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秋色撩人,在山色空蒙雨亦奇的清晨,記者近日驅車前往中站區龍翔街道周窯村采訪,沿途喚醒花草蟲魚,與造物者同遊。緣山行,忘路之遠近,忽逢“周窯十八坊”,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人間仙境莫過於此。向更遠處眺望,透過煙雨,覽山望水,村莊與山峰交相輝映,“周窯十八坊”風光盡收眼底,無邊泳池、黛瓦粉牆、飛簷漏窗,若隱若現。“白雲回望合,青靄入看無”,煙雲幻滅,移步幻影,“周窯十八坊”由清晰而朦朧,由朦朧而淹沒,或籠於輕紗,或裹以冰綃,令人回味無窮。
小荷才露尖尖角的“周窯十八坊”,不過是中站區推動高質量鄉村振興、展現更大作為的一個開端。近期,中站區委、區政府積極落實省、市黨代會精神和要求,主動融入新發展格局,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能級文旅,把文旅文創深度融合作為新的經濟發展增長極。
魂牽夢繞是家鄉
10月29日,中站區龍翔街道周窯村原黨支部書記靳和平正在自家的果園裏忙碌,麵積不大的土地上,種滿了杏、核桃、桃、紅梨。兩年前,他還是村裏管著大小事務的黨支部書記,兩年後,“退休”的他一頭紮進果園裏,不是在地裏照看果子,就是在案頭研究花果管理技術。“咱們‘周窯十八坊’的采摘園還在建設中,我先把自家的果樹打理好,等采摘園開放了,我這把老骨頭興許還能派上用場!”靳和平說。
本該是膝下承歡的年紀,老伴兒和孩子們卻在市區生活,靳和平一個人在山上有滋有味、不知疲倦地勞作。讓靳和平思想“裏子”難舍故土的,正是村容“麵子”發生翻天覆地變化的周窯村。
“羊腸路,荊棘山,石頭房,破不堪,有女莫嫁周窯漢。”這是多年前周窯村的真實寫照。周窯村地處太行山南麓,隸屬中站區龍翔街道,距市區約20公裏,曾經的這裏,一條穿村而過的河道雜草叢生,石頭房子殘破不堪,農家的窗戶被煙熏得望不見人影兒,全村120戶共計380口人,貧困戶占了近一半,是省級貧困村。
2019年年底,周窯村實現了整村脫貧。村口的泄洪溝經過改造,現已變成了山村景觀;廁所革命,改變了村民的生活方式和行為習慣。破爛不堪的陋室經過美化,不僅留住了山村自然生態、曆史文化、鄉土味道,還踐行了美麗鄉村建設理念。
而真正讓靳和平煥發活力、激發幹勁的,是在生他養他這片土地上打造的原生態文旅民宿——“周窯十八坊”。
讓我們把時光軸拉回今年2月27日。當日,中站區攜手河南宿描文化旅遊發展有限公司打造的南太行龍翔山居民宿集群項目正式開工建設。該項目涵蓋中站區龍翔街道周窯、栗井、十二會、趙莊4個行政村,立足中站北部龍翔山片區,融入南太行康養產業帶,包括民宿集群、溫泉康養、藝術聚落、自然教育、綜合遊樂五大板塊。其中,周窯村將被整體打造為以南太行“山居美學、山陽詩意”為主題的美學示範村,即“周窯十八坊”,包含高端山居民宿、山陽印象餐廳、河南圖書館鄉村分館以及文化社區等項目,並將複興有600餘年曆史的周家古窯,重拾山陽文化記憶。
聽說“周窯十八坊”要開工了,今年41歲的該村村民靳常勝撇下網絡通信電纜供銷的生意,上山了。“我十幾歲就離開了家鄉,20多年一直在外忙活,真沒想過有一天還能回來為家鄉建設作貢獻。”言語間,靳常勝興奮而自豪。這段時間,他每天6時許就到工地,主要參與擋土牆施工、建築材料采購、機械作業調度等工作,經常忙到深夜才開車回到20餘公裏之外的家。如今,最讓他感慨的是終於有時間陪伴年邁的父母了。“每天都能吃上媽媽親手做的家常飯,不僅我高興,老人比我更高興!”靳常勝難掩喜悅之情。
小荷才露尖尖角
