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經典微視頻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經典山陽 小記者 焦作論壇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2019年新聞專題頻道 >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河南的實踐——鄉村振興 > 鄉村振興看河南·焦作行 > 正文

2019年新聞專題頻道

引水入鄉 聚水潤鄉 活水興鄉
五裏源鄉“三網融合”打造升級版“北方水鄉”
更新時間:2021-3-16 8:27:12    來源:焦作日報

  曾被譽為“豫北江南”的修武縣五裏源鄉,深入挖掘自身獨特優勢資源,實施路林水“三網融合”,打造農文旅深度融合的升級版“北方水鄉”,努力為農業鄉鎮產業振興探索可借鑒、可複製、可推廣的新路徑。

  3月5日,五裏源鄉全麵打響打造生態水係攻堅戰,700餘人齊上陣,種綠植、疏河道,拉開了“三網融合”大幕。

  五裏源鄉是一個典型農業鄉鎮,可開發利用的土地資源極其有限。如何轉型,怎樣振興?鄉黨委書記曹學賢說,五裏源鄉緊緊圍繞修武縣美學經濟發展大勢,謀劃路林水“三網融合”,再現“豫北江南”美景,打造升級版“北方水鄉”。

  路林水“三網融合”,即路網、林網、水網融合,描繪“水相連、林相接、路相通”的生態畫卷,通過打造生態水係,最終實現“林水相依、林水相連、依水建林、以林涵水”的目標。

  如何實現這一宏偉藍圖?首先是打造生態水係,加快建設“541”水係工程,引水入鄉,聚水潤鄉,活水興鄉。

  該鄉境內泉眼眾多、河汊縱橫、水源充沛,以盛產稻米、河鮮、鬆花蛋而聞名。以前,因采煤、氣候等原因,地下水位逐年下降,部分農田水利設施損壞,嚴重影響了現代農業發展。近兩年,借助焦作城市水係建成後大沙河充沛的過境水,該鄉建設了總投資800餘萬元的大沙河灌區項目,極大改善了全鄉7個村莊的灌溉條件。該鄉決心用2年至3年時間,疏通整理轄區河道396公裏,優化大沙河水源,修複陸村澇河、馬坊泉等水係工程,進一步提升轄區農業灌溉能力。

  其次是結合“541”水係工程,加大農田防護林種植、廊道綠化、河道綠化、村莊綠化力度,打造“綠色銀行”,壯大村集體經濟。

  近年來,該鄉每年由鄉政府統一招標采購楊樹4.3萬棵,以村集體為單位,在溝河路渠兩側栽植優質用材林。經多方考察,該鄉選定的樹種——“南林3804”楊樹,速生、高抗、無絮,4年成材、8年成方,有利於調節氣候、涵養水源、改善土壤。據估算,該鄉已栽植的楊樹5年後每年可盈利400萬元,8年後每年可盈利1600萬元。

  目前,該鄉與商丘宜林公司簽訂協議,當轄區用材林栽植麵積達到335公頃以上時,將在該鄉興建投資不低於1億元的現代化板材加工廠,實現造林綠化生態、社會、經濟“三個效益”最大化。

  下一步,該鄉將發展水鄉民宿,打造特色田園美學鄉村,促進特色農業規模化、集約化、現代化經營,實現農業、農旅、農村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發展。

(記者王言、李曉軍)

文章編輯:劉佳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沒有了
  • 焦作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焦作網”的所有文字和圖片稿件,版權均屬於焦作日報社和焦作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信息來源:焦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焦作網所刊登的所有內容,未經著作權人合法授權,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使用或者建立鏡像。獲得合法授權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必須為作者署名並注明"來源:焦作網"字樣。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焦作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其版權歸屬原作者或所屬媒體所有,轉載請不要修改任何文字圖片鏈接信息,如果您認為我們轉載了您的文章或資料,損害了您的利益,請聯係我站,我們會即時處理或刪除。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電話:(0391)8797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