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縣區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熱點專題 房產 娛樂 體育 健康
 焦作日報 新媒體矩陣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訂報服務 焦作市網絡辟謠平台 
 網上投稿 焦作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新聞專題製作 > 學習實踐 > 正文

新聞專題製作

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法律文化
李詠玲
更新時間:2023-8-17 10:17:14    來源:焦作日報

  6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強調:“要秉持開放包容,堅持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促進外來文化本土化,不斷培育和創造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中華優秀傳統法律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前人留給我們的寶貴文化財富和推進法治建設的文化根基。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法律文化,不斷培育和創造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是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應有之義。

  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法律文化是實現中國式法治現代化的必然選擇。法者,治之端也。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法治和人治問題是人類政治文明史上的一個基本問題,也是各國在實現現代化過程中必須麵對和解決的一個重大問題。綜觀世界近現代史,凡是順利實現現代化的國家,沒有一個不是較好解決了法治和人治問題的。”這一重要論述深刻揭示了法治與現代化之間內在聯結、相互依存的關係,突顯了以法治方式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中國式法治現代化是基於我國的自然稟賦、曆史特點、現實國情展開的法治變革過程,有著獨特的內在邏輯。中國式法治現代化的發展曆程充分證明:法治的現代化必須依靠內生性的資源,隻有充分挖掘和吸收傳統法律文化中的積極因素,才有可能完成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的法治轉型。中華優秀傳統法律文化是中華法治文明的智慧結晶和精華所在,蘊含著豐富的社會治理經驗,持久而深遠地影響著我國的現代化法治建設,為推進法治現代化提供了沃土。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法律文化,有利於將中華優秀傳統法律文化直接或經過轉化後納入今天的立法實踐、司法實踐、治官實踐及社會治理實踐,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法律文化與當代中國法治文化建設有機銜接,使中國式法治現代化成為引領世界法治文明的一麵旗幟。

  要堅持實事求是,發掘中華優秀傳統法律文化的時代內涵。馬克思主義哲學告訴我們,辯證的否定是揚棄,是有所保留、有所拋棄、有所轉化。習近平總書記明確強調,對幾千年傳承下來的曆史文化,應該“有鑒別地加以對待,有揚棄地予以繼承”。中華傳統法律文化作為產生於古代並在古代發展成熟的文化形態,受當時的認識水平、經濟基礎、社會結構、社會製度等因素的製約和影響,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陳舊過時或已成為糟粕性的內容。區分中華傳統法律文化中的精華與糟粕是傳承發展的前提。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曆史唯物主義,以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進行科學梳理、精心萃取,深入挖掘我國傳統法律文化中彰顯家國情懷、德法相輔等法治理念與精神的內容,把優秀文化中具有當代價值、世界意義的文化精髓提煉和展示出來。

  要堅持守正創新,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法律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法律文化有著道德法律互為表裏、天理國法人情共治、無訟和諧的治理追求等鮮明特色。其蘊含的“法令既行,紀律自正,則無不治之國,無不化之民”“奉法者強則國強,奉法者弱則國弱”等思想和文化精神,至今仍閃爍著智慧的光芒,為當下國家治理調製出彌足珍貴的底色。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法律文化不是全盤襲用,而是要實現其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這就要求我們要保有自我反省、自我批判、自我更新的意識,積極吸收異質法治文化中的有益因素,實現中華優秀傳統法律文化的建設性轉化,使其在新時代煥發光彩。要重點研究中華優秀傳統法律文化的發展脈絡、基本走向及其獨特價值,探索麵向未來的理論和製度創新。要免費開放法律文化曆史遺跡,保護和整理法律文化典籍、文物,挖掘善良風俗、家規家訓中的優秀法治內容等,努力探尋法治傳統與法治實踐的契合點,增強文化價值與曆史價值的認同感,切實把中華優秀傳統法律文化轉化為推動法治建設的強大動力。

  要堅持交流互鑒,提升中華優秀傳統法律文化國際傳播力和影響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交流互鑒是文明發展的本質要求”,強調“文明因多樣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鑒,因互鑒而發展”,指出“中華文化之所以如此精彩紛呈、博大精深,就在於它兼收並蓄的包容特性”。中華傳統法律文化幾千年傳承永續,曾在世界法律史上獨樹一幟。東法西漸的曆史事實表明,中國法不僅曾在曆史上對西方法發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構建作用,而且為全球化初期的世界法律文明貢獻了力量。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今天,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法律文化要立足“兩個結合”,認真研究我國古代法治傳統的成敗得失,深入剖析中華優秀傳統法律文化的作用機理、時代價值和世界貢獻,重新定位中華法治文明的世界意義,提升國際影響力和話語權。要提高對外學術交流水平,完善交流機製,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法律文化的雙邊多邊合作研究、共同舉辦學術論壇、互派訪問學者等,加強學術交流合作,闡發中華優秀傳統法律文化,講好中國法治故事,讓其中所蘊含的理念與智慧跨越時空、超越國度,影響世界,為人類多樣化法治文明發展作出中國貢獻。

