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武縣小營工貿區小營村推進鄉村治理的創新實踐
省級生態文明村、黨建標準化建設先進村……是什麼力量讓這個曾經的軟弱渙散村,實現了從“後進村”到“後勁村”的轉變?
“把黨建引領鄉村治理作為工作主線,充分發揮社會組織作用,探索群眾參與基層社會治理的製度化路徑,打造群眾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小營村的探索較好地踐行了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省社科院黨建與政治研究所所長、研究員萬銀鋒如是評價。
讓群眾組織當家
黨支部裝了“擴音器”
“十多年前,小營村發展遇到了困難,村集體企業經營不善,外債較多,群眾經常上訪,村黨支部軟弱渙散……”在73歲的老黨員劉小新記憶裏,當時的小營村就是一盤散沙。
在外工作多年的劉保良臨危受命,被小營工貿區黨委請回老家小營村任黨支部書記。他從抓黨建、抓支部、抓黨員入手,推動村裏各項工作逐步走上正軌。
劉保良帶領一班人從引導、發現群眾的興趣愛好著手,成立了門球隊、腰鼓隊等15個群眾自發興趣類組織,每個自發組織都有數量不等的黨員骨幹,負責宣傳黨的政策。
“給群眾當好勤務員,通過科學安排活動時間,開辟新場地,確保隊隊有場地、人人能活動。黨建綜合體人氣旺,最多時有300多名黨員群眾參與活動。黨支部有力量,隊員們也紛紛申請入黨。”劉保良說。
給社會組織舞台
黨支部多了“代言人”
鄉賢議事會以黨員為主,成員從老黨員、老幹部和威信較高的村民中選出,以“會員問事”等六種形式,了解群眾的合理訴求,形成解決方案,並監督村兩委會落實執行。
“大到慈善幸福院的選址,小到綠化選用哪種花木……我們協助村兩委會共同謀劃村莊的發展,帶頭參與精神文明建設。”83歲的鄉賢議事會會長劉次勳說。
今年年初以來,鄉賢議事會已收集群眾意見建議23條,妥善解決17條。
修武縣委組織部負責人認為,社會組織是群眾參與鄉村治理的重要載體,必須不斷強化對社會組織的政治引領,才能更好地發揮基層組織的政治功能,更好地激發社會組織活力,形成鄉村治理合力。
為經濟組織服務
黨支部擴大了“朋友圈”
小營村因為集聚了許多家企業曾名噪一時,又因各種因素影響,村裏與企業、村民與企業之間,一度陷入矛盾重重的窘境。
“經過摸索和實踐,我們村目前和50多家企業簽訂了村企聯盟公約,構建了‘支部+企業’黨建工作模式,形成了‘支部服務企業、企業支持黨建’雙向互動新態勢。”小營村黨支部委員劉有福說。
根據村企聯盟公約,小營村黨支部協調解決企業在生產、生活中遇到的難題,企業支持村民公益事業發展,彼此之間互幫互助,形成了村集體、企業、村民共贏的良好局麵。
(河南日報記者陳學樺 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姬姣姣 通訊員高藝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