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一件事看修武縣西村鄉大南坡村的鄉村美學效
因為大力營造鄉村美學,修武縣西村鄉大南坡村火了!
一年來,這個原本籍籍無名的山村在中央級媒體亮相100多次。今年國慶長假,又迎來遊客7240名,實現了全村首筆旅遊收入。
今年10月20日、21日,第二屆“南坡秋興2021”主題活動舉辦,許多全國知名建築學家、鄉村美學研究者,以及搖滾歌手和古琴演奏家,聞聲而來,讓大南坡村再次聲名遠播。
記者在此次主題活動中結識了“牛二哥”。此時,他正慶幸自己選對了路子。
“牛二哥”今年49歲,本名牛保紅,土生土長的大南坡村人。2020年前,他還是一名幹了27年的貨車司機,長年不回家,輾轉青海、新疆、蘭州各地拉礦石謀生,人稱“司機老牛”。僅僅一年多時間,他的身份就變成了作家“牛二哥”。
從貨車司機老牛到作家“牛二哥”,身份差異很大,但在大南坡村真真切切地發生了。
2019年年底,“牛二哥”難得回家過年。這時,受修武縣政府邀請而來的一支鄉村美學營造團隊,走進了“牛二哥”家中。
啥是鄉村美學,“牛二哥”不懂,但仍被這支團隊所勾勒的大南坡村美景深深吸引——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老人們坐在老槐樹下,談著往事。孩子們在大禮堂放聲歌唱,或者拿起畫筆畫下故鄉的美景。村裏的民宿一幢接著一幢,鄉村特色飯店一家接著一家,中青年人不用背井離鄉也能致富謀生,生活幸福美滿。
很快,“牛二哥”看到了變化。在美學營造團隊、村委會的帶領下,大南坡村組織了首個垃圾清掃隊,又有了首個山貨產銷團隊,村裏還開了五六家鄉村飯店。
決心留下!
“牛二哥”回憶,自己長年在外很孤獨,很想家。有一次,他去青海德令哈市拉石灰,遭遇老板拖欠工資,身上隻剩5元錢生活費,強忍淚水買了5包方便麵才熬過那幾天。還有一次,妻子坐了四五天的火車後又改乘汽車,來青海與他相聚。拉貨的半路上,他不經意看了一眼迎麵而來的汽車,發現了車中的妻子。要不然,倆人連麵都見不上。想想這些,他說:“從長遠來看,還是在家門口掙錢好。”
在美學營造團隊、村委會的鼓勵下,“牛二哥”在村裏搞起了鄉村飯店。又與姊妹們合夥,從銀行低息貸款,建起了大南坡村首家精品民宿。今年國慶長假正式營業,收入不錯。
如今的大南坡村有書吧、酒吧、餐吧,還有專門銷售山貨的供銷社。平日無事,愛看書的“牛二哥”就泡在書吧裏,喝著茶水賞美文。大南坡村成立了書社,“牛二哥”被推選為社長,他們常常組織讀書活動。
從小喜歡寫作的“牛二哥”再次提筆創作,把近30年來開大貨車的經曆連段成文,又將大南坡村的變化濃墨重彩。他的係列文章在《今日頭條》等網絡平台上發表後,引來數萬網友點讚,同時也引起了出版社的關注。
今年7月,在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的牽線下,北京今亮新聲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與“牛二哥”簽訂出書協議,書名暫定為《在路上:一位貨車司機行走的中國》,明年春天將與讀者見麵。
大南坡美了,“牛二哥”和鄉親們的心裏也美了。由於山村的喜人變化,他們擁有了嶄新的生活。
“牛二哥”充滿自信地告訴記者:“好土有好模才能脫出好坯。我認為自己就是好土,一定能在大南坡村幹出個樣子來。”
記者 王瑋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