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充分發揮合作社聯社在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的作用,武陟縣喬廟鎮興喬農業專業合作社聯社提供了可借鑒的樣板。
在興喬農業專業合作社聯社指導下,喬廟鎮黃村抓住改革機遇,與中原糧倉農業有限責任公司按照“前店、後倉、農場”產業戰略方針,采用土地經營權全程托管的模式,致力於生產優質原糧,形成綠色、安全的糧食產業體係,解決農業、農村、農民切實需求,推進精準、高效、高產農業發展。
黃村共有人口3275人、809戶,土地麵積201公頃。黃村以村為主體成立村集體土地股份合作社,農戶將土地的承包權自願入股到村集體股份合作社,農戶不再經營。土地經營權由村集體委托給中原糧倉進行全程托管服務。
村集體按照土地流轉政策與農戶簽訂土地股份入股協議,引導群眾將土地流轉到村,再以入股形式由中原糧倉托管,按照合同要求得到分紅。中原糧倉對托管的土地,負責耕、種、管、收、銷一體化管理,全麵實現優質原糧的“專種、專管、專收、專儲、專銷”。村集體針對流轉土地的防火、防盜等責任,積極組織開展田間巡邏、夏秋兩級禁燒、電力線路的保護、道路交通、水力設施保障等工作。在糧食入庫階段,村兩委與企業共同對糧食產量進行監督,核算收益。
經過近一年兩季的實踐,雙方通過土地流轉取得了雙贏,帶動了群眾致富,收到了預料不到的好效果。在土地流轉托管中,土地通過“破邊、破渠、破埂、破路”等方式實現連方成片,原來道路、水渠、地埂全部恢複為耕地,增加的土地收入歸村集體所有,溢出土地量達4%,村集體年收益在11萬元以上;村集體承擔防火防盜協調等職能,中原糧倉向村集體支付管理費用,合計年管理費用7.035萬元;每年村兩委支付托管費和流轉費每畝2143.5元。企業按小麥2021年實價2.5元/公斤上浮0.14元、玉米2020年實價2.8元/公斤向村集體支付,以畝產500公斤計算,每年每畝收入2720元,兩者每畝相差580元。
通過土地托管,群眾的收益也大幅增加,土地流轉每畝1100元,分夏、秋兩季兩次發放,夏季每畝發放600元,秋季每畝發放500元;從土地解放出來的群眾,被中原糧倉聘用,從事滴灌係統的安裝、運輸等,賺取工資性收入;按照協議,群眾每年還可得到村集體的分紅,有效增加收入。
在保證村集體、群眾收益的基礎上,通過收取托管費以及糧食貿易、糧食收儲、糧食期貨+保險,實施“種植、農機、農技、飛防、收割”等全程社會化服務,特別是采取滴灌方式實現水肥一體化,減少用肥20%,節約用水30%,一年兩季每畝綜合節約成本240元以上,達到省人、省工、省時、省錢,實現土地增收、糧食增產、公司增益的目標。
記者 張 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