(作者單位:中共焦作市委黨校)

文章編輯:李燦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沒有了
  •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法律文化
    李詠玲
    2023-8-17 10:17:14    來源:焦作日報

      6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強調:“要秉持開放包容,堅持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促進外來文化本土化,不斷培育和創造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中華優秀傳統法律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前人留給我們的寶貴文化財富和推進法治建設的文化根基。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法律文化,不斷培育和創造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是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應有之義。

      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法律文化是實現中國式法治現代化的必然選擇。法者,治之端也。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法治和人治問題是人類政治文明史上的一個基本問題,也是各國在實現現代化過程中必須麵對和解決的一個重大問題。綜觀世界近現代史,凡是順利實現現代化的國家,沒有一個不是較好解決了法治和人治問題的。”這一重要論述深刻揭示了法治與現代化之間內在聯結、相互依存的關係,突顯了以法治方式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中國式法治現代化是基於我國的自然稟賦、曆史特點、現實國情展開的法治變革過程,有著獨特的內在邏輯。中國式法治現代化的發展曆程充分證明:法治的現代化必須依靠內生性的資源,隻有充分挖掘和吸收傳統法律文化中的積極因素,才有可能完成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的法治轉型。中華優秀傳統法律文化是中華法治文明的智慧結晶和精華所在,蘊含著豐富的社會治理經驗,持久而深遠地影響著我國的現代化法治建設,為推進法治現代化提供了沃土。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法律文化,有利於將中華優秀傳統法律文化直接或經過轉化後納入今天的立法實踐、司法實踐、治官實踐及社會治理實踐,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法律文化與當代中國法治文化建設有機銜接,使中國式法治現代化成為引領世界法治文明的一麵旗幟。

      要堅持實事求是,發掘中華優秀傳統法律文化的時代內涵。馬克思主義哲學告訴我們,辯證的否定是揚棄,是有所保留、有所拋棄、有所轉化。習近平總書記明確強調,對幾千年傳承下來的曆史文化,應該“有鑒別地加以對待,有揚棄地予以繼承”。中華傳統法律文化作為產生於古代並在古代發展成熟的文化形態,受當時的認識水平、經濟基礎、社會結構、社會製度等因素的製約和影響,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陳舊過時或已成為糟粕性的內容。區分中華傳統法律文化中的精華與糟粕是傳承發展的前提。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曆史唯物主義,以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進行科學梳理、精心萃取,深入挖掘我國傳統法律文化中彰顯家國情懷、德法相輔等法治理念與精神的內容,把優秀文化中具有當代價值、世界意義的文化精髓提煉和展示出來。

      要堅持守正創新,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法律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法律文化有著道德法律互為表裏、天理國法人情共治、無訟和諧的治理追求等鮮明特色。其蘊含的“法令既行,紀律自正,則無不治之國,無不化之民”“奉法者強則國強,奉法者弱則國弱”等思想和文化精神,至今仍閃爍著智慧的光芒,為當下國家治理調製出彌足珍貴的底色。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法律文化不是全盤襲用,而是要實現其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這就要求我們要保有自我反省、自我批判、自我更新的意識,積極吸收異質法治文化中的有益因素,實現中華優秀傳統法律文化的建設性轉化,使其在新時代煥發光彩。要重點研究中華優秀傳統法律文化的發展脈絡、基本走向及其獨特價值,探索麵向未來的理論和製度創新。要免費開放法律文化曆史遺跡,保護和整理法律文化典籍、文物,挖掘善良風俗、家規家訓中的優秀法治內容等,努力探尋法治傳統與法治實踐的契合點,增強文化價值與曆史價值的認同感,切實把中華優秀傳統法律文化轉化為推動法治建設的強大動力。

      要堅持交流互鑒,提升中華優秀傳統法律文化國際傳播力和影響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交流互鑒是文明發展的本質要求”,強調“文明因多樣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鑒,因互鑒而發展”,指出“中華文化之所以如此精彩紛呈、博大精深,就在於它兼收並蓄的包容特性”。中華傳統法律文化幾千年傳承永續,曾在世界法律史上獨樹一幟。東法西漸的曆史事實表明,中國法不僅曾在曆史上對西方法發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構建作用,而且為全球化初期的世界法律文明貢獻了力量。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今天,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法律文化要立足“兩個結合”,認真研究我國古代法治傳統的成敗得失,深入剖析中華優秀傳統法律文化的作用機理、時代價值和世界貢獻,重新定位中華法治文明的世界意義,提升國際影響力和話語權。要提高對外學術交流水平,完善交流機製,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法律文化的雙邊多邊合作研究、共同舉辦學術論壇、互派訪問學者等,加強學術交流合作,闡發中華優秀傳統法律文化,講好中國法治故事,讓其中所蘊含的理念與智慧跨越時空、超越國度,影響世界,為人類多樣化法治文明發展作出中國貢獻。

    (作者單位:中共焦作市委黨校)

    文章編輯:李燦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