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國富
新聞專題製作
最近召開的全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第一次提出習近平文化思想。習近平總書記在新時代文化建設方麵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內涵十分豐富、論述極為深刻,是新時代黨領導文化建設實踐經驗的理論總結,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構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文化篇,形成了習近平文化思想。
習近平文化思想,同習近平強軍思想、經濟思想、生態文明思想、外交思想、法治思想一樣,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分別構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強軍篇、經濟篇、生態文明篇、外交篇、法治篇、文化篇。我們必須提升站位,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文化思想的主要精神、實質內涵、部署要求,並把這些主要精神和部署要求反映、體現、貫徹落實到生活的方方麵麵和工作的全過程,鞏固共同的思想基礎,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習近平文化思想,既有文化理論觀點上的創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標誌著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規律的認識達到了新高度,表明我們黨的曆史自信、文化自信達到了新高度,並在我國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中展現出強大偉力,為做好新時代新征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和科學行動指南。習近平文化思想,是一個不斷展開的、開放式的思想體係,必將隨著實踐深入不斷豐富發展。要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持續加強對習近平文化思想的學習、研究、闡釋,並自覺貫徹落實到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實踐中。
堅定文化自信。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中華文明源遠流長。習近平總書記曾深刻總結中華文明的五個突出特性:連續性、創新性、統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並指出“文化自信就來自我們的文化主體性”。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圍繞在新的曆史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這一新的文化使命,要堅定文化自信,秉持開放包容,堅持守正創新,為全麵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提供堅強思想保證、強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條件。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首次正式提出“兩個結合”的重大論斷,強調:“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用馬克思主義觀察時代、把握時代、引領時代,繼續發展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此後,“兩個結合”先後被寫入《中共中央關於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曆史經驗的決議》和黨的二十大報告。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根本途徑是“兩個結合”,把堅持馬克思主義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機結合起來。習近平總書記對“兩個結合”特別是“第二個結合”的論述不斷深入,表明我們黨對中國道路、理論、製度的認識達到了新高度,表明我們黨的曆史自信、文化自信達到了新高度,表明我們黨在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推進文化創新的自覺性達到了新高度。
堅持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意識形態工作是為國家立心、為民族立魂的工作。牢牢掌握黨對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全麵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製,鞏固壯大奮進新時代的主流思想輿論。意識形態關乎旗幟、關乎道路、關乎國家政治安全。價值觀是意識形態的核心內容。必須旗幟鮮明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著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從全局和戰略高度,對宣傳思想文化工作作出係統謀劃和部署,推動新時代宣傳思想文化事業取得曆史性成就,意識形態領域形勢發生全局性、根本性轉變,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顯增強、精神麵貌更加奮發昂揚。
文化的多元帶來的可能是思想分化,如果沒有一個正確的核心價值觀來引導,多元的價值觀就會造成思想分裂,從而導致價值觀和思想上的混亂,就會沒有共同的思想基礎,社會必然一盤散沙、一事無成。
營造風清氣正的網絡空間。如今,互聯網已全麵、直接、深入地進入尋常百姓家。安全既是防線,又是底線。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群眾的安寧,就沒有人民的幸福。各級領導幹部要學網、懂網、用網,主動挺進網絡主戰場,觀照現實,回應關切,解疑釋惑,理順情緒,為社會正能量增添動能和力量。網絡輿論作為網上意識形態的重要表現形式,已滲入到政治、經濟、文化、生活各個方麵,時時刻刻都在影響著人們的思維和行動,呈現出強大的網絡監督力量。要切實發揮網絡監督作用,正確引導網絡輿論,營造風清氣正的網絡空間,對網上造謠傳謠者依法依規進行處理,對網絡平台也要追究責任,推動網絡強國建設。
推動文化繁榮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要加強考古工作和曆史研究,讓收藏在博物館裏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裏的文字都活起來,豐富全社會曆史文化滋養。”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要加強文物古籍保護、研究、利用,強化重要文化和自然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係統性保護。要立足實際,認真梳理文化資源,深度挖掘和厚植文化優勢,尋找載體,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繁榮發展文化,建設現代文明,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最近召開的全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第一次提出習近平文化思想。習近平總書記在新時代文化建設方麵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內涵十分豐富、論述極為深刻,是新時代黨領導文化建設實踐經驗的理論總結,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構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文化篇,形成了習近平文化思想。
