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疙瘩,那疙瘩,群眾心中最大疙瘩是不放心集體資產。這擔心,那擔心,幹部最擔心是辛苦幹、不清白。如何讓群眾有明白賬、幹部做清白人,三年前俺村利用大數據曬明白賬,實現‘雲’上清資產,‘掌’中百家明。”示範區蘇家作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毋章領11月11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的話頗有深意。
毋章領領著記者來到該村黨建綜合體便民服務中心,拿出手機掃一掃,頓時進入該村“紅管家”大數據平台,“雲”管理分門別類,一應俱全。集體資金、資產、資源等全部網上公開,每筆去向查有實據;每月結餘、每年投資、福利發放等,群眾都可以算得清清楚楚。
每年11月份是全村集體350多間門麵房公開招標的“忙碌期”。租給了誰、租金多少,“紅管家”上一目了然。細致到每間房的合同條文、圖標位置及內容等全公開;交易大廳管理欄裏,所有集體門麵房、廠房出租轉讓,網上掛牌、公開競價,全過程透明保證集體收益最大化和資產流通的高效率。據悉,今年公開招標給集體年增加租金20多萬元,群眾非常滿意。
“紅管家”對全村資產、資金進出一“網”打進,群眾拿出手機隨時查看,隨時算賬,隨時監督。“‘紅管家’讓幹部每花一分錢都精打細算,花不好,群眾就能隨時發現。”毋章領說。吃請,群眾最反感,而記者則在“紅管家”留言專欄中看到的一番留言讓人驚喜,“‘紅管家’上線三年來,全村沒有一筆吃請支出,村幹部成為真正‘鐵管家’”。
“紅管家”讓村幹部成為“鐵管家”,也讓村幹部成為“接單員”。哪家有事,在“紅管家”上留言,村幹部手機隨時提醒“接單”解決。甚至哪裏有垃圾,村幹部也“接單”清理。“紅管家”成為群眾辦事“隻跑一趟”的雲服務,隻要“雲”上預約,一件件“家裏事”被服務得“妥妥的”。
“紅管家”讓群眾有明白賬、讓幹部成清白人,和諧促發展。近年來,該村發展特色農業,建立工業園區,打造商業街區,成了常住人口過萬、產業興旺、遠近聞名的富裕村,榮獲省“五好”村黨支部、小康村、文明村鎮等稱號,成為全國聞名的龍鳳燈舞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村。
“蘇家作村是全市首個村級利用‘互聯網+’方式進行資產、資金、資源管理的村莊。‘紅管家’的紅就是黨建紅,是紅心、公平心和良心!目前,‘紅管家’的‘雲’管理經驗正在全市推廣,成為提升基層治理水平的創新之舉。”示範區工委組織部長、蘇家作鄉黨委書記武燕說。
(記者朱曉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