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的話
今年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麵推進鄉村振興的開局之年,為切實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推動脫貧基礎更加穩固、成果更可持續,進一步激發廣大幹部群眾接續奮進、團結拚搏的昂揚鬥誌,接續推進脫貧地區高質量發展和群眾生活改善,做好鄉村振興這篇大文章,即日起,本報將在《奮鬥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總欄目下開設《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子欄目,對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進行調研式采訪報道,敬請關注。
曾經的省級貧困村,2019年年底實現整村脫貧,如今成為網紅打卡地,每逢周末來中站區龍翔街道周窯村十八坊精品民宿參觀遊玩的市民絡繹不絕,農民增收不再難。
曾以務農為主的馬村區演馬街道亮馬村,依托豐富的生態資源大力發展鄉村旅遊,轄區的茁成農莊今年被評定為AAA級旅遊景區,農區變景區,景區有“錢景”,當地農民吃上了旅遊飯。
在我市,像這樣的小村莊還有很多。老家莫溝、太極小鎮、冰菊小鎮等一批特色鮮明、新業態優勢明顯的文化旅遊村、生態旅遊村和產業旅遊村陸續建成,鄉村麵貌煥然一新。良好的生態環境、清新的田園生活、全新的扶貧產業,成為農民端在手裏的“金飯碗”,讓“脫貧成果”更甜,使幸福生活綿長。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今年年初以來,我市把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作為鄉村振興的首要任務和頭等大事,大力弘揚脫貧攻堅精神,堅持高位推動、保持攻堅態勢,嚴格落實“市縣鄉抓落實”和“五級書記”抓鞏固脫貧成果的工作機製,全力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深入推進。
堅決防止規模性返貧,這是底線。全市各級各部門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抓好“三保障”成果鞏固工作。今年共資助脫貧戶和監測對象家庭學生1.33萬人次、600餘萬元,全市脫貧人口大病患者救治率、家庭醫生簽約率均達100%。今年299戶6類重點對象危房改造計劃全部完成,投入909萬元農村飲水安全維修養護資金,提升全市42萬名群眾的農村供水保障水平。同時,加快推進災後恢複重建,目前受災群眾的“兩不愁三保障”和飲水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群眾的生產生活基本恢複正常。
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我市努力發揮扶貧產業普惠性、根本性作用,緊緊抓住產業振興新機遇,堅持以發展產業、促進就業為主要途徑,拓展提升收入水平。今年全市投入財政銜接資金2.7億元用於發展產業,資金占比達66%,共實施產業類幫扶項目189個,可帶動2.1萬人次脫貧群眾增收。我市為23家帶貧企業發放精準扶貧企業貸款2.4億元,幫扶2396戶脫貧群眾發展產業、增加收入。開展消費幫扶,幫助農民銷售農特產品達5.05億元。
我市今年出台一批政策措施,精準指導推進全市鞏固脫貧成果工作,增強農村的內生發展動力。沁陽市進一步健全“愛心幫扶小菜園”精準幫扶機製,持續助農增收;溫縣探索推行扶貧項目資產“1533”管理模式,發揮扶貧資產最大效益;武陟縣探索推行“五創三治”工作體係,構建基層治理新格局;博愛縣打造“111”產業帶動模式,實現脫貧戶和“三類人群”全覆蓋。
記者 張 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