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哪裏去?還是去九渡”。短短幾年過去,沁陽市常平鄉九渡村已經成為焦作市民旅遊的黃金目的地。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丹河碧水四季長流,太行秀色舉目可見,大自然給九渡村留下了一筆無價的山水財富。依托良好的生態環境,該村做足做活山水文章,突出“土味”,注重“野趣”,做精民宿,提升農家樂質量,優化山水遊品質,在鄉村旅遊產業發展上成功蹚出了一條富民路。在實現鄉村振興的新征程上,該村將進一步挖掘生態價值,完善基礎設施,努力把九渡打造成融吃、住、遊、樂、購於一體的山區旅遊特色村、精品民宿示範村,讓秀美山水生金,讓村民日子更美。
旅遊邁開步,鼓了村民腰包
4月3日是周六,午飯和晚飯時間,位於九渡村丹河旁的野王懷九渡農家菜館裏飯菜飄香,老板申小芳和妻子忙得團團轉,山韭菜炒雞蛋、蒸茵陳、木蘭芽等特色菜深受遊客歡迎。
“這幾年來遊玩的人越來越多,生意越來越好。周六一天的營業額能有個5000元吧!”申小芳樂嗬嗬地介紹。
更讓申小芳開心的是另外一條消息:今年1月27日,沁陽市委書記王家鵬到九渡村的一個自然村裏溝村調研鄉村旅遊,強調裏溝的原始村貌非常寶貴,民居要按照政策,能保留的保留,能繼承的繼承,按照修舊如舊、保持原貌的原則進行修複。申小芳家的老屋就在那裏。目前,沁陽市相關部門已行動起來,配套建設供水、垃圾處理、排汙、用電、節能等基礎設施,要把裏溝打造成一處特色旅遊點。
九渡村有13個自然村、村民643人,山水風光是最大財富。神仙洞全長約2000米,內部景觀奇異,美不勝收。六郎寨巍峨聳立、地勢險要。古樸的石頭房子,樹齡數百年的古樹名木,不施粉黛的原生態,讓九渡村的旅遊產業風生水起。
九渡村人深挖曆史文化潛力,讓有百年曆史的石頭房變成了攝影師、畫家的采風地;把4座傳統水磨坊修複後用於生產石磨麵,變成了遊客的“網紅打卡點”。第二批國家級傳統古村落、河南省鄉村旅遊特色村,已成為九渡村的金字招牌。
“節假日裏,遊客一天最多近1萬人。山韭菜、土蜂蜜、小雜果、高山雜糧等山貨好賣得很。山韭菜最高能賣到60元一公斤,平時能賣到30元一公斤左右。村裏家家圍著旅遊轉,壓根不愁沒錢賺。”九渡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劉桂林介紹。
同奔致富路,一個都不能少
山上石頭多,出門就爬坡。地無三尺平,年年災害多。曾經,這是九渡村的真實寫照。風景再美,卻不當吃不當喝。2014年,九渡村被定為河南省深度貧困村,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戶100戶、296人,接近全村總人口的一半。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九渡人痛定思痛,再不能走挖山毀林、竭澤而漁的老路,要走護山養水、發展鄉村旅遊的新路。
2017年至2018年,九渡村通過積極爭取上級扶貧資金,硬化了九渡村至裏溝村、溝口村至尚河村的道路。從此,九渡村10個村民小組之間實現了道路的全麵硬化,群眾出行難的問題解決了。現在,從九渡村開車到海拔最高、與山西省接壤的尚河村,隻需要半個小時。
近幾年,九渡村先後投資300餘萬元打造尚河古村落保護項目,改善基礎設施,逐步建成了遊客服務中心、旅遊公廁、停車場、旅遊產品超市等,主要景點有神仙洞、六郎寨以及九渡影視基地等。《臥薪嚐膽》《大秦帝國》《石磨上的勳章》等多部影視劇外景就是在這裏拍攝的。
借助旅遊發展的東風,村裏成立了沁陽市沁丹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並注冊了“九渡印象”商標,對特色係列雜糧進行品種選擇、包裝、收購加工、運輸倉儲一體化設計,有效增加了村民和村集體的收入。
目前,全村電網入戶改造率100%,飲水安全人口惠及率100%。2020年,該村集體收入從原來的1萬多元增加到16.4萬元,村民收入從之前的人均不足3000元增加到人均1萬餘元。
旅遊創精品,繪就更美藍圖
3月30日,九渡村村委會發布了一則招商信息。為大力發展鄉村旅遊產業,進一步提升神仙洞的遊覽服務品質,完善旅遊服務業態,經研究,該村決定本著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麵向全社會公開招商。
在五年發展規劃中,九渡村的未來清晰可見:依托國家發展改革委、文化和旅遊部將九渡村列入《太行山旅遊業發展規劃(2020年至2035年)》文化遺產旅遊村、國家住建部將九渡村列為第二批國家級傳統古村落以及九渡村被評為省級鄉村旅遊特色村的優勢,大力發展鄉村旅遊產業,積極發展精品民宿旅遊,將九渡村建設成生態景觀美、曆史文化濃、農村農民富、村風家風淳的特色山村旅遊示範村。
該村計劃將3孔窯洞和老水電站改造成融村史館、老年人幸福院、鄉村振興培訓基地、遊客旅遊休閑中心、黨課大講堂於一體的黨建多功能廳;爭取上級扶貧資金,把尚河遊客疏散中心改造為集繪畫寫生、攝影及接待住宿為一體的旅遊基地。今年,該村將繼續完善九渡核心景區基礎設施,修建生態停車場和規範的售貨攤位。
■記者感言
鄉村要振興,因地製宜選擇富民產業是關鍵。對九渡村來說,鄉村旅遊就是村民的聚寶盆、搖錢樹。村莊美了,遊客來了,村民腰包鼓了,鄉村旅遊的帶動作用在九渡凸顯。
記者 姚廣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