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②
從蘭考縣的一名青年誌願者,到在杭州從事河南籍青年聯絡服務工作的駐外團幹部,再到成為一名選調生為武陟縣大虹橋鄉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助力,“90後”小夥鄭亞東將青春紮進土壤,發起“村與良田”共享農業公益創業項目,為這片土地插上了“互聯網+農業”的翅膀。被人調侃稱為“村長”的他,為產業興村代言、為美麗鄉村推介,用奮鬥描繪著青春最靚麗的底色。
從都市到農村
鑄就無悔青春
七月的盛夏,火球般的太陽毫不留情地炙烤著大地。
在武陟縣大虹橋鄉東張村連片的山藥地裏,一個皮膚黝黑、陽光帥氣的小夥子正和村民溫小虎討論著今年的收成。看著鬱鬱蔥蔥、漲勢喜人的山藥,倆人喜上眉梢。
這位小夥子叫鄭亞東,是武陟縣大虹橋鄉經濟辦主任、鄉村振興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溫小虎稱他為“村長”。
一名鄉幹部咋會被稱為“村長”?看到記者疑惑的眼神,溫小虎指著自己身上的白色文化衫說:“他是我們‘村與良田’的‘村長’啊。”
“村與良田”“讓生活回歸本質”,文化衫正麵和背麵印著的文字,似乎在傳達著鄭亞東的向往和夢想。
5年前的一次抉擇,鄭亞東成為一名紮根農村的基層幹部,把最好的青春留在了這裏。正因如此,才有了他為“村與良田”奮鬥的青春故事。
鄭亞東今年29歲,是周口市人。2011年7月大學畢業後,鄭亞東報名參加了河南省大學生誌願服務貧困縣計劃,主動申請到國家級貧困縣蘭考開展誌願服務工作。由於工作表現突出,同年11月,他被共青團河南省委組織部抽調到浙江杭州,以青年誌願者的身份從事豫籍在浙團員青年服務和駐外團建工作。
3年的誌願服務生涯,從蘭考到杭州,鄭亞東接觸的多是基層群眾和外出務工人員。“農村廣闊天地大有可為,我要到農村好好幹一番事業。”鄭亞東心底的想法,於2014年成為了現實。這一年,他放棄留在杭州工作的機會,以優異成績通過河南省委組織部選調生考試,來到武陟縣大虹橋鄉工作。
“大城市有那麼多機會,你為什麼要到農村……”麵對朋友的疑惑,鄭亞東沒有過多解釋,因為他心裏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村長”來代言
逐夢產業興農
2014年9月,鄭亞東到大虹橋鄉工作。
一到晚上,農村沒有路燈,漆黑一片,與都市繁華的夜晚形成鮮明對比。另外,由於聽不懂當地人的方言,初來農村的鄭亞東遇到了交流障礙。
“既然紮根農村,就應該融入當地,為村民做些實事兒。”鄭亞東暗下決心。
大虹橋鄉是我市“四大懷藥”之一懷山藥的重要種植基地。一次購買懷山藥的經曆,讓鄭亞東了解到當地農民多為自產自銷的傳統生產、經營方式,由於無法形成品牌、合力,加之沒有好的營銷模式,質量上乘的懷山藥銷路不暢,農民生活難以富足。
在杭州,鄭亞東接觸到了最前沿的互聯網生態。他決定運用“互聯網+山藥”模式,從根本上幫老鄉們拓寬懷山藥銷路,並想好了一個很文藝的品牌名稱——“村與良田”,蘊含著實現“村村有良田,戶戶能致富”的夢想。
