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經典微視頻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經典山陽 小記者 焦作論壇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2019年新聞專題頻道 >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河南的實踐——鄉村振興 > 鄉村振興看河南·焦作行 > 正文

2019年新聞專題頻道

選好帶民致富“頭雁” 破解產業發展“密碼”中站區激發鄉村振興新動能
更新時間:2021-9-14 10:44:13    來源:焦作日報

  去年以來,中站區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總要求,在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的同時,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激發鄉村振興新動能。

  選好鄉村振興“領頭雁”。高素質帶頭人是鄉村振興的核心。中站區堅持把加強村級黨組織帶頭人隊伍建設,作為提升基層黨組織組織力的一項重點工作來抓,實施“頭雁領航”行動,通過完善村級黨組織書記選拔培養機製、分類培訓、動態調整、正向激勵、跟蹤管理等措施,全力鍛造一支活力足、能力強、動力大的帶頭人隊伍,為全麵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該區以村級換屆選舉為契機,堅持“四有四帶”“四好四強”標準,圓滿完成全區35個村“兩委”換屆工作,實現書記、主任“一肩挑”,每個村均有35歲以下年輕幹部和女性幹部,實現了“兩委”班子年齡、學曆結構“一降一升”。

  破解產業發展“新密碼”。產業興旺是解決農村一切問題的前提。中站區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政策扶持為驅動,搶抓產業扶貧發展機遇,以特色產業帶動鄉村振興。該區依托十二會村的紅色資源和生態優勢,通過“紅+綠”雙重構建,重點建設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打造了八英廣場、太行八英館、紅色培訓學校等紅色教育觀光項目。同時,該區依托北部山區良好的生態資源、獨特的自然風光,積極發展休閑康養、民宿等產業;依托南部農村,打造生態農場、觀光休閑農業園等特色旅遊項目,積極構建“北文旅康養、南都市農業”的鄉村振興發展格局。

  黨建引領跑出集體經濟發展“加速度”。集體經濟有底子,為民辦事才有底氣。中站區堅持“活血”與“造血”並舉,聚焦產業發展,強化資源整合,有力有序推動村集體經濟健康穩步發展,激發鄉村振興新動能。該區通過多形式、多渠道盤活集體閑置資源,推行“黨組織+合作社+農戶”“基地+黨員+企業+農戶”等發展模式,構建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產業框架,壯大集體經濟。北朱村利用地域優勢,先後引進16家企業,總投資8億元,增強了村集體經濟可持續發展新動能;通過舉辦迎新春民俗文化節、農民豐收節等活動,打造美食一條街、手工藝一條街等,凝聚了人氣,增加了村集體及村民的收入。造店村引進種植特色新品種黑小麥,經過深加工生產的全黑麥麵、長壽麵等受到市場青睞,已與天津一家食品企業達成長期合作協議。目前,該區所轄35個村的村集體經濟年收入均在5萬元以上,呈現出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大大提升。
 
  

(記者楊麗娜 通訊員張倩倩)

文章編輯:劉佳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沒有了
  • 焦作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焦作網”的所有文字和圖片稿件,版權均屬於焦作日報社和焦作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信息來源:焦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焦作網所刊登的所有內容,未經著作權人合法授權,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使用或者建立鏡像。獲得合法授權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必須為作者署名並注明"來源:焦作網"字樣。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焦作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其版權歸屬原作者或所屬媒體所有,轉載請不要修改任何文字圖片鏈接信息,如果您認為我們轉載了您的文章或資料,損害了您的利益,請聯係我站,我們會即時處理或刪除。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電話:(0391)8797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