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即時滾動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焦作論壇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新聞客戶端
 焦作晚報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經典山陽 小記者 辦公入口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2019年新聞專題頻道 >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 > 正文

2019年新聞專題頻道

記者蹲點手記:在青藏鐵路感受生命的奔湧
更新時間:2019-6-12 15:34:34    來源:新華社

  六月的藏北草原,藏羚羊迎來了遷徙季。在這片橫跨西藏、青海的土地上,成群結隊的高原精靈正在釋放它們奔湧的原生態活力。

  六月的青藏高原,正值旅遊旺季,大批遊客沿著青藏鐵路線源源不斷地來到青海、西藏,為兩省區經濟發展注入活力。

  這就是青藏鐵路,一條可以感受生命奔湧和時代脈搏的神奇鐵路。

  在1956公裏的青藏鐵路上,雪山、草原、山川、河流、湖泊、牛羊與沿線的鐵路工作者交替走入乘客的視野。一場自然與人文景觀的畫卷緩緩拉開。在青藏鐵路通車13年之際,記者通過15天蹲點采訪,走近鐵路背後默默無聞的工作者,也感受著他們無聲而奔湧的力量。

  在關角隧道裏,橋隧工人們的作業燈如夜空中的星光,點亮隧道的漆黑。

  54歲的橋隧工吳瑞青是老關角隧道橋隧工區的最後一任工長。30年間,他在漆黑的隧道裏與鐵軌做伴,跟內燃機留下的油煙味“鬥爭”,用放大鏡檢查發生在軌道上的任何細小變化。

  1958年開工建設的老關角隧道,位於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天峻縣境內,隧道全長4.01公裏,平均海拔3600米。2014年12月,老關角隧道關閉,曆時7年建成的新關角隧道通車,成為世界高海拔第一長隧。

  隨著一聲汽笛鳴響,記者乘坐的工程車停在了新關角隧道中部,工人們一個個頭戴夜燈,迅速拿著工具分散到各處,而隧道裏彌漫著厚重的揚塵,即便戴著口罩也嗆得人直想咳嗽。為保障每一根鐵軌安全,橋隧工每天兩次天窗作業,每次作業持續3個多小時。

  “這份工作對我來說是光榮的,但對家人,我隻覺得虧欠。”即將退休的吳瑞青有些哽咽。

  綿延1956公裏的青藏鐵路上,關角隧道的橋隧工隻是眾多鐵路工作者中的一個縮影。這一路,記者看到許許多多堅守平凡崗位的鐵路職工,是他們默默嗬護著鋼鐵大道和沿線的生命安全。

  在海拔4513米的那曲,仍舊寒冷的氣候、積雪未化的雪山、鐵路職工們發紫的嘴唇……這一切,讓記者真切感受到此時此地的艱辛。

  32歲的丹增卓嘎是那曲行車公寓的一名送餐員,每天從公寓到站台往返35趟,共170份快餐,她的任務是保障列車司機與乘務員的用餐。

  高原的天氣說變就變,但風雪沒有耽擱丹增卓嘎的送餐任務,抬著沉重的保溫箱,她為來往的鐵路職工送去了溫暖。

  “這不是最辛苦的工作,還有很多鐵路職工在更艱苦的一線。”這是記者在采訪中最常聽到的一句話,而一條鐵路創造的奇跡與改變或許就是無數個“更艱苦”的努力彙集而成的。  

  常年的艱苦環境下,一代又一代的青藏鐵路人在這裏化苦為樂,創造了三十餘年的安全運營佳績,守護著青藏高原不斷發展前行的希望,讓這裏“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長”。  

  重走青藏線,處處感受到高寒缺氧下如燈塔般的青藏精神,照亮奮鬥不息的前行之路;時刻體會到蜿蜒在世界屋脊的青藏線,正將祖國的溫暖鋪灑至雪域高原的每一個角落。而青藏鐵路於我而言,不再是一條穿越寒冷的鋼軌線,而是一張張平凡而堅定的麵孔,以及他們身上溫暖而奔湧的力量。

文章編輯:楊銘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沒有了
  • 相關信息:
    沒有相關文章
    焦作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焦作網”的所有文字和圖片稿件,版權均屬於焦作日報社和焦作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信息來源:焦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焦作網所刊登的所有內容,未經著作權人合法授權,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使用或者建立鏡像。獲得合法授權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必須為作者署名並注明"來源:焦作網"字樣。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焦作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其版權歸屬原作者或所屬媒體所有,轉載請不要修改任何文字圖片鏈接信息,如果您認為我們轉載了您的文章或資料,損害了您的利益,請聯係我站,我們會即時處理或刪除。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395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電話:(0391)8797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