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縣區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熱點專題 房產 娛樂 體育 健康
 焦作日報 新媒體矩陣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訂報服務 焦作市網絡辟謠平台 
 網上投稿 焦作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新聞專題製作 > 學習實踐 > 正文

新聞專題製作

習近平文化思想的原創性貢獻
杜娟娟
更新時間:2024-1-3 15:12:37    來源:焦作日報

  2023年10月7日至8日,全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的重大成果就是正式提出習近平文化思想。習近平文化思想是我們黨領導文化建設實踐經驗的理論總結,也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規律的係統總結,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豐富發展作出原創性貢獻。這些原創性貢獻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麵:

  堅定文化自信。習近平總書記在道路自信、理論自信、製度自信的基礎上提出文化自信,強調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中國有堅定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製度自信,其本質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傳承基礎上的文化自信。”習近平總書記用簡潔平實的語言道出了文化自信在“四個自信”中的重要地位。

  一個民族要實現複興,既需要強大的物質力量,也需要強大的精神力量。隻有堅定文化自信,堅持走自己的路,不斷用中國道理總結中國經驗,把中國經驗提升為中國理論,中國共產黨才能夠凝聚起更為強勁的、引領時代的文化力量,中華文明才能夠在世界文明激蕩的浪潮中不斷凝聚起更為澎湃的動力,促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朝著實現文化轉型的道路邁進,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

  堅持黨的文化領導權。“意識形態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曆史和現實反複證明,能否做好意識形態工作,事關黨的前途命運,事關國家長治久安,事關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麵對改革發展穩定複雜局麵和社會思想意識多元多樣、媒體格局深刻變化,在集中精力進行經濟建設的同時,一刻也不能放鬆和削弱意識形態工作,必須把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管理權、話語權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時候都不能旁落,否則就要犯無可挽回的曆史性錯誤。”堅持黨的文化領導權,是習近平總書記深刻總結黨的曆史經驗、洞察時代發展大勢提出的科學論斷,充分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對新時代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認識,體現了對黨的意識形態工作的科學把握。

  堅持“兩個結合”。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提出“兩個結合”,即“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兩個結合”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又一重大創新。在2023年6月2日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把“兩個結合”上升到我們黨開辟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是中國共產黨人在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得出的規律性的認識,是我們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寶。“兩個結合”既傳承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又繼承了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品格,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經世致用、知行合一與馬克思主義理論和實踐相統一的實踐觀點內在有機融合起來,讓馬克思主義成為中國的,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現代的。

  促進文明交流互鑒。“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文明交流互鑒,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和世界和平發展的重要動力。”黨的十八大以來,圍繞文明交流互鑒,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一係列新理念。中華文化本身就具有兼容並蓄的特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所以能夠不斷發揚光大,就是因為既堅守本源又不斷與時俱進,學習借鑒各國人民創造的優秀文明成果,在不斷汲取各種文明養分中豐富和發展,這正是中華民族的智慧所在。

  麵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們更要堅定開放、包容的文化理念,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智慧力量,堅定守護中華民族的文化根脈。要憑借廣闊的“容納之量”與強大的“消化之功”,打破一切形式的文化隔閡和文化壁壘,不斷推動文明交流互鑒,不斷培植富於民族特色、彰顯文明特質的新文化,為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提供強大的精神力量。

  習近平文化思想是對新時代黨的文化實踐和理論創新的科學總結,是我國文化建設在正本清源、守正創新中取得的曆史性成就。它必將是一個不斷展開的、開放式的思想體係,隨著實踐深入而不斷豐富發展,為全麵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提供堅強思想保證、強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條件。

(作者單位:中共焦作市委黨校)

文章編輯:李燦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沒有了
  •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習近平文化思想的原創性貢獻
    杜娟娟
    2024-1-3 15:12:37    來源:焦作日報

      2023年10月7日至8日,全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的重大成果就是正式提出習近平文化思想。習近平文化思想是我們黨領導文化建設實踐經驗的理論總結,也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規律的係統總結,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豐富發展作出原創性貢獻。這些原創性貢獻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麵:

      堅定文化自信。習近平總書記在道路自信、理論自信、製度自信的基礎上提出文化自信,強調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中國有堅定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製度自信,其本質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傳承基礎上的文化自信。”習近平總書記用簡潔平實的語言道出了文化自信在“四個自信”中的重要地位。

      一個民族要實現複興,既需要強大的物質力量,也需要強大的精神力量。隻有堅定文化自信,堅持走自己的路,不斷用中國道理總結中國經驗,把中國經驗提升為中國理論,中國共產黨才能夠凝聚起更為強勁的、引領時代的文化力量,中華文明才能夠在世界文明激蕩的浪潮中不斷凝聚起更為澎湃的動力,促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朝著實現文化轉型的道路邁進,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

      堅持黨的文化領導權。“意識形態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曆史和現實反複證明,能否做好意識形態工作,事關黨的前途命運,事關國家長治久安,事關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麵對改革發展穩定複雜局麵和社會思想意識多元多樣、媒體格局深刻變化,在集中精力進行經濟建設的同時,一刻也不能放鬆和削弱意識形態工作,必須把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管理權、話語權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時候都不能旁落,否則就要犯無可挽回的曆史性錯誤。”堅持黨的文化領導權,是習近平總書記深刻總結黨的曆史經驗、洞察時代發展大勢提出的科學論斷,充分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對新時代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認識,體現了對黨的意識形態工作的科學把握。

      堅持“兩個結合”。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提出“兩個結合”,即“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兩個結合”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又一重大創新。在2023年6月2日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把“兩個結合”上升到我們黨開辟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是中國共產黨人在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得出的規律性的認識,是我們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寶。“兩個結合”既傳承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又繼承了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品格,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經世致用、知行合一與馬克思主義理論和實踐相統一的實踐觀點內在有機融合起來,讓馬克思主義成為中國的,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現代的。

      促進文明交流互鑒。“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文明交流互鑒,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和世界和平發展的重要動力。”黨的十八大以來,圍繞文明交流互鑒,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一係列新理念。中華文化本身就具有兼容並蓄的特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所以能夠不斷發揚光大,就是因為既堅守本源又不斷與時俱進,學習借鑒各國人民創造的優秀文明成果,在不斷汲取各種文明養分中豐富和發展,這正是中華民族的智慧所在。

      麵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們更要堅定開放、包容的文化理念,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智慧力量,堅定守護中華民族的文化根脈。要憑借廣闊的“容納之量”與強大的“消化之功”,打破一切形式的文化隔閡和文化壁壘,不斷推動文明交流互鑒,不斷培植富於民族特色、彰顯文明特質的新文化,為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提供強大的精神力量。

      習近平文化思想是對新時代黨的文化實踐和理論創新的科學總結,是我國文化建設在正本清源、守正創新中取得的曆史性成就。它必將是一個不斷展開的、開放式的思想體係,隨著實踐深入而不斷豐富發展,為全麵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提供堅強思想保證、強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條件。

    (作者單位:中共焦作市委黨校)

    文章編輯:李燦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