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下午,“壯美黃河行”全國網絡媒體采訪團一行來到河南省孟州市黃河文化苑進行采訪,領略千年黃河燦爛文化,了解黃河多彩風俗民情,感受古今治河變遷,及在黨的領導下所取得的輝煌治黃成就。
孟州黃河水利風景區。任潔 攝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孕育了光輝燦爛的華夏文明,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蓬勃向上的精神特征。坐落在1560米長的黃河堤岸上的孟州市黃河文化苑,以展示黃河文化為主線,融詩詞佳句、諺語民謠及治黃策略等內容於一體,從不同視角、不同層麵為人們打開了一扇“黃河文化之窗”。據了解,黃河文化苑主要分為黃河風光迎賓區、太行奇石碑林區、黃河文化展示區和石方工程示範教學區四個區域。
黃河文化苑中的治河名人雕像。任潔 攝
形態各異的河工雕塑。任潔 攝
黃河滋養了博大精深的華夏文明,她既為中華兒女創造五千年的曆史文明提供了一個施展聰明才智的大舞台,同時,也考驗著那些不畏艱辛的中華兒女,每每不羈的洪水摧毀黃土地上的生命財產時,就會湧現出一批批可歌可泣的防洪搶險英雄,創造出一個個時代詩篇。從四千多年前大禹治水開始,賈讓、王景、潘季馴等曆代治河名人都在治黃史上寫下了自己傳世的一頁。治水名園裏,一座座人物雕像訴說著曆代治河人的光榮業績,九組形態各異的河工雕塑昭示了老一代河工的拚搏精神。
黃河文化苑中的紀念石碑。任潔 攝
黃河文化苑中的紀念亭。任潔 攝
荒灘變綠洲,移民地安康。千百年來,溫縣和孟州市交界處的溫孟灘隨黃河水勢,時水時灘,時草時田,黃河大堤以南,一片荒漠,一條稱不上路的坎坷小道,讓人們嚐盡了顛簸勞頓之苦,一趟黃河灘之行,坐著牛車就得一天的時間。地勢高低起伏,風起沙飛,黃沙漫天讓人望而卻步,雜草叢生、荒涼不堪。經過溫孟灘淤灘改土、築壩修堤,配合河道整治,集中安置移民,以多策並舉的成功實踐,改善了當地生態環境。文化苑的微縮景觀按比例將整個溫孟黃河灘區濃縮在1500平方米範圍內,形象、直觀地展示了“昔日溫孟灘,今朝米糧川”的繁榮景象。
據孟州市河務局辦公室負責人介紹,黃河文化苑作為黃河第一家水利科普教育基地,不僅能為人們提供一個近距離了解黃河的平台,給青年人一個了解黃河知識、感受黃河文化的窗口。同時也為廣大遊客營造了一種“舒適、自由、安全、放心”的旅遊環境,成為融觀光旅遊、休閑娛樂、文化教育為一體的綜合性文化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