生活發生改變的不隻是靳和平、靳常勝,還有抖音用戶“飯粒兒”。“飯粒兒”真名叫樊麗麗,是位80後。她通過拍攝農家院落生活視頻,讓周窯村和自己一起進入了大眾的視線。樊麗麗家住解放區上白作街道馬澗村,家裏有位遠親是周窯村人,“周窯十八坊”開工後,遠親的老宅子就成了樊麗麗為建築工人臨時張羅夥食的場所。視頻中,她在古色古香的窯洞房裏嫻熟地淘米洗菜、炒肉煎魚,調味品用完了,就挎著竹筐去村裏的小賣部采購……“最樸實地記錄生活,期望通過抖音讓自己的生活發生一些變化。”樊麗麗為自己“冒熱氣接地氣”的生活寫下這樣的注腳。
在“飯粒兒”的視頻裏還是鋼構框架的施工現場,經過7個多月緊鑼密鼓建設芳容初露,“周窯十八坊”於國慶黃金周試營業,僅10月2日當天就接待了2000多名遊客。
窗外是碧波蕩漾,抬頭是璀璨星光,在取景獨特、視野開闊的客房,你一下子就能感受到“醉後不知天在水,滿船清夢壓星河”的妙處,更有“偷得浮生半日閑”的意境;在盡可能保留窯洞原有風貌的基礎上,配備了新風係統和頭等艙座椅後的窯洞影院,別有一番觀影樂趣;肩並肩看星星還不夠浪漫嗎?去水上餐廳了解一下,“秀樾橫塘十裏香,水花晚色靜年芳”,你中意水上的風景,而他中意看風景的你。室外庭院、無邊泳池、超大公共空間、酒吧、電競室、棋牌室、KTV……記者在采訪時隨手將幾張園區實景圖轉發至朋友圈,很快就有大量朋友谘詢地址和電話,迫不及待期望開啟“周窯十八坊”之旅。
提起“周窯十八坊”,河南宿描文化旅遊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閆彥磊的話匣子就關不上。在他眼中,周窯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咱們會客室外麵的這塊景觀石,是施工現場挖出來的,還有這間客房的衣架,是就地取材用樹木加工改造成的。2020年10月24日,我帶領宿描團隊第一次來到周窯考察項目,當即確定就是它了!”回想起初次與周窯結緣,閆彥磊依舊很興奮:“董書記帶隊和我們麵對麵座談多次,他反複重申要靠前服務、上門服務,這才有了今天我們看到的十八坊。”
賦能文旅大發展
“我們要緊緊圍繞市委提出的打造‘高能級文旅’的發展思路,打好生態牌、民宿牌,全力推進南太行龍翔山居民宿集群項目建設,努力走出一條具有中站特色的鄉村振興新路子。”10月13日下午,中站區委書記董紅倜在“周窯十八坊”項目現場召開的專題調研推進會上說。董紅倜提出,要把握民宿旅遊發展大勢,搶抓發展機遇,科學謀劃,突出特色,打造精品,盡快形成鄉村旅遊“引爆點”,加快構建“北文旅康養、南都市農業”鄉村振興新格局,努力打造在全國全省具有重要影響力的,以商貿物流、文旅康養為核心的現代服務業發展基地。
以“周窯十八坊”為代表的中站區文旅資源豐富,開發潛力巨大。中站區委副書記、區長趙紅兵表示,發展文旅產業,要以規劃為引領,謀定而動,充分利用青山綠水和特色村莊資源稟賦,瞄準市場需求,著力打造集特色產業、民俗文化、休閑觀光、養生度假等功能於一體的特色鄉村旅遊度假品牌,讓老百姓在家門口增收致富。
據中站區文化廣電和旅遊局負責人介紹,除了帶給廣大市民和遊客別樣休閑體驗的“周窯十八坊”精品民宿外,中站區依托周窯窯文化、采摘園重點建設的懷州家庭式非遺體驗館、農事樂園、帳篷營地,依托栗井太行山脈地域環境打造的太行研學寫生基地、栗井美術大師工作室,依托十二會紅色資源和生態優勢打造的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等項目,也在加緊建設中。
任何一種民宿旅遊,都會把民俗文化資源開發到極致。農村風俗民情和文化價值,隻有在升值的流動過程中才能永久保持和傳承下去。“周窯十八坊”民宿旅遊,恰恰是中站區民俗文化流動升值進而傳承的好載體。可以預見,以“周窯十八坊”為開端的中站區民宿旅遊將愈發興旺,中站區的風俗民情和文化價值在興旺中會得到更完整的傳承。
記者 吳國慶 秦 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