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政府職責體係是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體製的必然要求,是構建職責明確、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體係的重要內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推進國家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幹重大問題的決定》,深刻把握國內外形勢變化以及黨和國家事業發展需要,對優化政府職責體係作出重大決策部署,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合理配置政府職能、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指明了方向、提供了行動指南。我們要認真學習、深刻領會,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切實把優化政府職責體係的各項任務落到實處。
一、我國政府職責體係不斷健全、作用成效顯著
黨中央曆來高度重視政府職責體係的建立健全。新中國成立後,在黨的領導下,逐步建立起具有我國特點的政府機構和職能體係,為推進社會主義建設發揮了重要作用。改革開放以來,適應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的需要,黨中央積極推進行政體製改革,政府職能不斷優化、逐步規範,有力推動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全麵深化改革,圍繞正確處理政府和市場關係,著力調整優化政府職能,在一些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重大進展,為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曆史性成就、發生曆史性變革提供了有力保障。
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持續向縱深推進,有力激發和釋放了市場主體活力。行政審批事項、企業投資核準項目大幅削減,非行政許可審批徹底終結,商事製度實現根本性變革。全麵實行全國統一的市場準入負麵清單製度,清單以外的行業、領域、業務等各類市場主體皆可依法平等進入。“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深入推進,基本實現市場監管領域日常監管全覆蓋,社會信用體係建設持續推進,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機製初顯成效。深入推進審批服務便民化,啟動實施政務服務“一網一門一次”改革,著力解決企業和群眾反映突出的“辦事難、辦事慢”“多頭跑、來回跑”等問題。通過持續推進“放管服”改革,我國營商環境已得到明顯改善,世界銀行報告顯示,中國內地營商環境全球排名由2018年的第46位大幅躍升至2019年的第31位,是全球營商環境改善程度最顯著的經濟體之一。近年來,市場主體大幅增加,截至目前已經超過1億戶;其中,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新設市場主體占70%以上。
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經濟保持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的良好態勢。黨的十八大以來,麵對錯綜複雜的國際環境和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保持戰略定力,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推動高質量發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係,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宏觀政策要穩、微觀政策要活、社會政策要托底的政策思路,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創新實施區間調控、定向調控、相機調控,適時適度把握調控時機、節奏和力度,堅決不搞“大水漫灌”式強刺激,加強財政、貨幣、就業、產業、區域、投資、價格等政策的協調配合,堅決守住不發生係統性風險的底線,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發展質量和效益不斷提高。2013—2018年,我國經濟總量年均增長7%,在世界主要國家中名列前茅,連續多年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達30%左右。
不斷提高公共服務能力和水平,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續增強。我們黨一直把增進人民福祉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著眼補齊民生短板,政府公共服務職能不斷強化,公共服務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全麵提高。紮實做好就業托底工作,重點做好高校畢業生、農民工、退役軍人等群體就業工作。2013年以來,城鎮新增就業每年都超過1300萬人,城鎮調查失業率穩定在5%左右的較低水平。社會保障製度日益完善,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係基本建立,截至2018年底,養老保險覆蓋人數已超過9.42億人,基本醫療保險覆蓋人數已超過13.44億人,全國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合計開工約7000萬套。基本公共服務標準體係加快構建,基本公共服務省級清單實現全覆蓋,公共教育、醫療衛生、文化體育、全民健康等社會事業蓬勃發展。生態文明製度體係加快形成,生態文明績效評價考核和責任追究製度全麵建立,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全麵推進,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實踐證明,經過不斷探索創新,我國政府職責體係日益健全,既合理吸收了現代西方國家政府治理的一些有效做法,又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符合我國國情和經濟社會發展實際。我國政府作用成效顯著,為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快速發展和國家長治久安提供了有力保障,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必須牢牢堅持並不斷加以優化完善。
二、充分認識優化政府職責體係的重要性
麵對新時代新任務提出的新要求,按照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戰略部署,優化政府職責體係,不斷推進國家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具有重要曆史和現實意義。
