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走進修武縣的村莊、社區,優美的環境、寬敞的街道、漂亮的壁畫,不禁讓人眼前一亮。這都得益於該縣成功開展的社區營造。
所謂“社區營造”,即以社區居民為主體,借助地域現有資源,在多樣性合作的基礎上改善社區環境,為“提高生活品質和活力”開展的一種持續性活動。
為推動這項活動開展,修武縣成立了以縣委副書記為組長的城鄉社區營造行動工作領導小組和誌願者服務隊,深入城鄉各個社區開展形式多樣的公益活動。縣民政局成立了社區服務辦公室和修武縣寧城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帶動培育了50多個社會公益類群眾性自發組織,指導各鄉鎮群眾性自發組織編製社區營造項目;該縣成立了業主委員會和居民議事會等20多個自治組織,9個社區全部成立了環保誌願者服務隊,為社區營造活動注入了強勁動力。該縣開展了對社區資源的全麵調查,深度挖掘屬地文化,了解居民需求。充分發揮老鄉賢引進新鄉賢的作用,培養以黨員、積極分子、誌願者、行業帶頭人等為依托的社區骨幹,推動社區營造活動深入開展。
城關鎮以人居環境整治為抓手,積極推行“1+X+N”基層治理模式(“1”即黨支部引領,“X”即黨組織孵化自組織,“N”即豐富多彩的載體活動),大力開展社區營造,助力鄉村振興活動。七賢鎮結合各村實際,分別組織開展了“美麗庭院”“美麗街道”“美麗村莊”等活動,鼓勵村民發揮匠心精神,因地製宜扮靚自己的家園,修建菜園柵欄、打造門前微景2000處。大南坡村舉辦大南坡講堂20餘期,發動黨員群眾組建了藝術團、環保誌願隊、武術隊等民間團隊,鼓勵群眾積極參與村內治理和舉辦各類公益活動,成為全縣社區營造的成功典範。西村鄉大東村、黑岩村、長嶺村依托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將弘揚紅色文化作為社區營造的主題項目,與美學美育相結合,運用藝術設計將體現共產主義理想、黨史、地方文化及時代精神的符號和美學元素融入建築、標識等載體中,使黨員群眾身處黨建文化的藝術空間中,深刻體會共產主義信仰崇高的感召力。
(記者李新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