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縣區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熱點專題 房產 娛樂 體育 健康
 焦作日報 新媒體矩陣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訂報服務 焦作市網絡辟謠平台 
 網上投稿 焦作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新聞專題製作 > 學習實踐 > 正文

新聞專題製作

塑形鑄魂加強傳統村落保護
王立彬
更新時間:2023-7-19 9:45:06    來源:焦作日報

  一個個傳統村落,承載著人們的鄉愁、賡續著農耕文明。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財政部4月份公布了2023年傳統村落集中連片保護利用示範名單,並對相關保護和利用工作作出部署。傳統村落保護,要置身於全麵鄉村振興的曆史進程中,既要塑村容村貌之形,也要鑄農耕文明之魂,不斷注入新時代精神,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文化支撐。

  傳統村落保護,要在鄉村建設行動中塑其形。傳統村落在曆史長河中形成獨特風貌,從每一條道路、巷子到每一處建築、房屋,都承載著曆史文化信息。無論坐北朝南、向陽背風,還是憑水而建、依井而居,傳統村落大都與周邊山水林田湖融為一體,依托自然、融入自然,體現著中國人“道法自然”的認知實踐。“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的聚落空間,都有完整的生命。從庭院房屋到庠序宗祠,對待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都要望聞問切,辨證施治,以養為主,多用繡花功夫。

  傳統村落保護,不是違背社會發展規律的“複古”“仿古”,必須兼顧文化傳承、經濟發展、民生改善。對於傳統村落保護,鄉村振興戰略有明確要求和部署。要處理好“舊貌”與“新顏”的關係,尊重村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在保護好村落曆史風貌的同時,改善生產生活條件,讓村民享受現代科技之便。要進一步加快推進農村不動產確權登記,以保障農民土地權利,激活鄉村資源要素。尊重村民、依靠村民、造福村民,使傳統村落保護真正融入和美鄉村建設。

  傳統村落保護要鑄其魂。世代生息於斯的村民,是傳統村落文化的傳承者、守護者。盡管農機取代了牛馬,電燈取代了油燈,但“相見無雜言,但道桑麻長”“道法自然”“勤勞節儉”“天人合一”“耕讀傳家”等價值理念沒有改變。要尊重傳統村落的自然文化節律,特別是來自城市的規劃者、設計者,要尊重村落的曆史、文化、習俗。文旅從業者、消費者要入鄉隨俗,不喧賓奪主,真正地分享其靜謐與安寧。

  傳統村落代表著曆史,屬於當下,更擁有未來。我們要堅持古為今用、推陳出新,把鄉土民風融入和美鄉村建設,把尊俗重道與移風易俗結合起來,把農耕文明傳承與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結合起來,在激活傳統文化優秀因子的同時,不斷賦予其新時代內涵。

文章編輯:李燦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沒有了
  •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塑形鑄魂加強傳統村落保護
    王立彬
    2023-7-19 9:45:06    來源:焦作日報

      一個個傳統村落,承載著人們的鄉愁、賡續著農耕文明。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財政部4月份公布了2023年傳統村落集中連片保護利用示範名單,並對相關保護和利用工作作出部署。傳統村落保護,要置身於全麵鄉村振興的曆史進程中,既要塑村容村貌之形,也要鑄農耕文明之魂,不斷注入新時代精神,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文化支撐。

      傳統村落保護,要在鄉村建設行動中塑其形。傳統村落在曆史長河中形成獨特風貌,從每一條道路、巷子到每一處建築、房屋,都承載著曆史文化信息。無論坐北朝南、向陽背風,還是憑水而建、依井而居,傳統村落大都與周邊山水林田湖融為一體,依托自然、融入自然,體現著中國人“道法自然”的認知實踐。“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的聚落空間,都有完整的生命。從庭院房屋到庠序宗祠,對待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都要望聞問切,辨證施治,以養為主,多用繡花功夫。

      傳統村落保護,不是違背社會發展規律的“複古”“仿古”,必須兼顧文化傳承、經濟發展、民生改善。對於傳統村落保護,鄉村振興戰略有明確要求和部署。要處理好“舊貌”與“新顏”的關係,尊重村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在保護好村落曆史風貌的同時,改善生產生活條件,讓村民享受現代科技之便。要進一步加快推進農村不動產確權登記,以保障農民土地權利,激活鄉村資源要素。尊重村民、依靠村民、造福村民,使傳統村落保護真正融入和美鄉村建設。

      傳統村落保護要鑄其魂。世代生息於斯的村民,是傳統村落文化的傳承者、守護者。盡管農機取代了牛馬,電燈取代了油燈,但“相見無雜言,但道桑麻長”“道法自然”“勤勞節儉”“天人合一”“耕讀傳家”等價值理念沒有改變。要尊重傳統村落的自然文化節律,特別是來自城市的規劃者、設計者,要尊重村落的曆史、文化、習俗。文旅從業者、消費者要入鄉隨俗,不喧賓奪主,真正地分享其靜謐與安寧。

      傳統村落代表著曆史,屬於當下,更擁有未來。我們要堅持古為今用、推陳出新,把鄉土民風融入和美鄉村建設,把尊俗重道與移風易俗結合起來,把農耕文明傳承與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結合起來,在激活傳統文化優秀因子的同時,不斷賦予其新時代內涵。

    文章編輯:李燦 
     
    相關信息:
    以高標準推進高質量發展
    鄉村振興 法治同行
    我市開展打擊非法網約車經營專項行動
    把“當下改”和“長久立”結合起來
    青年人要善於“自找苦吃”
    牢牢把握理論創新的基礎和前提
    以文化建設助力鄉村振興
    推動黨內法規製度建設高質量發展
    黨建與業務要深度融合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