優化政府職責體係是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推進國家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要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也需要不斷完善。政府職責體係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重要保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政府職責體係也必須與時俱進,與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要求相適應。推進國家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要求各方麵製度更加係統完備、科學規範、運行有效,實現各項事務治理製度化、規範化、程序化,這就要求建立健全科學合理的政府職責體係,不斷提高行政效能,確保經濟社會各項事務得到有效管理、人民群眾獲得滿意的公共服務,實現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長治久安。站在新的曆史方位看,同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麵”戰略布局的要求相比,我國政府職責體係還有一些不適應的地方,一些領域政府職能配置還不夠健全有力,職責缺位、錯位、越位和效能不高問題凸顯,政府職能轉變還不到位,等等。要解決這些問題,必須按照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的要求,著眼構建職責明確、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體係,優化政府職責體係,為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等領域改革發展提供體製支撐和保障。
優化政府職責體係是全麵深化改革、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的必然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經濟體製改革是全麵深化改革的重點,要使各方麵體製改革朝著建立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這一方向協同推進,同時也使各方麵自身相關環節更好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提出的新要求。經濟體製改革的關鍵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關係,著力解決市場體係不完善、政府幹預過多和監管不到位問題。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係,必須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著力構建市場機製有效、微觀主體有活力、宏觀調控有度的經濟體製。與這一要求相比,我國政府職能轉變還不夠到位,對微觀經濟事務幹預過多過細,職能錯位、越位、缺位等現象依然存在,市場和社會發揮作用還不夠充分。這就要求我們必須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提出的新要求,圍繞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進一步厘清政府和市場、政府和社會關係,全麵正確履行政府職能,把該放的權放足放到位、該管的事管好管到位、該提供的公共服務提供到位,推動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
優化政府職責體係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為人民謀幸福,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我們要時刻不忘這個初心,永遠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鬥目標。推進國家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必須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不能停留在理念層麵,必須落實到政府履職盡責和經濟社會發展實踐中。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不僅包括對物質文化生活提出的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麵的要求也日益增長。與之相比,我國政府的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仍然比較薄弱,政府全麵正確履行職能的體製性障礙仍然一定程度存在。必須適應社會主要矛盾變化提出的新要求,優化政府在教育文化、就業收入、醫療衛生、社會保障等方麵的職能,強化政府在市場監管、社會治理、生態環境保護等領域的職能,切實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落到實處。
三、切實做好優化政府職責體係各項任務的貫徹落實
優化政府職責體係任務重大、涉及麵廣,必須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上來,統一到黨中央關於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推進國家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決策部署上來,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係,著力完善政府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公共服務、生態環境保護等職能,構建職責明確、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體係,實行政府權責清單製度,厘清政府和市場、政府和社會關係,提高政府執行力和公信力,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
