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位優勢引領模式。目前,該縣大致可以劃分三條經濟帶,中部工商業經濟帶、南部農業經濟帶、北部山區林果資源經濟帶,縣鄉(街道)黨委、政府引領部分農村利用區位優勢發展村級集體經濟。清化鎮街道五街村位於城區中心位置,村兩委會班子利用區位優勢發展房屋租賃業,在濱河路兩側建設門麵房70餘間,每年增加集體經濟收入40餘萬元。寨豁鄉小底村依靠本村山區地廣人稀的區位優勢,利用集體林地種植冬桃8萬平方米,並結合全域旅遊舉辦冬桃節,集體經濟收入由0.5萬元增長到30餘萬元。
盤活資源模式。該縣對閑置、低效使用的原辦公用房、會堂、老校舍、廠房、倉庫等各類集體資產,引導村集體“騰籠換鳥”,采取資產發包、租賃經營或自主開發等方式盤活。許良鎮江陵堡村兩委會班子為蹚出一條發展集體經濟的新路子,挨家挨戶做群眾的思想工作,從群眾手中整合閑置土地和舊宅基地5.33萬平方米,用於開發汽運綜合物流服務項目,村集體經濟收入每年達20餘萬元。
龍頭企業帶動模式。該縣天賜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采取“村委會+合作社”的運營模式,整合村集體入股資金、駐村第一書記資金、扶貧資金、集體經濟發展資金382萬元,依托辣椒種植優勢,帶動周邊南朱營村、北朱營村、上莊村等5個村入股辣椒烘幹分揀項目,按照村集體入股比例,在保底收入的基礎上,每年按收益與村集體分成,同時提供就業機會,帶動村民致富。該縣聯豐良種工程技術有限公司位於金城鄉劉村,村集體與公司共同流轉周邊土地、與種植大戶結合,帶動周邊村民種植公司自主研發的高產、耐密、適宜機械化收獲的玉米新品種,將玉米傳統畝種植密度提升了兩倍,農民收入、集體經濟大幅度提高。
特色種養模式。該縣部分鄉鎮依托本地獨特的種養優勢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其中金城鄉西金城村利用本地生薑種植優勢,一次性流轉10萬平方米土地到村集體名下,再返租土地引導群眾種植生薑,年集體經濟收入增加6萬多元。鴻昌街道西莊村依靠本村豐富的竹林資源,利用扶貧資金30萬元,占地2.67萬平方米,開發赤鬆茸種植項目,每年產生經濟效益10多萬元。
人才反哺模式。去年以來,該縣大力實施“鄉土人才回歸”計劃,以村級組織換屆選舉為契機,將93名種養大戶或有從商經曆的經濟能人選進村兩委會班子中。清化鎮街道太子莊村返鄉創業人才黃火星,創辦“懶人沙發”項目,依托電商平台銷售海內外,為村內貧困戶就業增收創造了大量機會。同時,該村駐村第一書記王衛軍帶領群眾整合各類項目資金流轉土地5.2萬平方米,集中建設蔬菜大拱棚45座和鋼結構陽光溫室7座,種植從海南引進的蘆薈等,每年可增加村集體收入8萬多元。
土地流轉經營模式。該縣圍繞糧食、蔬菜進行規模化種植,孝敬鎮齊村由村集體領辦土地股份合作組織,按照“入社自願、退社自由、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原則,鼓勵和引導村集體成員以土地承包經營折價入股,發展農業規模經營。通過成立興齊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流轉土地33.34萬平方米,主營“代繁種子、青儲玉米、脫水蔬菜、農機服務”四大業務,每年村集體增收15萬元。
政府資金注入模式。近年來,該縣共爭取上級扶持資金2500萬元,利用各類扶貧資金1730萬元,先後對75個村的集體經濟發展進行扶持,為農村發展集體經濟提供了啟動資金,為全縣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提供了有力保障。2016年,該縣被省財政廳列為扶持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試點縣,先後有14個村被確定為試點先行先試村。目前,該縣14個村已有12個集體經濟項目建成並投入使用,村集體經濟收入明顯提升,剩餘2個村的項目正穩步推進。在已建成的項目中,孝敬鎮西王賀村、東內都村,金城鄉西張茹村、西碑村利用區位優勢建設半地下式溫室大棚,集中連片種植時令蔬菜,年集體經濟收入增加15萬元。清化鎮街道的南朱營村、鴻昌街道的前喬村、金城鄉的鍾莊村發展特色種養業,年集體經濟收入增加20萬元。孝敬鎮齊村、雙廟村,磨頭鎮獅口村圍繞糧食、蔬菜進行規模化種植,年集體經濟收入增加10萬元。柏山鎮上屯村利用項目資金建設光伏發電項目,集體經濟年收入24萬元。月山鎮牛磨村采取旅遊開發、洗浴和餐飲等方式壯大集體經濟。今年,該縣又爭取上級扶持資金250萬元用於發展5個村的集體經濟項目,目前項目已全部啟動。
(毋東霞 劉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