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市農林科學研究院高級農藝師劉軍麗
主人公座右銘
劉軍麗在查看葡萄長勢。
記者 劉 旭 攝
很多鄉親稱她為“土專家”,說其是在泥土裏摸爬滾打出來的;同事們說她是“女漢子”,工作再苦再累也不怕。25年來,她辛勤工作在農業科研一線,紮實工作、不畏艱難、默默耕耘,獲市科技進步獎、市農業科技創新先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她,就是市農林科學研究院高級農藝師劉軍麗。
近日初見劉軍麗,她正在市農林科學研究院的葡萄試驗園修剪葡萄枝梢。“春、夏兩季是葡萄生長的旺季,新梢每天能長5厘米,為保證果實的品質和產量,一定要及時抹芽、梳果。”劉軍麗一邊彎腰幹活,一邊向記者介紹種植葡萄的注意事項。大棚內溫度較高,晶瑩的汗珠從劉軍麗兩頰滑落。
“這裏種植的葡萄樹有50多個品種,都是軍麗從全國各地引進的,個個都是她的心頭肉,軍麗每天像照顧孩子一樣嗬護著葡萄樹。”與劉軍麗在一起工作多年的同事趙名花說。
農業研究是一項漫長且不易出成績的工作,需要有坐冷板凳的性子和毅力。劉軍麗在這個崗位一幹就是25年。趙名花告訴記者,剛開始,葡萄品係觀察對比試驗園建在博愛縣,為了得到第一手資料,劉軍麗不畏嚴寒、酷暑,經常在博愛縣的試驗園與市農林科學研究院兩地之間奔波。為了掌握葡萄樹各品係的生長發育狀況,她經常忙得忘記吃午飯,幾畝試驗田的測量調查結束後常常累得腰酸腿疼。有時候整理錄入數據發現有出入時,第二天她還要重新趕往試驗園進行數據校對。
為了研究小麥栽培技術,播種、澆水、施肥、除草、記錄數據……每個工作環節,劉軍麗都要做到極致,年複一年,不停地試驗,不停地改進,不知放棄了多少個節假日。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多年努力,“焦麥2號”小麥新品種脫穎而出,通過河南省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並獲得市科技進步三等獎。劉軍麗帶領的葡萄課題組選育的“朝霞無核”葡萄新品種,通過河南省林木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獲得市科技進步二等獎,不僅填補了我市葡萄育種工作的空白,也為我市產業結構調整作出了貢獻。
“跟著農民走,圍著田埂轉,為農民提供‘零距離’技術服務,是我的本分。”這是劉軍麗常說的話。在她看來,隻有真正幫助農民,才能體現人生價值。
幾年前,劉軍麗曾在博愛縣示範推廣麥套生薑高產栽培技術。起初,許多農民並不接受,認為套種比單一種植麻煩,收益未必好。“農技推廣是慢活,也是細活,既需要用‘做給你看’的笨法子,更需要手把手教農民。功夫下到了,農民自然會信任和依賴科學技術。”劉軍麗說,為使農民增收、優化農業產業結構,那段時間,她經常奔波在田間地頭,承擔起麥套生薑種植技術培訓和指導工作,幫助農民解決產前、產中、產後各個環節遇到的問題。為了使農民隨時隨地得到指導,她還製作了簡單明了、方便攜帶的管理日誌。最終,該項技術被農民接受並推廣,農民也有了好收成。
長年堅持在基層工作,如果對土地沒有深厚的感情,是很難堅持下去的。對劉軍麗來說,身為農業工作者,就要擔負起服務三農的責任,哪裏需要就該出現在哪裏。
有一次,劉軍麗和同事去溫縣開展農技幫扶,聽說有50戶貧困群眾種植的軟籽石榴急需技術指導。她不顧傾盆大雨,披上一塊塑料布,搭乘農民的三輪車便趕往果園實地查看。通過“把脈問診”,劉軍麗製訂出科學解決方案,並在現場為農民深入細致地講解軟籽石榴的管理技術要領。一位農民握著劉軍麗的手激動地說:“劉技術員,你就是老天送給我們的及時雨啊!”
記者手記
把農業研究當事業,需要踏踏實實的認真勁兒,更需要持之以恒去付出。從新品種選育到大麵積推廣,從為農民送技術到帶領農民實現增收,劉軍麗用自己的知識和真情贏得了農民的讚譽。
從農民幸福的笑臉上,我們看到了劉軍麗用熱愛描繪的最美風景。
(記者 劉 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