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熱點新聞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焦作論壇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新聞客戶端
 焦作晚報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經典山陽 小記者 辦公入口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2019年新聞專題頻道 >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 中國共產黨的故事 > 正文

2019年新聞專題頻道

收到習近平回信後 又有百萬人跟著他學雷鋒
更新時間:2019-8-5 9:04:33    來源:人民網

 

[編者按]
  中南海連著最基層,人民領袖和人民群眾心貼心。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給基層幹部群眾回信。從脫貧攻堅,到誌願服務;從大學校園,到民營企業;從祖國邊疆,到創新一線……一封封回信,飽含深情、字字暖心、催人奮進,體現著心心相印的人民情懷,蘊含著對治國理政的深刻思考,表達著對奮進新時代的殷切希望。
  人民日報推出“牢記囑托 奔跑追夢——收到總書記回信之後”係列報道,與您一起見證發展變化、感悟初心使命。今天(8月4日)刊發第三篇《郭明義愛心團隊:續寫新時代的雷鋒故事》。

  “總書記給愛心團隊回信了!收到回信的那天早上,我像往常一樣,正在采礦場鏟石鋪路。我小心翼翼地展開信紙,在晨曦下一字一句讀給在場所有愛心團隊的成員們聽,大家興奮地相互擁抱和擊掌,發出一片歡呼聲。”
  回憶起2014年3月5日收到總書記回信那天,郭明義仍激動不已。“2014年2月初,我們愛心團隊在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係列重要講話精神的過程中,認識到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必須要進一步弘揚傳承雷鋒精神,服務社會、助人為樂、愛崗敬業,向社會傳遞正能量、好聲音。為此,我們給習近平總書記寫了一封信,在2月中旬發出,沒想到總書記很快就回信了。”

  組建起1300多個愛心團隊
  “外麵下大雨,屋裏下小雨。”說起以前破舊不堪的石頭房,住上新房的李富春老人直搖頭,“四處透風,隻有一間能住,進出還得彎著腰。”
  79歲的李富春,是遼寧省葫蘆島市建昌縣素珠營子鄉邱杖子村安子溝屯建檔立卡貧困戶。前幾年,老伴因為患腦瘤做手術,家裏欠債十幾萬元,老兩口一直住在危房中。
  2017年,郭明義愛心團隊的誌願者們來到了村裏,發現當地貧困戶的房屋普遍年久失修、既破且危。
  “我們開展誌願服務獻愛心活動一定要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做出貢獻。”5年前,收到總書記回信後,郭明義讀了很多遍。他和愛心團隊為助力精準扶貧,設立了專項誌願服務。
  在建昌縣,郭明義挨家挨戶走訪貧困戶,“那一天走了3萬步”。在郭明義的真情感召下,葫蘆島市各部門各單位等在不久後成立了195支愛心團隊分隊,他們和其他郭明義愛心團隊共捐款357.1萬元,幫助146戶貧困戶翻建了新房。
  在遼寧省海城市高坨鎮西湖村,貧困戶徐紹利每天小心照看著自家大棚即將收獲的太空椒。
  “一年淨賺四五萬沒問題!”說起收益,徐紹利臉上笑開了花。他告訴記者,“前些年,女兒患病,兒子外出,家裏還有個11歲的孫子,僅靠幾畝田,日子沒法過。”2017年,海城市祥聖新裏程愛心團隊捐款3萬元,幫他建起占地一畝的蔬菜大棚。
  目前,除遼寧外,郭明義愛心團隊精準扶貧足跡遍布四川、雲南、甘肅、寧夏等10多個省份的偏遠農村。
  一個郭明義,帶動一群人。截至目前,全國各地已組建1300多個郭明義愛心團隊,結對幫扶了全國4900餘個貧困戶,累計為精準扶貧捐款2900多萬元。

