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鄉市原陽縣,每個周二晚上都有點不同,因為這是該縣定期召開縣委常委會會議的時候。脫貧攻堅、生態環保、重大風險防範等重要工作的研究和部署,以及很多事關全縣群眾切身利益的重要決策,都在此時拍板定弦。
4月12日,記者在采訪時了解到,這樣的“夜會”從2015年年底開始已堅持3年多,共計召開150餘次,推進解決重大問題200多個。在“夜會”的示範帶動下,越來越多的黨員幹部也走入夜色,加班加點奔走在脫貧攻堅一線,“夜訪”“夜學”“夜建”蔚然成風。
“夜訪”。群眾白天工作,晚上才有空閑,2000餘名奮戰在脫貧攻堅一線的黨員幹部,抓住這一時間上門訪貧問苦,了解群眾訴求、收集群眾意見。
“夜學”。縣委和各鄉鎮推出夜間“扶貧課堂”,自願報名,視頻教學,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讓扶貧幹部及時“充電”,切實提高服務貧困群眾的本領。
“夜建”。為讓灘區群眾早日搬遷,官廠鄉安置區等灘區遷建項目建設實行“兩班倒”,每天都要挑燈夜戰到淩晨時分,指揮部的黨員幹部與工人保持同一作息時間,吃住都在工地旁,隨時協調解決遇到的問題,為施工安全、項目推進和工程質量提供有力保障。
原陽為啥這麼拚?據了解,原陽縣是全省的“灘區大戶”,境內黃河灘區占了跨度最長、麵積最大、灘區人口最多等3個全省之“最”,脫貧攻堅任務異常艱巨。如果按部就班,很多事都來不及,要按期完成脫貧攻堅任務壓力太大。
幹部隻爭朝夕,組織也不讓“老實人”吃虧。原陽縣堅持正確的用人導向,在一線培養鍛煉識別幹部,推進脫貧攻堅。去年有12名在脫貧攻堅工作中表現突出的幹部得到優先提拔使用,4名幹部受到省級表彰,126名幹部受到市級、縣級表彰。
科學的用人機製進一步激勵了大家“夜訪”“夜學”“夜建”的幹勁。截至目前,全縣黨員幹部在“夜訪”中解決群眾實際困難超過5000個,協調爭取各類資金近億元;縣委舉辦11期“扶貧課堂”,培訓扶貧幹部4000餘人次;官廠鄉安置區在全省遷建項目中施工進度位居第一,用1年時間完成了2年的工作量,已達到搬遷入住條件……
星夜兼程,原陽跑出了脫貧“加速度”:在脫貧攻堅工作中,從2015年全省倒數第二、2016年被約談,到2017年受省委、省政府表彰,2018年全縣103個貧困村全部退出,貧困發生率降至1.26%,脫貧摘帽在望。
原陽其他各項工作也實現了較快發展。2018年,全縣地區生產總值增速、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財政收入增速、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等指標,在新鄉各縣(市)中排名均居前兩位。
實踐者說
廣大黨員幹部夜以繼日、爭分奪秒,奮戰在脫貧攻堅一線。有了這樣的幹事創業隊伍,有了這樣的拚勁,何愁百姓不富、原陽不興!
——原陽縣委書記郭力銘
(記者李虎成 趙同增 通訊員卞瑞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