2015年3月,鄭亞東發起“村與良田”共享農業公益創業項目。2015年7月25日,鄭亞東通過網絡發布了第一條“地主”征集令,主要內容為由“地主”出資承包農民的土地,當地村民負責山藥的種植和管理,收成歸“地主”所有。不到24小時,16位“地主”征集完畢。此後,“村與良田”逐步擴大流轉土地麵積,實行多元化種植、現代化經營。經過近4年的發展,大虹橋鄉農特產品目前銷往全國各地,項目所幫推的桃、梨、草莓、山藥等產品銷售額累計超過2000萬元。
“剛開始亞東和我聊‘村與良田’項目時,我還以為他在騙我呢。”溫小虎說。
以前,由於缺乏專業知識,更是不懂得營銷手段,溫小虎每年收獲的質量上乘的懷山藥隻能以低價賣給上門來收購的外地商家。如今,他化身為“地主”雇用的“技術官”。“土地從剛開始一塊一塊的認領,到現在十幾畝、幾十畝的認領,我們都發家致富了。跟著‘村長’幹,就是有奔頭!”溫小虎憨憨地笑著說。
“‘村與良田’就是打造一個IP,是‘村與良田+’,可以是桃、梨、山藥、農家小院……我也挺喜歡‘村長’這個稱謂,很樂意別人把我定義為賣桃的、賣山藥的……產業興村我來代言!”鄭亞東說。
提起鄭亞東,東張村農民張勁鬆特別激動:“今年清明節期間,‘村長’策劃的大虹橋鄉首屆‘憶’鄉村旅遊嘉年華活動特別成功,我種植的60畝草莓僅用三天時間就全部賣完了。另外,俺村有個賣涼皮的,一天營業額4000多元,這在以前簡直不敢想象啊。”
架起“彩虹橋”
助力鄉村振興
有想法、有魄力、有能力,東張村村民口中的“三有”青年幹部,就是鄭亞東。
起初,東張村的村民並不看好鄭亞東。溫小虎說:“剛認識亞東時,他說著一口普通話,和我們聊田間地頭的事兒,感覺他啥都不懂,就不想跟他多說話,可他特別虛心,經常一大早就來到地頭,和我們聊天,向大夥兒學習……”
“大虹橋不是鄭亞東的家鄉,他卻把最好的青春奉獻在這裏。”大虹橋鄉安張村黨支部書記文東風說,“他敢想敢幹、敢於創新,去年5月推進五車口古鎮建設中,他吃住在農家,村裏到處都是他辛勤奉獻的身影。”
2016年,大虹橋鄉開辦“武陟彩虹橋”公眾號,在鄭亞東的運營下,“彩虹橋”成為外界了解大虹橋的重要窗口,目前共發布原創軟文110餘篇,累計閱讀量超20萬人次。今年1月,鄭亞東代表安張村參加全市“我為家鄉代言”經驗推介,該村獲得“最美鄉村”榮譽稱號;今年4月,大虹橋鄉首屆“憶”鄉村旅遊嘉年華活動中,鄭亞東通過越野車賽、鄉親大會、K歌比賽等7個項目,在網上吸引了超過10萬人次的遊客到訪量,為當地餐飲、農產品和零售業帶來直接受益500多萬元。
沒有等出來的輝煌,隻有幹出來的精彩。鄭亞東說,他還有更多更大的夢想要在“村與良田”產業興農中實現,如發展“互聯網+定製農業”、特色民宿、體驗式共享農場等,為產業振興助力,為美麗鄉村添彩。
記者手記
采訪時,記者添加了鄭亞東的微信。通過鄭亞東的微信朋友圈,記者仿佛看到了他奮鬥的最美樣子。
“回歸,尋找記憶中的‘村與良田’!”“幾年前的抉擇,把最好的青春留在了別人世代生活的村莊,雖然失去了同齡人的多姿多彩,但青春值得!”……點滴記錄也好,內心獨白也罷,在鄭亞東的微信朋友圈中,為山藥代言、為桃子代言,他搖旗呐喊。為了讓老鄉的鐵棍山藥走出大虹橋,“村長”幾年來的累計行程至少繞地球五圈……
四季輪回深耕於田,初心不改踐諾於行。帶著對農村深深的希冀和向往,對鄉愁的濃濃眷戀和情懷,對鄉村振興的初衷和夢想,鄭亞東依然向下紮根、向上生長,讓青春更加精彩。
(記者 楊景鵬 實習生 彭詩捷)
圖① 鄭亞東(左)和果農在田間交流。 圖② 鄭亞東的座右銘。
記者 楊景鵬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