(一)深入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深化“放管服”改革是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推進國家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內容,是加快建設服務型政府的必由之路。要深化行政審批製度改革。減少微觀管理事務和具體審批事項,凡是市場機製可以有效調節的事項以及社會組織可以替代的事項、凡是公民法人在法律範圍內能夠自主決定的事項,原則上都不應設立行政許可,最大限度減少行政審批。要最大限度減少政府對市場資源的直接配置,最大限度減少政府對市場活動的直接幹預,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落實企業生產經營和投資自主權,推動資源配置依據市場規則、市場價格、市場競爭實現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優化。要嚴格市場監管、質量監管、安全監管。深化綜合行政執法改革,全麵實施“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健全強化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製度,加快推進社會誠信建設,加強違法懲戒,促進市場良性運行和優勝劣汰。要改善營商環境。大力優化政務服務,創新服務方式,完善辦事流程,規範審批行為,提高辦事效率,深入推進審批服務便民化,努力實現讓群眾辦事“隻進一扇門”“最多跑一次”。深入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加快政府信息係統互聯互通,堅決打通“信息孤島”,使更多事項在網上辦理,體現公開透明、公平公正,增強政府管理和服務的智慧性、便民性、親民性。要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著力清理和廢除製約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妨礙全國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及做法,建立並不斷完善公平開放透明的市場規則,營造各種所有製主體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開公平公正參與競爭、同等受到法律保護的市場環境。
(二)持續創新和完善宏觀調控。科學有效有度的宏觀調控是實現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推進國家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客觀要求。適應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階段性特征和國際國內經濟形勢的新變化,必須健全以國家發展規劃為戰略導向,以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為主要手段,就業、產業、投資、消費、區域等政策協同發力的宏觀調控製度體係。要完善國家重大發展戰略和中長期經濟社會發展規劃製度。圍繞實現黨和國家的戰略意圖和中長期發展目標,增強重大戰略和中長期規劃對公共預算、國土開發、資源配置等政策措施的宏觀引導、統籌協調功能,強化專項規劃和區域規劃對總體規劃、地方規劃對國家規劃的支撐,強化國家戰略在各個層麵的統一落實,確保一張藍圖幹到底。要完善標準科學、規範透明、約束有力的預算製度。進一步提高預算編製的科學性,強化地方和部門預算執行的主體責任,更好發揮人民代表大會等對預算的監督作用,進一步提升預算的全麵性、規範性和透明度;優化財政支出結構,保障調結構、促改革、補短板、惠民生等重點領域支出需要,不斷提高財政資金配置效率,更好發揮財政政策作用。要建設現代中央銀行製度。完善基礎貨幣投放機製,健全基準利率和市場化利率體係,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改善貨幣政策傳導機製,加強貨幣政策、宏觀審慎管理政策和金融監管的協調,促進多層次資本市場健康發展,提高直接融資比重,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效能。要促進就業、產業、投資、消費、區域等政策協同發力。堅持就業優先戰略,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突出重點群體,創造更多就業崗位,著力解決結構性失業問題,健全企業工資決定和正常增長機製,完善工資指導線製度。產業政策要逐步轉向普惠化、功能性,強化對科技創新和產業優化升級的支持。更好發揮投資補短板的關鍵作用,深化投融資體製改革,用好政府投資杠杆,發揮市場機製和社會投資作用,拉動有效投資。大力落實促消費政策措施,多措並舉促進城鄉居民收入增長,加快破除製約居民消費的體製機製障礙,持續改善消費環境,促進居民消費提質升級。完善落實區域政策,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海南全麵深化改革開放、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重大戰略,統籌推進西部大開發、東北全麵振興、中部地區崛起、東部率先發展,發揮各地區比較優勢,落實主體功能區戰略,完善空間治理,推動形成主體功能明顯、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格局。要把加強預期管理與發展規劃、各項政策有機結合起來,切實增強宏觀調控的前瞻性、針對性、協同性。
(三)不斷提高公共服務能力和水平。站在新的曆史起點上,優化政府職責體係,必須提高為民盡責的能力水平,提升為民服務的效率效能,這也是踐行中國共產黨人初心使命的應有之義。要完善公共服務體係,加強和優化政府在社會保障、教育文化、法律服務、衛生健康、醫療保障等方麵職能,創新公共服務供給機製,推動提供主體多元化、提供方式多樣化,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對高質量公共服務的新需要。重點關注和解決“一老一小”問題,推進多層次養老保障體係建設,在加快省級統籌的基礎上推進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增加托育服務有效供給,積極支持優質普惠學前教育資源擴容建設。要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可及性,加快統一城鄉區域基本公共服務製度,促進公共資源向基層延伸、向農村覆蓋、向邊遠地區和生活困難群眾傾斜,促進全社會受益機會和權利均等。深入推進公共服務補短板強弱項提質量,製定完善國家基本公共服務標準,建立基本公共服務清單動態調整機製。同時,要建立健全運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進行行政管理的製度規則。推進數字政府建設,加強數據有序共享,依法保護個人信息,構建全流程一體化在線服務平台,提高政務服務信息化、智能化、精準化、便利化水平。
(四)大力推進生態環境保護。生態環境問題是人民群眾最關注的問題之一。要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製度。健全源頭預防、過程控製、損害賠償、責任追究的生態環境保護體係。加快建立健全國土空間規劃和用途統籌協調管控製度,完善主體功能區製度,落實財政、投資、產業、土地、人口、環境等相關配套政策。要全麵建立資源高效利用製度。完善綠色生產和消費的法律製度和政策導向,推進能源革命,落實資源有償使用製度,健全資源節約集約循環利用政策體係。要健全生態保護和修複製度。統籌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保護和修複,加強對重要生態係統的保護和永續利用,加強長江、黃河等大江大河生態保護和係統治理,加快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石漠化綜合治理。要嚴明生態環境保護責任製度。建立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評價考核製度,嚴格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和政府監管責任,推進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實行生態環境損害責任終身追究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