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貧窮落後的偏僻村,到家家有別墅的明星村;從隻會種糧,到朝著打造科創基地、休閑小鎮的目標闊步前進;從1.0版本的美麗鄉村,到2.0版本的休閑小鎮……沁陽市沁園辦事處袁屯村,以整合土地為龍頭,整合生金,整改起飛,整出了鄉村振興樣板。
3月31日,記者走進袁屯村,隻見連排式兩層別墅整齊劃一;別墅前後綠樹蔥蘢,櫻花怒放;路麵幹淨整潔,強弱電入地,汙水雨水管網分流;村兩委會辦公樓、文化廣場現代時尚,3個小遊園籃球場、乒乓球台、健身器材配套齊全,小村安寧又幸福。
整合資源,建成美麗鄉村
袁屯村全村165戶747口人,土地總麵積63.87公頃,位於沁陽市區南部,西鄰沁南產業集聚區,距菏寶高速沁陽出入口1.5公裏。以前,袁屯村所處位置比較偏僻。如今,隨著沁陽市發展步伐加快,城市擴容,袁屯村的地理位置由劣勢變成了優勢。
2005年,袁屯村定下“節約土地、集約開發、綠色環保、改善人居、鄉風文明、持續發展”的思路,開始整合資源改造舊村,踏上建設美麗新村之路。
袁屯村黨總支大力實施“兩委聯組、黨員聯戶”黨建工作法,設立產業興旺組、生態宜居組、鄉風文明組、治理有效組、生活富裕組5個責任組,由村兩委會成員分別聯係5個責任組,構建起以黨總支、村委會和黨員為主導的群眾服務網絡;采取多種籌資方式,不占用耕地,不讓群眾墊資,曆時10年時間,前後花費1億多元,有效解決了村民亂占宅基地、“空心村”現象嚴重等問題,使200棟連排式別墅拔地而起,每棟別墅麵積達258平方米,村民隻要付4萬元就可以入住。
重整行裝,加快城鄉融合
在整合土地資源方麵,袁屯村還有更多嚐試。全麵流轉土地,調整種植結構;在太行大道建設商鋪20間;建設5層現代化村委會大樓,其中3層出租給科技公司、律師事務所等實體,負一樓擬出租給一家物流倉儲企業,促進村民就業……
該村村委會先後投入380萬元,購買、種植塔鬆、廣玉蘭、枇杷、海棠等各種樹木3萬餘棵,栽種草坪2.67公頃,在村莊周邊種植闊葉林帶20餘條,綠地率達46%,使袁屯村成了遠近聞名的“森林村莊”。整合土地資源加快了城鄉融合步伐,推動村集體收入連年增加。近年來,袁屯村先後獲得全國創先爭優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婦聯基層組織建設示範社區、河南省新農村建設標兵單位等榮譽60餘項。
整裝待發,邁向休閑小鎮
2018年,袁屯村定下“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目標,以招商基地、休閑小鎮為具體定位,整合資源,強力打造融“總部經濟、特色餐飲、文化休閑、民宿酒店”於一體的袁屯休閑小鎮。尤其是河南省科學院(沁陽)科創園入駐後,袁屯村搶抓機遇,打造沁園科創穀,全力建設總部經濟。
安德烈·伊萬內斯,白俄羅斯國家科學院主席團秘書長、副主席,研究領域:物理化學和膠體化學;餘學軍,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趙亮,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水質研究專家……記者在袁屯村內主幹道兩側看到,介紹沁園科創穀科創團隊專家的宣傳欄沿街擺開。“我們大力宣傳科學家,是為了讓村民盡可能多地了解沁園科創穀。”袁屯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楊團說。
袁屯村科技館建設得高大氣派,沁陽市產業技術研究院就設在這裏。該市“五院二中心”的運營目標預計2024年實現,屆時將直接或間接創造經濟效益3億元,而這其中將有一部分來自袁屯村。
河南省科學院(沁陽)科創園現有24個團隊,每個團隊少則5人多則15人將在袁屯村居住,目前已有12個團隊的17位專家在袁屯村工作和生活。
發揮區位優勢,搶抓發展機遇,袁屯村盤活土地資源後,立即開始招商引資壯筋骨,打造總部經濟,走工業強村之路。該村按照總部經濟區、餐飲區、休閑區、民宿區4個模塊進行規劃,目前通過招商已成功引進新雲光建築工程有限公司、雙雨園林有限公司等6家公司,有力地壯大了集體經濟;經過不懈努力,使和光光電、中小企業孵化園、征雲領秀城等一批省市重點項目先後落地;成立股份製公司(或合作社),打造集休閑、招商、民宿、攝影於一體的綜合性休閑基地。
如今,袁屯村利用整合的土地,正積極謀劃、建設咖啡館、健身房、宴會廳等,為村民提供服務;建設花卉市場,為村民提供就業崗位,促進村集體增收;建設老年醫養中心,謀劃康養項目……“我們向農村土地資源‘挖潛’,最終還是為了反哺村民。我們通過成立股份經濟合作社,讓村民變成股民,充分享受村集體經濟發展帶來的紅利!”楊團說。
■記者感言
位於城鄉接合部的袁屯村補短板強弱項,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大力整合土地,在做好招商引資工作的基礎上發展總部經濟,打造休閑小鎮,為鄉村振興提供了樣板。
記者 朱曉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