習近平文化思想,同習近平強軍思想、經濟思想、生態文明思想、外交思想、法治思想一樣,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分別構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強軍篇、經濟篇、生態文明篇、外交篇、法治篇、文化篇。我們必須提升站位,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文化思想的主要精神、實質內涵、部署要求,並把這些主要精神和部署要求反映、體現、貫徹落實到生活的方方麵麵和工作的全過程,鞏固共同的思想基礎,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習近平文化思想,既有文化理論觀點上的創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標誌著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規律的認識達到了新高度,表明我們黨的曆史自信、文化自信達到了新高度,並在我國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中展現出強大偉力,為做好新時代新征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和科學行動指南。習近平文化思想,是一個不斷展開的、開放式的思想體係,必將隨著實踐深入不斷豐富發展。要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持續加強對習近平文化思想的學習、研究、闡釋,並自覺貫徹落實到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實踐中。
堅定文化自信。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中華文明源遠流長。習近平總書記曾深刻總結中華文明的五個突出特性:連續性、創新性、統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並指出“文化自信就來自我們的文化主體性”。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圍繞在新的曆史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這一新的文化使命,要堅定文化自信,秉持開放包容,堅持守正創新,為全麵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提供堅強思想保證、強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條件。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首次正式提出“兩個結合”的重大論斷,強調:“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用馬克思主義觀察時代、把握時代、引領時代,繼續發展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此後,“兩個結合”先後被寫入《中共中央關於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曆史經驗的決議》和黨的二十大報告。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根本途徑是“兩個結合”,把堅持馬克思主義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機結合起來。習近平總書記對“兩個結合”特別是“第二個結合”的論述不斷深入,表明我們黨對中國道路、理論、製度的認識達到了新高度,表明我們黨的曆史自信、文化自信達到了新高度,表明我們黨在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推進文化創新的自覺性達到了新高度。
堅持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意識形態工作是為國家立心、為民族立魂的工作。牢牢掌握黨對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全麵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製,鞏固壯大奮進新時代的主流思想輿論。意識形態關乎旗幟、關乎道路、關乎國家政治安全。價值觀是意識形態的核心內容。必須旗幟鮮明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著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從全局和戰略高度,對宣傳思想文化工作作出係統謀劃和部署,推動新時代宣傳思想文化事業取得曆史性成就,意識形態領域形勢發生全局性、根本性轉變,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顯增強、精神麵貌更加奮發昂揚。
文化的多元帶來的可能是思想分化,如果沒有一個正確的核心價值觀來引導,多元的價值觀就會造成思想分裂,從而導致價值觀和思想上的混亂,就會沒有共同的思想基礎,社會必然一盤散沙、一事無成。
營造風清氣正的網絡空間。如今,互聯網已全麵、直接、深入地進入尋常百姓家。安全既是防線,又是底線。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群眾的安寧,就沒有人民的幸福。各級領導幹部要學網、懂網、用網,主動挺進網絡主戰場,觀照現實,回應關切,解疑釋惑,理順情緒,為社會正能量增添動能和力量。網絡輿論作為網上意識形態的重要表現形式,已滲入到政治、經濟、文化、生活各個方麵,時時刻刻都在影響著人們的思維和行動,呈現出強大的網絡監督力量。要切實發揮網絡監督作用,正確引導網絡輿論,營造風清氣正的網絡空間,對網上造謠傳謠者依法依規進行處理,對網絡平台也要追究責任,推動網絡強國建設。
推動文化繁榮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要加強考古工作和曆史研究,讓收藏在博物館裏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裏的文字都活起來,豐富全社會曆史文化滋養。”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要加強文物古籍保護、研究、利用,強化重要文化和自然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係統性保護。要立足實際,認真梳理文化資源,深度挖掘和厚植文化優勢,尋找載體,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繁榮發展文化,建設現代文明,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