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從黃河灘區到沁河灘區,從沙土地區到水稻種植區,一台台大型聯合收割機、麥秸打捆機、玉米播種機在金色的麥田馳騁,廣袤的武陟大地一派繁忙景象。來自武陟縣農業部門的信息,截至6月14日,該縣4.3萬餘公頃小麥全部收割完畢,機收率達99.7%。
“現在都是大型機械出力,收麥比以前輕鬆多了。”在嘉應觀鄉二鋪營村的黃河灘地,種糧大戶張國聯看著一台台聯合收割機來回作業的場景,很是開心。
大型聯合收割機橫掃麥田,是今年三夏的“開場曲”。據了解,該縣積極推行“四機”聯合作業模式,利用收割機、攏草機、打捆機、耕種機成套機械一條龍作業,秸稈打捆、麥茬還田、貼茬播種一氣嗬成。
“我們6000餘公頃灘地都是采取‘四機’聯合作業,聯合收割機先收割小麥,打捆機緊隨其後,將成堆的麥秸收集起來打成捆運走,緊接著是玉米精播機播種玉米,各個步驟環環相扣,3天時間就完成了灘區小麥的搶收、搶種,機收、機種速度比往年快多了。”二鋪營村黨支部書記李林哲說。
該縣喬廟鎮6000餘公頃稻區的小麥雖然收割時間有點晚,也因“三機配套”模式加快了進度。收割機、秸稈還田機、打捆機“三機”齊上陣,讓農民省了不少力,而秸稈還田機讓秸稈留田,不僅能改善土壤結構、增加肥力,更從源頭杜絕了焚燒秸稈帶來的安全隱患。
疫情當前,為高質高效組織完成今年三夏小麥機收大會戰,武陟縣抓調度、強保障,提質減損,圍繞疫情防控和小麥適時收割兩不誤,分類分區落實防疫措施,搶奪天時收割小麥,確保顆粒歸倉。
“今年我們一共組織了1400多台小麥聯合收割機參與三夏機收會戰。”該縣農機中心副主任張青峰介紹,因全縣小麥機收麵積大、任務重,縣農機中心提前對農機手進行機收減損培訓,舉辦小麥機收減損技能大比武活動,最大限度降低機收損失。
該縣提前對全縣三夏機收情況進行調度預判,及時為機手發放作業通行證,並要求農機合作社和農機大戶在原有托管、流轉土地協議的基礎上,根據機手和小麥收割時間差,做好黃河灘區、沙區、縣東稻區的作業合同簽訂工作,確保了小麥適時收割、玉米水稻及時播種。
(記者董柏生 通訊員李夢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