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藤、翻土、挖紅薯……一壟壟紅薯破土而出,田間紅薯和泥土混合在一起的味道,透著絲絲甜味兒。
11月15日上午,馬村區安陽城街道上劉莊村的紅薯種植基地一派繁忙景象。該村黨支部書記劉中秋正組織村民們趁著晴好天氣搶收紅薯。
“我們村的紅薯遠近聞名,不愁賣!”劉中秋笑著說。
上劉莊村有種植紅薯的傳統。由於土壤有機質含量高、酸堿度適中,這裏種的紅薯綿軟香甜,廣受歡迎。近年來,在村黨支部的帶領下,上劉莊村圍繞紅薯種植產業做文章,建設標準化紅薯育苗和種植大棚3座、小拱棚6座,種植了“西瓜紅”“商薯19”等優質品種紅薯。同時,該村探索延伸紅薯產業鏈,銷售優質紅薯苗,加工、銷售紅薯粉條、紅薯澱粉等產品,帶動村集體收入連年增加,成為安陽城街道以特色產業賦能集體經濟發展的“先行村”。
產業發展有勁頭,強村富民有奔頭。在安陽城街道後嶽村的紅薯澱粉加工車間裏,同樣是一派繁忙景象。清洗、打漿、過濾、沉澱、蒸粉……十幾個村民忙著製作紅薯澱粉。
後嶽村手工製作紅薯粉條的曆史悠久,幾乎家家戶戶都有製作粉條的老把式。近年來,在安陽城街道的支持下,後嶽村聚焦“五星”支部創建目標,按照“黨建引領、全民參與、市場運作”發展思路,建設了紅薯粉條加工車間,大力發展粉條產業,帶動村集體經濟收入連年增加。
今年年初以來,安陽城街道整合轄區各村的780餘畝低產低效林地,實施“十裏桃園”優質高效桃樹種植項目。以穀堆後村為軸心,該街道開發利用340畝荒坡草地,投資1000餘萬元實施“花海藥穀”中藥材種植項目,輻射帶動北部淺山區的多個村子參與其中,形成了5000畝規模的產業集群。
“芝麻開花節節高”,產業發展會更好。
安陽城街道取得的成績隻是馬村區大力發展鄉村產業的縮影。9月份以來,馬村區堅持按照“產業相近、地域相鄰、要素相聚、願景相同”的原則,將黨建力量紮實、經濟發展成效顯著、產業帶動能力強的村子作為核心,吸納周邊產業關聯度高的村子組建了產業聯合黨委,依托土地管托禾興模式和“花海藥穀”中草藥項目、河馬仙果小鎮優質果蔬種植項目謀劃了高效農業產業聯合黨委,推行“黨組織+合作社+龍頭企業+農戶+科研院校”發展模式,構建了土地托管高效農業發展格局,實施示範引領、全麵推進、提質增效“三步走”計劃,推動實現了鄉村產業“連村成片、跨村成帶、抱團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