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經典微視頻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經典山陽 小記者 焦作論壇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2019年新聞專題頻道 >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河南的實踐——鄉村振興 > 鄉村振興看河南·焦作行 > 正文

2019年新聞專題頻道

豐收節裏頌黨恩
更新時間:2021-9-23 9:36:38    來源:焦作晚報

  熱氣球升空,俯瞰大地景觀;龍鳳燈舞起,農民喜慶豐收;《梨園春》、豐收農歌會炸場,歌頌黨的豐功偉績……2021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河南省主會場活動就是不一般!今天,這場喜聞樂見的慶豐收係列活動將在武陟縣嘉應觀鄉隆重開幕。

  此次活動分為豐收文化體驗、現代農業展示、黃河農耕體驗、非遺民俗體驗四大片區,打造“白+黑”不停歇的豐收節。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活動主題為“慶豐收、感黨恩”,黨建文化元素分布在活動各個片區,充分展現我市農民在黨中央和省委的關懷下,滿懷信心加快災後重建的熱情,全麵建成小康社會的成就,鄉村振興的美麗畫卷,廣大農民享受美好生活的獲得感、幸福感。

  走進農民豐收節主會場,黨建文化元素隨處可見。值得注意的是,二鋪營村黨建綜合體是本屆農民豐收節主會場的起點。在主會場入口處對麵,二鋪營村黨建綜合體讓人眼前一亮:黨員活動室、便民服務中心、矛盾調解室、康養室、醫療室、廚房、餐廳、親子活動室、誌願服務站一應俱全,高水準的幼兒園解決了孩子們的入園難題。

  二鋪營村位於武陟縣城東南11公裏,是嘉應觀鄉政府所在地。全村共有22個村民小組、8760人,其中,共產黨員有127名。為加強黨的基層建設,提升服務群眾水平,該村以黨群服務中心為核心,建設了集養老托幼、便民服務、綜治服務、議事協調、創新創業、經濟發展等功能於一體的黨建綜合體,極大地提升了服務群眾水平,夯實了基層基礎。

  作為本屆中國農民豐收節的重頭戲,二鋪營村黨建綜合體充分展示了黨群同心、共推鄉村振興的磅礴力量。活動期間,觀眾可以參觀二鋪營村基層黨建、孝老、慈善文化展,品嚐幸福餃子宴,了解當地城鄉基礎設施一體化以及公共服務方麵的建設,感受黨建帶給群眾滿滿的幸福感。

  豐收文化體驗區以豐收文化和建黨百年紅色文化為核心,展現“慶豐收、感黨恩”主題。該片區設置了感黨恩紅色百年展和河南農業發展史長廊展,禮讚百年大黨豐功偉績,凝聚全麵推進鄉村振興力量。開幕式上,開場歌曲《唱支山歌給黨聽》、京劇《智取威虎山·共產黨員時刻聽從黨召喚》、戲歌《黨派來的親人》等節目,用曲藝謳歌黨的恩情。

  活動期間,《梨園春》走進武陟,豫劇老中幼藝術家3天6場曲藝專場,城市鄉村歌手3天6場演唱會,18個不同主題的小品3天3場小品專場,用戲曲、歌曲、小品等深受老百姓喜愛的節目,為本屆中國農民豐收節注入文化活力。

  在現代農業展示區,觀眾可以觀看感黨恩鄉村振興主題展、“種業振興”希望之種接力展。其中,“種業振興”希望之種接力展展示了溫縣農業科學研究所、河南懷川種業公司等5家科技企業在小麥、玉米以及“四大懷藥”等方麵取得的良種攻關最新成果;鄉村振興主題展以展板、圖片、實物等形式展示我市脫貧攻堅取得的輝煌成果、探索的先進經驗、湧現的模範人物,展示我市及武陟縣鄉村振興成果、農業高質量發展、美麗鄉村建設、農民幸福生活等內容。

  黃河農耕體驗區深入挖掘黃河文化,通過農耕體驗和民俗活動,展現黃河兒女的農耕方式、生活方式和文化傳承,講好“黃河故事”。區內有“中國黃河文化之鄉”地麵鋪裝、“豐收鼓”小品,“豐”字雕塑、“建黨100周年”稻田大地藝術景觀,展現豐收喜悅場景。田地內,玉米、水稻、綠豆、大豆等均為災後改種,體現了河南人生生不息、頑強向上,麵對災難不屈不撓、執著堅韌的鬥爭精神。區內的共產主義渠、武嘉灌渠為新中國成立後實施的首批引黃水利工程,與渠內設置的景觀水車共同展示現代與曆史交融的水利設施景觀。該區設置的河南農業發展史文化展廊和開閘放水、黃河號子等情景表演,引導廣大農民憶黨情、感黨恩。

  黃河農耕體驗區四方城北側田園將舉行豐收農歌會,歌唱農民生活,反映鄉村變化,記敘鄉愁故事,歌頌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農村發生的翻天覆地變化。

 

記者 寧江東

文章編輯:劉佳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沒有了
  • 焦作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焦作網”的所有文字和圖片稿件,版權均屬於焦作日報社和焦作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信息來源:焦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焦作網所刊登的所有內容,未經著作權人合法授權,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使用或者建立鏡像。獲得合法授權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必須為作者署名並注明"來源:焦作網"字樣。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焦作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其版權歸屬原作者或所屬媒體所有,轉載請不要修改任何文字圖片鏈接信息,如果您認為我們轉載了您的文章或資料,損害了您的利益,請聯係我站,我們會即時處理或刪除。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電話:(0391)8797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