  在葫蘆島市文化廣場舉行的遼寧省“跟著郭明義學雷鋒”愛心奉獻集中活動現場,郭明義(前排中)與誌願者合唱《學習雷鋒好榜樣》。 新華社記者 潘昱龍攝
  真情喚起真情,愛心傳遞愛心
  “總書記的回信讓我感到特別振奮和高興,尤其是他提到的‘大家搭把手、出份力,社會將變得更加美好’,我最有切身感受。這幾年我女兒的‘重生’、家庭生活的改善都是大家給予的。我們要感恩更要回報,要帶著這份溫暖與感動一直走下去,自己動手創造幸福和回報社會。”在鞍山市雙山醫院附近的“最美媽媽餛飩店”,記者見到了店主石紅豔。幾年前,她剛入大學的女兒雨含患尿毒症要換腎,高額費用無力負擔,郭明義愛心團體發動社會各界為她捐款17萬多元,幫助她女兒順利做了手術並完成學業。為解決女兒術後醫藥費問題,石紅豔帶著一家人擺攤賣餛飩。鞍鋼礦渣廠郭明義愛心團隊得知後,協調各方力量,在2014年7月為石紅豔一家建起30平方米的“最美媽媽餛飩店”。
  真情喚起真情,愛心傳遞愛心。石紅豔和女兒主動加入郭明義愛心團隊,探望孤寡老人、參加公益環保、看望尿毒症困難戶和殘疾兒童,並一直堅持免費為孤寡老人提供早餐,為環衛工人提供熱水及早餐優惠,她的家庭也被評為全國“最美家庭”。
  晨光照進餛飩店。正在店裏給環衛工人加熱水的雨含現在如同換了個人,她告訴記者:“愛心公益持續升溫,需要社會各界支持,總書記的回信,堅定了我們一家人參與公益服務的信心,也激發了全社會互幫互助的熱情。”
  50歲的付麗娜是鞍鋼礦業的一名質檢員,也是郭明義愛心團隊的一員。她在今年3月成功完成了400毫升造血幹細胞的捐獻。“一天4個小時,連續2天采集,看著自己捐獻成功,我感到很踏實。”
  “總書記的回信,倡導的是大愛。捐獻造血幹細胞,能挽救一個生命,還有什麼比這更有價值呢!”付麗娜說。
  牢記囑托,努力踐行。5年來,鞍鋼郭明義愛心團隊累計無償獻血150多萬毫升,5000多名職工捐獻了造血幹細胞血液樣本,1600多名職工成為遺體器官捐獻誌願者。
  在人人心中種下愛的種子
  今年28歲的趙得明一直珍藏著一套《平凡的世界》。2015年,他被診斷出惡性淋巴瘤,絕望時,郭明義不僅為他送來了10萬元善款,還給他送來這套書,鼓勵他戰勝病魔。
  “化療期間,因為父母不在身邊,都是鞍鋼線材廠的同事們輪班24小時守在床邊。”經過一年多的治療,趙得明2017年重新回到工作崗位,還找到了女朋友。他自願加入線材廠郭明義愛心團隊,每個月捐贈一部分工資。
  “總書記回信中強調用愛心溫暖需要幫助的人,我就是受益者。我想所有受過幫助的人,在他們走出人生困境的同時,也會在心中種下一粒愛心的種子,全社會的愛和光熱凝聚起來,就會照亮所有需要關愛的角落。”趙得明說。
  2010年,在鞍山經營著一家文具店的鄭春東出生10個月大的女兒患上白血病,前後治病花了八九十萬元。“當時感覺天塌了,人垮了,如果沒有郭大哥一直鼓勵支持,幫我們籌錢又聯係配型,如果沒有這麼多愛心人士伸出援手,我的家就毀了。”鄭春東回憶,頂不住的時候,幾次想結束生命,是愛心團隊和各方的支持讓她重新振作起來。2014年,她學起了手工皮包皮具加工。
  “現在我女兒已經痊愈了,我設計製作的手工皮包一個能賣千兒八百的,生活完全變了樣。郭大哥每年都來看我女兒,這幾年女兒自覺自願把自己的零花錢和壓歲錢攢起來,通過愛心團隊捐出去。”鄭春東說,“正是有一群像郭大哥這樣的人,社會才充滿溫馨,但總有一天他們會老去,我們有使命有責任踐行總書記的回信要求,把互助互愛的美德擴散開來,傳遞下去。”
  2018年,鄭春東夫婦申請放棄低保,“現在我們能夠自食其力了,應該把這些錢用在更需要幫助的人身上。”
  贈人玫瑰、手有餘香。自2014年以來,5年時間全國累計新增郭明義愛心團隊700多個,新增誌願者100多萬人,總數超230萬人。
  “每一個困難求助,都是一份信任。”郭明義說,“總書記給我們愛心團隊回信,是鼓勵,也是鞭策。我們的責任,就是踐行總書記要求,讓學習雷鋒精神在祖國大地蔚然成風。”

文章編輯:劉佳 
相關信息:
沒有相關文章
焦作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焦作網”的所有文字和圖片稿件,版權均屬於焦作日報社和焦作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信息來源:焦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焦作網所刊登的所有內容,未經著作權人合法授權,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使用或者建立鏡像。獲得合法授權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必須為作者署名並注明"來源:焦作網"字樣。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焦作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其版權歸屬原作者或所屬媒體所有,轉載請不要修改任何文字圖片鏈接信息,如果您認為我們轉載了您的文章或資料,損害了您的利益,請聯係我站,我們會即時處理或刪除。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電話:(0391)8797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