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約2019北京世園會】
設計2019北京世園會河南園時,年輕的團隊負責人王維琦力排眾議,采用了一個大膽的方案——走進下沉步道,隨著擋土牆的升高,位及遊客腰部時,就達到最佳的賞花地點。隻要微微俯身,遊客即可貼近賞花,貼麵聞到花香,進入“人在花中遊”的奇妙情景。
“人們的遊賞視角主要是平視或俯視,能夠使遊人更好地貼近園藝,融入園藝。”王維琦進一步解釋。
6月23日至25日,北京世園會迎來了“河南日”,參展部分為河南園和河南館,河南園為室外展園,麵積2300平方米;河南館為室內展館,位於中國館內,100平方米麵積內花團錦簇。
據河南省經濟林和林木種苗工作站副站長鄭曉敏介紹,河南園總體規劃為“一心一帶三園”布局:一心,通過主體漢字雕塑及花田的結合為入口;一帶,為九曲花河遊賞帶,“幾”字形的環線遊覽路徑,猶如蜿蜒的黃河;三園,為三個特色主題花園,以菊花、月季、牡丹三種河南特色花卉分別表達河南園藝的曆史、今朝與未來。
自然與黃河文明的延展
一進入河南園,映入眼簾的是中心雕塑“中”字。“中”代表中原、中州,也是家喻戶曉的河南地方語言。這一雕塑7米高,寓意著對國慶70周年的一份獻禮。
“其他展示部分掩映在植物和地形之後,體現了中國古典園林‘欲揚先抑’的經典造園手法。”鄭曉敏說,目的是讓遊客能夠駐足下來慢慢體會文明內涵。
早上7點,記者來到河南園,此時園內遊客還沒到來。年輕花匠小賀正在拿著剪刀一根根地修剪花草,細致小心得就像對待藝術作品。“為了維持造型,每天早上我都來修剪,給遊客展示最美的河南園。”他靦腆地說。
穿過藤本植物覆蓋鋼材廊架,被植物籠罩,仿佛置身於洞穴空間,這是從地麵到上層營造立體的遊賞空間。一步一景,中國古典園林設計的傳統手法“步移景異”在河南園展現得淋漓盡致。
來自北京的參觀者周寶華第一次來到河南園,他邊靠著石頭休息邊觀賞身邊花草。他說,感到這裏的自然與傳統園林文化交融,之前遊覽所積攢的視覺疲勞此刻一掃而光。
沿途花溪、疊瀑、字河彙入主路,寓意平原水係縱橫,地麵設計筆畫圖案,呼應漢字文化主題。兩側擋土牆采用黃色原石,表達黃河流域自然淳樸的老家記憶,以及黃河文明的源遠流長。
文明傳承中的超越
王維琦告訴記者,為了尋找能代表河南的石頭,團隊成員頗費一番周折。他們跑遍河南,選取了十餘種石頭,最終確定了來自南太行山腳下的“太行石”——最能代表河南人堅忍不拔的文化性格。
循著靈動的水聲,來到動態景觀“艮嶽花藝”,“太行石”與河南菊文化相結合,設計靈感源於宋徽宗的山水畫《雪江歸棹圖》,使遊人產生畫中遊的體驗感,用創新手段激活了傳統文化。
北宋汴京皇家園林艮嶽的建造藝術,是我國造園藝術中模擬自然山水技法的高峰,也體現出中華民族尊重自然文化。“艮嶽花藝”巧妙地將山水畫前加設景框水簾,山水韻律亦真亦假,仿佛溪流從畫中流淌而出。
“花語家園”景觀是遊客舉起手機自拍合影最多的地方,此處小院設計分為前院及內院,前院以菜田為核心景觀,有辣椒、紫甘藍等植物,勾起遊客的鄉愁。一牆之隔的內院,通過花瓶、相框等家庭擺件表達家中客廳氛圍,呈現出濃烈的生活氣息。
河南園負責人鄭曉敏介紹,該園的設計理念是運用平視自然的心態重新找新的平衡——超越人類中心主義來重新審視大自然與人之間的關係,以平視的視角看待自然,進一步觀照人心,豐富人與自然的相處模式。
“盆景”到“風景”的增值
從過去到今朝,再到未來,經驗告訴我們,賡續中華文明的前提,必須尊重自然,實現綠色發展。在河南省花卉協會會長何東成看來,河南園所展示的花卉表達絕不是靜態的,而是與河南的經濟乃至民生行業密切相關。
“河南花卉栽培曆史悠久,是我國花卉苗木產業大省。”中國花卉協會秘書長、北京世園會政府副總代表劉紅也一語道破花卉之於河南的重要性。
河南的洛陽牡丹、南陽月季、開封菊花、鄢陵蠟梅等特色花卉久負盛名。從“盆景”到“風景”,河南園中的這些花卉成為河南民生經濟的代表。相關人士表示,花卉行業屬於勞動密集型產業,農民通過花卉產業實現就業,直接增加了經濟收入。
有這樣一組亮眼的數據:目前,河南省有花卉生產企業3438家,農戶11.12萬戶,花卉市場228個,從業人員達61.98萬人。全省花卉種植麵積達203.5萬畝,產值達394億元,年銷售額達165億元,種植麵積占全國的12%,產值占8%。
綠色發展就是對生態文明最大的尊重,河南正在積極尋找新的增值模式。以洛陽牡丹文化產業延伸為例,相關的藝術品創作、文化禮品開發、食品加工,已發展到15大係列500多個,產值突破6000萬元。
生態文明如何走向高端,這是當下給河南出的一道綠色發展大題目。目前,河南正在以企業為主體,以科研院所和大專院校為依托,加大花卉新品種研發力度,打造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品牌。
河南的生態文明建設正在加速奔跑。河南省副省長徐光表示,河南已經打響了“一場新時代河南國土綠化的人民戰爭”,正朝著“五年增綠山川平原,十年建成森林河南”的宏偉目標邁進,努力讓河南的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環境更優美,為美麗中國建設書寫山清水秀、綠意盎然的出彩河南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