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功能強陣地 聚服務提效能 聚資源促發展
沁陽黨建綜合體成鄉村振興“橋頭堡”
沁陽黨建綜合體成鄉村振興“橋頭堡”
更新時間:2020-11-13 9:36:09 來源:焦作日報
今年年初以來,沁陽市按照“空間美學化、功能多元化、運營社會化”要求,聚功能、強陣地,聚服務、提效能,聚資源、促發展,打造了116個功能多元、服務高效的黨建綜合體,築牢了鄉村振興的“橋頭堡”。
聚功能,強陣地。該市通過新建、改建、擴建等方式,高標一流建設綜合性黨建陣地,完善黨建綜合體的便民服務、文體娛樂等設施;將黨建綜合體作為黨員教育主陣地,定期開展主題黨日、誌願服務、創新黨課、農民節會活動月等活動,舉辦豐富多彩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引導廣大基層組織、社團以及黨員、群眾廣泛參與,使黨建工作在基層延伸。
聚服務,提效能。該市堅持“民之所需、我之所為”,深化“放管服”改革,厘清鄉級73項、村級29項便民服務,創建了以太行街道北關莊村等為代表的村級便民服務中心,積極推進身份證辦理、民事立案等服務向基層延伸,讓群眾足不出戶就能辦理更多事務。黨員幹部到留守兒童、殘疾人士、貧困戶家中走訪,了解民意,化解民憂;依托黨建綜合體開設矛盾調解、兒童托管、老年人照料、殘疾貧困人醫養等服務,提高服務效率,方便群眾生產生活。
聚資源,促發展。該市借助黨建綜合體資源和功能,分類施策增強基層組織內生動力,推動力量彙聚,共促鄉村振興。針對集體經濟為“零”、班子軟弱渙散的村子,該市大力建強組織、選好帶頭人,把黨建綜合體打造成創新創業場所,為發展村集體經濟提供“孵化器”。太行街道東沁陽村通過發展環保酵素產業,使村集體經濟從幾乎為“零”增長到一年超15萬元,叫響了“河南環保第一村”品牌。針對集體經濟底子薄的村子,該市通過完善黨建綜合體的村史館、鄉賢榜等載體,把村裏的“能人”“大戶”聚集起來,把黨支部建在產業鏈上,激發了村集體經濟的“裂變效應”。
(記者郭樹勳 通訊員孟騰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