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村區在全力推進鄉村振興工作中,堅持以民生為抓手,以宜居、宜業、宜遊為發展目標,立足自身優勢,堅持規劃引領,注重品牌打造,強化產業支撐,鍛造活力引擎,推動經濟轉型升級,實現馬村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借鑒學習 探索鄉村建設新路徑
為了讓馬村區鄉村振興有更多“金點子”、新路子,今年年初以來,該區區委、區政府多次組織各級幹部外出“取經”,先後到開封市蘭考縣、杞縣,濮陽市清豐縣、南樂縣,平頂山市魯山縣和鶴壁市淇濱區考察學習。同時,創新開展“四類先鋒村”創建和“雙有雙優”選配鄉村振興特派員(指導員)活動,進一步激發基層幹部的幹事創業熱情,夯實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新階段的組織力量。
文旅融合 釋放鄉村旅遊新動能
鄉村休閑遊成為當下熱門的旅遊形態。該區充分利用當地綠色生態資源優勢,集中力量、集中資金大力實施了總投資4000餘萬元、占地麵積33公頃的河南農業大學馬村區優質果蔬園項目。該果蔬園共建設大棚94座,主要種植彩虹西瓜、酸甜果等名特優果蔬,從事新品種新技術引進及研發,實施科普教育,並承接雲台山遊客開展采摘、觀光休閑等活動。同時,與周邊中城開田園綜合體、中科田園現代農業園、農旅融合園區和茁成農莊形成集優質果蔬種植采摘、農產品加工銷售、鄉村旅遊於一體的產業集群,探索推動“企業+電商+農戶”利益聯結機製。
這些項目的實施,既豐富了轄區群眾的休閑娛樂生活,又推動了全區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增色,增強了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穩定增收 繪就鄉村振興新藍圖
“前些年在外務工,特別想念家裏的孩子。如今,馬村就業政策這麼好,我們這一批在外務工的好多人返鄉工作了。”去年返鄉工作的馬村區武王街道秦莊村村民王樂樂說。
實現鄉村振興,核心問題還是要增加農民收入。馬村區不斷加強技能培訓,提高群眾就業技能,依托再就業培訓中心,培訓脫貧勞動力和監測對象18人,累計投入“雨露計劃”資金54.15萬元,落實培訓補貼372人次。開展“馬村區公共就業網”“馬村區勞動就業局微信公眾號”線上推廣和“春風行動”線下招聘等活動7次。截至目前,脫貧人口和監測對象就業務工2238人,比去年同期增加4個百分點。開設疫情防控、防汛救災、護林員、保潔員等公益性崗位278個,幫助脫貧群眾和監測對象實現家門口就業。
環境整治 按下鄉村“美顏鍵”
美麗鄉村不僅要“麵子美”,更要“裏子實”。馬村區把人居環境改善的著力點放在品質提升上,穩步推進基礎設施及風貌提升,加快推進道路硬化、災後重建、暖氣管道改造、農貿市場提升、農村生活垃圾清理,實施汙水、垃圾、廁所“三大革命”,實現農村環境整體提升。引導轄區群眾自己動手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從“幹淨、整潔、和諧”做起,齊心打造最美家園。
乘勢而上,接續奮鬥。馬村區將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放在突出位置,堅決守住來之不易的脫貧攻堅成果、有效銜接鄉村振興,接續推進脫貧地區發展和群眾生活改善,努力讓轄區每一片田野都充滿新希望,每一個村落都煥發新活力。
(記者 孫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