高級農藝師,今年45歲的劉軍麗已在農林科研一線默默工作了25年。然而,農業育種是一個漫長且不易出成績的工作,在她樸實外表的背後,是多年如一日的堅守。她通過默默耕耘、不懈努力,取得了諸多榮譽。選育的“朝霞無核”葡萄新品種,不僅榮獲焦作市科技進步二等獎,填補了我市葡萄育種的空白,同時也為我市產業結構調整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持。如今,她又投入到葡萄限根栽培豐產技術研究,希望通過新品種、新設施、新技術,推動鄉村振興,讓種植葡萄的農民收益大幅提升。
紮根土地做農民
5月10日上午,記者來到市農林科學研究院的科研溫室大棚,看到這裏一畝地隻種了11棵葡萄樹。種的數量這麼少,會不會太浪費土地,能賺錢嗎?對於記者的疑問,劉軍麗笑著說,這種栽葡萄的方式叫葡萄限根栽培,能夠通過控製根係的生長,來調節地上部分的營養生長以及生殖生長,確保有更多的養分輸送到果粒裏,產量並不比密集種植低,但品質更高,價格也會提高。
打扮樸素、低調靦腆是記者對劉軍麗的第一印象,如果不是在這裏見到,真想不到她已做了25年麵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
“從小目睹過不少俯下身子幹農活的農民,沒想到我也會成為每天與土地打交道的一員。”劉軍麗笑著說。她上學時從事的是計算機專業,1994年畢業時,遇到當時的市農科院來招聘。她本想著計算機能與農業結合,會是一個特殊的舞台,便帶著遠大的抱負,從山西省平陸縣老家來到了焦作,這一待就是25年。
初來時,當看到自己的工作竟是與土地打交道,劉軍麗的心裏落差很大。尤其當年她正值青春年少,是一個愛漂亮的年齡,卻要時常蹲在田間地頭與種子、肥料、農作物為伴,活脫脫變成了一個“農家女”,讓她難以接受。
然而,後來的經曆卻讓劉軍麗堅持了下來,並與土地結了緣。她告訴記者,當時單位來了一名70多歲的老技術員,從事小麥育種研究,需要每日到田裏對小麥情況作記錄,但由於眼神不好,就帶著她幫忙作記錄。一段時間後,自己變“土”了,但心沉了下來。因為她被老技術員的工作態度所折服,特別是看到通過他們的技術研究、推廣,小麥試種大獲成功,農民增產增收的喜悅時,她深深感到了自己的價值所在。從那時起,她真正接受了自己的職業,開啟了與眾不同的耕耘之旅。
專心科研收碩果
剛參加工作時,單位所掌握的小麥原始材料比較匱乏,劉軍麗多次與兄弟院所及中國農科院、省農科院聯係,引進新材料、稀有材料、特殊材料,並認真作好種植記錄,係統規範地作了原始材料圃的品種特征特性電子記錄,為小麥新品種選育,尤其是雜交組合的配置,做好堅實的第一步。
與劉軍麗在一起工作多年的牛秀麗告訴記者,為了保證每年小麥雜交工作的順利進行,劉軍麗不知放棄了多少個節假日,在田間陪伴她心愛的小麥。
“隻有到田間,不斷觀察、研究,才會有突破。”劉軍麗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每年5月至9月,她都堅守在田間地頭,監測小麥的生長數據。經過多年努力,“焦麥2號”小麥新品種脫穎而出,通過河南省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並獲得市科技進步三等獎。
2009年,市農科所和林科所資源整合,合並成農林科學研究院,由於工作需要,劉軍麗參加“南水北調園林綠化工程技術研究”“都市生態農業技術研究”項目,開始了果樹新品種選育及栽培技術研究工作。雖然轉換了專業,但劉軍麗憑著園藝專業紮實的知識基礎和多年育種工作經驗,很快在項目進展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當時葡萄品係觀察對比試驗園建在博愛,為了得到第一手資料,劉軍麗不顧嚴寒酷暑經常奔波於博愛試驗園。尤其是為了真實掌握葡萄各品係的生長發育狀況,她經常為了趕工作進度,中午飯都不能按時吃。試驗地一圈測量調查結束,累得腰酸腿疼也是常事。有時候整理錄入數據發現有出入時,第二天她還要重新趕往試驗園進行數據校對。
最終,劉軍麗的葡萄課題組選育的“朝霞無核”葡萄新品種,通過河南省林木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獲得市科技進步二等獎,不僅填補了我市葡萄育種工作的空白,也為我市產業結構調整奠定了基礎。
助農增收提效益
“對我們技術工作者而言,不僅要在創新上做出成績,更重要的是把知識和技藝傳授給群眾,這才有意義。”多年來,劉軍麗經常深入田間地頭,通過深入淺出、通俗易懂、耐心細致的講解,並通過參加“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進行科技講座、技術推廣,得到了廣大農民的認可,並累計為農民增效超百萬元。
為了農民增收,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劉軍麗曾在博愛一帶示範推廣麥套生薑高產栽培技術,但農民並不接受,認為套種比單一種植麻煩,收益相對成本未必高。為此,她承擔起麥套生薑高產栽培技術培訓和指導工作,幫助農民解決產前、產中、產後各個環節遇到的問題。為了使農民隨時隨地得到指導,她還製作了簡單明了、方便攜帶的管理日誌。最終,該技術被農民接受並得到推廣。農民有了好收成,她覺得一切都沒白忙活。
說起劉軍麗的敬業,同事張曉靜回憶說,2017年,劉軍麗去溫縣作禮村進行石榴產業技術培訓,當時有50家貧困戶種植了50畝軟籽石榴,但頭一年的凍害造成大部分石榴苗被凍死。該村書記、石榴基地負責人心急如焚,急需技術指導。當時雨下得特別大,她顧不了那麼多,披上一塊塑料布,乘上農民的三輪車就往果園趕。
根據現場“把脈問診”,劉軍麗製訂出科學的綜合解決方案,並在現場深入細致地講解了當前軟籽石榴的管理技術要點。
劉軍麗就是這樣,數十年如一日堅持奮鬥在農林科研一線,把田間地頭當成舞台,用自己的行動踐行著一名共產黨員的堅守。
記者手記
從事農林研究和其他行業不一樣,是一個漫長且不易出成績的工作,必須靜下心才能搞研究,需要極大的耐心和毅力。而劉軍麗通過不斷學習,刻苦鑽研,查找資料,請教同事,從一竅不通的門外漢成了高級農藝師。
“每天腳下沾點泥,心裏才踏實。”劉軍麗說。25年來,劉軍麗如同農民一樣,日出而作日落而歸,耕耘在田壟間。但不同的是,她在農活結束後,還要搞科研。幫著農民富起來,成了她最大的心願。可以說,這樣一位農民的貼心人、農林的“保護神”,一定會為農民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為我市經濟發展作出貢獻。
(記者 李 鍇)
圖① 劉軍麗(左)與同事一起查看葡萄的長勢。
圖② 劉軍麗的座右銘。
記者 李 鍇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