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舉行“五年大學習、五年大提升”係列新聞發布會第一場
近年來,我市的縣域經濟發展風生水起,既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壓艙石”,又是“推動器”。在2019年全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目標考核評價中,6個縣(市)全部進入全省“第一方陣”(前30位),孟州市入選全省第一批踐行縣域治理“三起來”示範縣(市)。我市是如何讓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三起來”在懷川大地落地生根、開花結果的?如何從新發展理念中找出路、想辦法、破難題,尋找一條符合新時代要求、富有本土縣域特色的高質量發展新路?11月12日上午,我市在市會議中心舉行的“五年大學習、五年大提升”係列新聞發布會第一場,邀請市發展改革委、孟州市、沁陽市、武陟縣、修武縣相關負責人,講述了我市縣域經濟的精彩嬗變。
我市91%的國土麵積、73%的生產總值、71%的常住人口都在縣域,縣域經濟在全市發展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尤為重要。近年來,我市以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縣域治理“三起來”的重大要求為根本遵循,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搶抓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中部地區崛起、鄭焦一體化發展等重大戰略機遇,以強縣富民為主線,以改革發展為動力,以城鄉貫通為途徑,把準縣域經濟發展的方向,走出了一條富有焦作特色的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路子。
縣域強,“基石”厚。目前,我市3家產業集聚區進入全省前二十,7家產業集聚區進入全省“第一方陣”。沁陽市圍繞工業轉型做文章,連續3年入選“中國工業百強縣(市)”;孟州市大力發展外向型經濟,穩居全省對外開放縣(市)前三位;溫縣成功創建“全國區域性小麥良種繁育基地”,成為河南省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試點縣;博愛縣高效休閑農業發展態勢日益凸顯,獲評全國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示範縣;武陟縣圍繞特色產業集群培育,建成全國最大的醫藥針劑生產基地;修武縣以美學經濟為引領,獲評國家首批全域旅遊示範區。
縣域富,物阜民豐。我市5年來累計實施縣城提質項目732個,完成投資724.6億元。6縣(市)縣城公共供水普及率達95%,燃氣普及率達93%,1188個行政村完成電網改造,累計完成“四好農村路”創建6767公裏,累計脫貧10.29萬人、190個村全部退出貧困序列,貧困發生率降至0.21%。427所農村薄弱學校辦學條件得到改善,惠及在校學生17.7萬人。修武、博愛、沁陽、溫縣入圍全省美麗鄉村建設示範縣,孟州成為“四好農村路”全國示範縣,沁陽、武陟、溫縣成功創建省級示範縣。
目前,我市正在全力推進產業集聚區二次創業。今年年初以來,我市抓規劃引領,全麵啟動8個省級產業集聚區總體規劃編製及市級規劃綱要起草工作,科學確定千億級產業集群及各產業集聚區功能定位,繪製產業鏈發展全景圖。我市抓項目建設,重點實施“1151”項目建設工程,建立產業集聚區重點項目月調度機製,創基智穀、世邦智能礦山裝備產業園等86個重點項目開工建設,占全市新開工業項目61.4%。謀劃爭取產業集聚區專項債項目11個,資金額度達到19.6億元。抓動能轉換,謀劃新基建項目143個、總投資171.4億元,健康元4—AA、龍佰高端智能裝備產業園(一期)等一批技術含量高、帶動作用強、市場前景好的重大項目建成投產。
(記者朱曉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