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一項重大任務,是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容。近年來,孟州市著力探尋鄉村振興新途徑,立足地方優勢,聚焦“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等方麵,精心培育了一批以莫溝村為代表的“強、美、富”魅力鄉村,形成了可複製、可推廣的“莫溝模式”。
莫溝村位於孟州市西部丘陵區的西虢鎮,轄3個村民小組183戶757人,村域麵積1.2平方公裏,村內遺存有明清時期窯洞183孔。2015年以來,孟州市以莫溝村為試點,通過修複傳統生態村落,實現公共服務向農村延伸、實現共同富裕、實現優秀傳統文化回歸,走出了一條富有特色的鄉村振興新路子。
經過幾年發展,莫溝村由一個偏僻落後的小村,建成了城市居民領略田園生活、找回老家記憶的幸福驛站,建成了為孟州市產業集聚區及周邊群眾提供文化休閑、綜合服務的特色小鎮,建成了吸引各界人士參觀考察、投資共建的發展熱土,被評為中國美麗休閑鄉村、中國美麗宜居村莊、全國文明村鎮、中國傳統村落、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首屆中國小鎮美學榜樣、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河南省鄉村旅遊特色村、AAA級景區等。2019年,莫溝村接待遊客100萬人次,旅遊收入達到1500萬元,村集體收入286萬元,年底人均分紅1700元。2021年春節期間,“老家莫溝”景區共接待遊客27.38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310萬元。
總結“老家莫溝”發展模式,主要有:
規劃建設模式,突出因地製宜、生態自然。根據上、中、下三層空間結構,對“老家莫溝”進行規劃建設。在上層,打造特色街區,為孟州市產業集聚區從業者和廣大遊客提供休閑服務。在中層,對明清、民國時期遺留下來的窯洞和民居進行生態修複,發展窯洞賓館。在下層,修複汶水河生態,發展高效生態觀光農業園區和休閑娛樂區。
綜合推進模式,突出黨政引領、自主發展。一是凝聚創新發展力量,黨員幹部和誌願者帶頭投身建設,為莫溝建設導航助力。二是建立資本投入機製,成立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采取眾籌方式投資,引導村民按人頭入股,采取現金和責任田承包權及房屋、樹木等實物入股方式,按股分紅,搭建銀行項目貸款和財政資金貼息扶持平台。三是打造創新創業平台,建設獨具特色的村淘店,吸引人才回鄉創業,在家門口“買全球、賣全球”。同時,引導村民依托窯洞優勢,發展民宿、餐館和休閑娛樂服務等。在汶水湖上架起了玻璃棧橋、網紅橋,建起了環村火車道、鬥牛場、滑雪場等,沿溝形成了娛樂休閑區。
利益分配模式,突出群眾至上、共同富裕。一是建立經營共享機製,開啟共享經濟模式,使每戶都享有經營權,使每個村民在機會麵前都有均等權利。二是建立村民分紅製度,戶戶有股份,逐年領取固定紅利。三是優先解決村民就業,優先安排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從事力所能及的經營,真正實現在家門口有業可就、有錢可掙。四是推進集體產權製度改革,實行“三權分置”,放活經營權,確立了生態觀光、休閑度假、健康養生“三步走”戰略,成立10餘家股份製合作社。
硬件建設模式,突出服務為本、城鄉一體。基礎設施上,推行改牆、改水、改廁、改路、改能、改房和植樹的“六改一植”。公共服務上,開通城鄉公交線路直達村口,啟用新型環保電動公交車,方便村民出行;建成“老苗書館”,建設醫養中心、網絡醫院、開放式小學、銀行網點、物流快遞中心等,讓村民享受到便利的公共服務。
村風塑造模式,突出禮儀傳承、友愛互助。舉辦“和睦家園”大講堂,宣講優秀傳統文化,倡導良好家風。製作圖片牆、立體畫,營造濃厚的文化氛圍。製定村民行為規範公約,弘揚互幫互愛的好風尚。
鄉村黨建模式,突出黨組織+社會組織+市場主體。以“黨旗飄起來、黨徽亮起來、黨員動起來”活動為統領,建立“支部+協會+市場主體”的黨建統領組織體係,確保了推進鄉村振興的強大戰鬥力。
“老家莫溝”的創新實踐,促進了農村生態、產業、人文協調發展,形成了以鄉村旅遊為龍頭,農業、服務業融合發展的產業形態,進一步延長了產業鏈、增加了就業鏈,形成了可持續發展增值鏈。
(作者單位:中共孟州市委史誌辦公室)
白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