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專家視頻連線給咱指導葉麵施肥和病蟲害防治,大家平時田間管護有啥疑問都提出來。”5月19日一早,武陟縣大封鎮老催莊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宋國慶就“紮”進了辣椒種植大棚裏,“再有20多天咱的辣椒就要采收了,現在正是辣椒生長的關鍵期,大夥兒加把勁兒,豐收在望!”
大棚辣椒種出好“錢景”。這幾年,老催莊村依托辣椒特色種植不僅鼓了鄉親們的腰包,還壯大了集體經濟。
地處武陟縣和溫縣交界的老催莊村曾是省級貧困村,村裏人多地少,種植結構單一,村集體沒有收入,村民家家戶戶的日子都不寬裕。“道路坑窪很難走、垃圾雜草隨處有、晚上漆黑不出門”曾是該村的真實寫照。
2014年年底,大封鎮黨委、政府和老催莊村的黨員幹部多次找到在外工作的村民宋國慶,希望他回村帶領幹部群眾一起建設老催莊村。盛情難卻,宋國慶放棄年薪幾十萬元的企業高管職位,回村當起了“官”。
有多年企業高管經驗的宋國慶深知,要想帶領村子脫貧致富,實現鄉村振興,發展產業是必經之路。老催莊村素有種植懷藥的傳統,在宋國慶的組織下,種植戶組織成立了19家懷藥專業種植、加工合作社以及家庭農場等,一方麵實現懷藥種植產業化發展,另一方麵解決了村內50餘戶困難群眾的就業問題,人均年增收1.2萬餘元。2017年,村裏實現了整村脫貧摘帽。
興產業、促就業讓老催莊村的鄉親們嚐到了甜頭,更激發了宋國慶和村兩委幹部的幹勁。2019年,老催莊村建設了40座果蔬大棚,發展辣椒、蜜瓜等訂單式種植,與3家果蔬公司簽訂了“五包”協議,對方負責提供肥料、種苗、技術,並承諾以保護價收購,解除了種植的後顧之憂,帶動集體經濟年增收15萬餘元。與此同時,種植基地還吸納了村裏的貧困戶和村民務工,長期工人均年收入2萬元,季節性零工人均年收入5000元左右。
在實現鄉村振興的道路上,“產業+就業”模式為老催莊村注入源源不斷的經濟“活水”。“為了使果蔬大棚這個集體經濟長效發展,我們還與河南工信學院、焦作大學等院校的餐廳簽訂了蔬菜供應合同。根據學校餐廳所需求蔬菜的品種和數量,組織開展定品定量定質種植,讓收成變收入,實現群眾和村集體雙增收,跑出鄉村振興‘加速度’。”宋國慶說。
記者 王 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