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時節,記者在山陽區中星街道巡返村采訪時看到,經過改造後的村內道路煥然一新、幹淨整潔,大理石路沿石和路燈精致美觀,巡返禮和園、巡返書院、巡返頤樂院、巡返大莊園商業街等新建基礎設施初具規模,與巡返大莊園融為一體,猶如一幅“村在景中、人在畫中”的唯美畫卷徐徐展開,處處彰顯著詩情畫意、優美宜居的嶄新風貌。
這,是山陽區持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的縮影。
近年來,山陽區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通過加強領導精準發力、強化基層組織建設、加大投入保障力度、建立健全長效機製等有效措施,高標準、高質量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持續增強農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和歸屬感。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是鄉村振興的基礎。山陽區進一步貫徹落實全市‘守規矩、懂業務、真落實’‘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要求,聚焦城郊農村群眾最關心、最現實、最急需解決的環境衛生難題,以目標為導向、以結果論英雄,努力夯實鄉村振興之基。”山陽區委副書記、區長鄭小林說。
加強領導精準發力
高位推動高標落實
近年來,山陽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在實地調研、廣泛征求意見和學習先進地區經驗的基礎上,及時成立工作領導小組,出台實施方案,多次召開專題會議,明確目標任務、方法步驟、保障措施等,對整治工作進行全麵安排部署,並建立區、街道、村三級黨組織書記抓落實責任體係,進一步加強對全區農村環境衛生整治工作的統一領導。
該區堅持“全域城鎮化、全域景區化”工作思路,結合黃龍山、李河碗溝、山陽故城保護開發,聘請專業設計團隊為各村設計提升規劃方案,做到“一村一品、一村一貌、一村一韻”,著力打造田園風光、鄉土文化、農家美食等特色名片。
目前,總投資1.24億元的南太行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複工程初見成效;總投資120億元的上海藍城李河碗溝文旅小鎮項目正有序推進;以黃龍山路綠色廊道為軸的巡返大莊園、盧亮溝智能共享戶外出發營、三利達旅遊區、藥王廟、承享生態園等旅遊休閑康養項目,正加速串珠成鏈。
特別是2019年以來,山陽區深入推進道路“白改黑”“廁所革命”、美化綠化等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評比排名綜合成績始終穩居全市各城區前列,在16次全市排名中13次獲得全市第一名;在全市三年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中總排名居各城區第一位,榮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先進區”稱號,奮力跑出了鄉村振興的“加速度”。
強化基層組織建設
選賢任能激發幹勁
選賢任能,是幹事成事的基礎。
山陽區積極以村兩委換屆為契機,聚焦班子結構、人選標準、步驟程序,完成全區12個村兩委換屆工作,一大批幹勁大、活力足、視野寬、素質高的優秀人才充實到基層組織,兩委班子結構更加科學、配備更加合理、能力更加突出,為堅決打贏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攻堅戰提供了重要組織保障。
該區深入開展農村“五星創建”工作,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作為重要載體,通過劃片考核、群眾評星、街道定星、部門核星,將考核評星結果與村幹部績效補貼、村集體獎勵補貼掛鉤,用機製督促基層幹部從“最簡單的事情”做起,“把群眾家門口的事”做好,形成“用製度追著幹部跑、讓幹部圍著群眾轉”的良性工作機製。
在堅強的組織保障下,山陽區各村加快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動力顯著增強,氛圍更加濃厚。中星街道廟河村兩委團結帶領全村黨員幹部群眾,硬化路麵500平方米,美化牆體8450平方米,整修排水溝3000米,壘砌花池450餘米。中星街道李貴作村打造了集黨群服務、黨群議事、村史展覽、紅色教育、康養休閑等功能於一體的“紅色教育陣地”,對村內主要道路進行改造升級,實施牆體立體美化工程,種植500餘株景觀苗木。新城街道牆南村結合山陽故城環境整治行動,組織黨員幹部群眾2000餘人次和各類機械設備300餘台次,對全村環境衛生和私搭亂建現象進行集中整治,受到了廣大群眾的一致擁護,基層黨組織凝聚力、戰鬥力、號召力顯著增強。
“山陽區通過持續強化基層組織建設,進一步激發了基層黨組織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中的戰鬥堡壘和示範引領作用,廣大人民群眾聽黨話、跟黨走的主觀意願更加強烈,為常態長效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供了堅強組織保障、奠定了堅實群眾基礎。”山陽區委副書記趙玉輝說。
加大投入保障力度
整合資金補齊短板
山陽區聚焦硬化、綠化、美化、亮化等工作重點,加大財政資金投入力度,圍繞老村道路建設、環境整治、綠化美化、戶廁改造等工作,以項目化建立整治台賬,積極推進村容村貌提升工程,全力推進城鄉基礎設施一體化、公共服務均等化。
量力而行、盡力而為。山陽區投入資金1.6億元,對全區12個村實施汙水管網接入城市主管網工程,改造戶廁8000餘戶,一步到位解決了農村改廁難題;籌集資金近3000萬元,對各村主街道實施了道路提升工程;投入321萬元推行農村環境衛生市場一體化運營機製,加快建立治理有序、收運便利、環境達標的農村環境衛生治理體係,努力實現農村環境衛生和垃圾收集清運“規範化管理、精細化作業、常態化保持”的管理目標。
為進一步增強村集體經濟實力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內生動力,山陽區強力推進農村集體產權製度改革。全區21個村全部成立了股份經濟合作社,頒發了登記證書,折股量化資產53700餘萬元,在全省率先實現所有村(社區)全部完成農村集體產權製度改革,並順利通過省、市評估。
同時,該區大力開展農村集體產權“三清”整治工作,通過實行縣級幹部包街道聯村、科級幹部包村(社區)聯組責任製,選派80餘名優秀科級幹部駐村工作,共規範合同502份,收回欠款3200餘萬元,清退資產75處,有力地保障了群眾的合法權益、維護了集體利益、壯大了農村集體經濟。3年來,山陽區12個村共籌集資金3000餘萬元投入人居環境整治工作。
建立健全長效機製
持續鞏固整治成果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是一項常態化工作,事關群眾利益、民生福祉。山陽區全麵落實縣級幹部包村責任製,科學指導、倡導群眾自覺主動投入垃圾清理、雜物清運等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中,並定期組織開展全區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觀摩評比活動,確保整治成果長效保持。
該區按照“最德高望重、最賢達、最困難、最小姓、最能發現問題”五個方麵,成立最有廣泛代表性的農村黨群議事會,再由各村黨群議事會成員和老年人代表組成考核組,每月以村內片區為單位進行“推磨式”檢查互評,進一步調動黨員幹部群眾全麵參與整治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
新城街道蘇藺村定期組織群眾對房前屋後垃圾、雜物進行集中清理,對村內原有曆史故事彩繪牆進行修繕,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動鄉風文明建設,讓積極參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成了廣大群眾的行動自覺。中星街道李河村以“傳承瓷都文化、喚起鄉愁記憶”為主線,打造了彰顯李河碗溝文化的“碗美記憶”展示牆,實現了村容村貌和文化內涵的“雙提升”。
同時,該區還不斷建立健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長效機製,完善農村環境衛生管理辦法,建立街道、村、小組網格化和單元化管理機製,將常態化整治工作納入村規民約,鼓勵村農戶落實門前“三包”責任,積極爭創美麗庭院、星級文明戶等,實現群眾自治自管,使環境衛生治得好、保持住,全力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格局,持續鞏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成果,為全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記者 原文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