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經典微視頻
 焦作晚報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經典山陽 小記者 焦作論壇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2019年新聞專題頻道 >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河南的實踐——鄉村振興 > 鄉村振興看河南·焦作行 > 正文

2019年新聞專題頻道

看縣域經濟的精彩嬗變
我市舉行“五年大學習、五年大提升”係列新聞發布會第一場
更新時間:2020-11-13 9:37:06    來源:焦作日報

  近年來,我市的縣域經濟發展風生水起,既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壓艙石”,又是“推動器”。在2019年全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目標考核評價中,6個縣(市)全部進入全省“第一方陣”(前30位),孟州市入選全省第一批踐行縣域治理“三起來”示範縣(市)。我市是如何讓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三起來”在懷川大地落地生根、開花結果的?如何從新發展理念中找出路、想辦法、破難題,尋找一條符合新時代要求、富有本土縣域特色的高質量發展新路?11月12日上午,我市在市會議中心舉行的“五年大學習、五年大提升”係列新聞發布會第一場,邀請市發展改革委、孟州市、沁陽市、武陟縣、修武縣相關負責人,講述了我市縣域經濟的精彩嬗變。

  我市91%的國土麵積、73%的生產總值、71%的常住人口都在縣域,縣域經濟在全市發展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尤為重要。近年來,我市以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縣域治理“三起來”的重大要求為根本遵循,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搶抓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中部地區崛起、鄭焦一體化發展等重大戰略機遇,以強縣富民為主線,以改革發展為動力,以城鄉貫通為途徑,把準縣域經濟發展的方向,走出了一條富有焦作特色的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路子。

  縣域強,“基石”厚。目前,我市3家產業集聚區進入全省前二十,7家產業集聚區進入全省“第一方陣”。沁陽市圍繞工業轉型做文章,連續3年入選“中國工業百強縣(市)”;孟州市大力發展外向型經濟,穩居全省對外開放縣(市)前三位;溫縣成功創建“全國區域性小麥良種繁育基地”,成為河南省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試點縣;博愛縣高效休閑農業發展態勢日益凸顯,獲評全國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示範縣;武陟縣圍繞特色產業集群培育,建成全國最大的醫藥針劑生產基地;修武縣以美學經濟為引領,獲評國家首批全域旅遊示範區。

  縣域富,物阜民豐。我市5年來累計實施縣城提質項目732個,完成投資724.6億元。6縣(市)縣城公共供水普及率達95%,燃氣普及率達93%,1188個行政村完成電網改造,累計完成“四好農村路”創建6767公裏,累計脫貧10.29萬人、190個村全部退出貧困序列,貧困發生率降至0.21%。427所農村薄弱學校辦學條件得到改善,惠及在校學生17.7萬人。修武、博愛、沁陽、溫縣入圍全省美麗鄉村建設示範縣,孟州成為“四好農村路”全國示範縣,沁陽、武陟、溫縣成功創建省級示範縣。

  目前,我市正在全力推進產業集聚區二次創業。今年年初以來,我市抓規劃引領,全麵啟動8個省級產業集聚區總體規劃編製及市級規劃綱要起草工作,科學確定千億級產業集群及各產業集聚區功能定位,繪製產業鏈發展全景圖。我市抓項目建設,重點實施“1151”項目建設工程,建立產業集聚區重點項目月調度機製,創基智穀、世邦智能礦山裝備產業園等86個重點項目開工建設,占全市新開工業項目61.4%。謀劃爭取產業集聚區專項債項目11個,資金額度達到19.6億元。抓動能轉換,謀劃新基建項目143個、總投資171.4億元,健康元4—AA、龍佰高端智能裝備產業園(一期)等一批技術含量高、帶動作用強、市場前景好的重大項目建成投產。

(記者朱曉琳)

文章編輯:劉佳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沒有了
  • 焦作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焦作網”的所有文字和圖片稿件,版權均屬於焦作日報社和焦作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信息來源:焦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焦作網所刊登的所有內容,未經著作權人合法授權,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使用或者建立鏡像。獲得合法授權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必須為作者署名並注明"來源:焦作網"字樣。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焦作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其版權歸屬原作者或所屬媒體所有,轉載請不要修改任何文字圖片鏈接信息,如果您認為我們轉載了您的文章或資料,損害了您的利益,請聯係我站,我們會即時處理或刪除。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電話:(0391)8797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