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縣區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熱點專題 房產 娛樂 體育 健康
 焦作日報 新媒體矩陣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訂報服務 焦作市網絡辟謠平台 
 網上投稿 焦作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新聞專題製作 > 學習實踐 > 正文

新聞專題製作

深刻理解中國式現代化的科學內涵
金桂香 苗國富
更新時間:2023-6-14 15:55:33    來源:焦作日報

  黨的二十大報告在談到新時代新征程中國共產黨的使命任務時強調,從現在起,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麵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在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長期探索和實踐基礎上,經過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理論和實踐上的創新突破,我們黨成功推進和拓展了中國式現代化。報告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於自己國情的中國特色。報告首次係統地闡述了中國式現代化,精辟論述了中國式現代化的五個中國特色,又首次集中概括了中國式現代化的九條本質要求,使我們黨關於中國式現代化的理論更加完整係統。我們必須認真學習,深刻理解中國式現代化的科學內涵,對於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全麵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實現現代化是近代以來世界曆史發展的大趨勢。世界上既不存在定於一尊的現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現代化標準。鄧小平同誌說過:“我們搞的現代化,是中國式的現代化。我們建設的社會主義,是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所以,我們所推進的現代化,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於國情的中國特色。

  進入新時代以來,我們黨對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在認識上不斷深入、戰略上不斷成熟、實踐上不斷豐富,成功推進和拓展了中國式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不僅開辟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正確道路,為人類實現現代化提供了新的選擇,而且為解決人類麵臨的共同難題提供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沒有任何一個發達國家的人口規模可與中國相比。我國十四億多人口整體邁進現代化社會,規模超過現有發達國家人口的總和,艱巨性和複雜性前所未有,發展途徑和推進方式也必然具有自己的特點。直麵超大人口規模的現實,我們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通過提供各種各樣的公共服務,建設基礎設施,包括社會福利製度建設,全麵提升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中國共產黨始終把人民滿意不滿意、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自己執政的標準,這是黨執政的基礎和底氣。我們始終從國情出發想問題、作決策、辦事情,既不好高騖遠,也不因循守舊,保持曆史耐心,堅持穩中求進、循序漸進、持續推進。

  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的本質決定的,堅決防止兩極分化。要讓全體人民都過上好日子,都有機會憑自己的能力參與現代化進程,憑自己的貢獻分享國家發展的成果,不能把哪個群體甩出去不管。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也是一個長期的曆史過程。我們堅持把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現代化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著力維護和促進社會公平正義,著力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為此,我們必須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緊緊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深入群眾、深入基層,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舉措,著力解決好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係,提高公共服務水平,增強均衡性和可及性,紮實推進共同富裕。

  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兩手抓”、“兩手都要硬”,這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一直強調的工作方針和要求。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物質富足、精神富有是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根本要求。物質貧困不是社會主義,精神貧乏也不是社會主義。我們不斷厚植現代化的物質基礎,不斷夯實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質條件,同時大力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傳承中華文明,促進物的全麵豐富和人的全麵發展。

  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拓展了中國式現代化的理論內涵和實踐內涵。人與自然的關係是人類社會最基本的關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自然是生命之母”、“生態是統一的自然係統”、“人類對大自然的傷害最終會傷及人類自身,這是無法抗拒的規律”。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無止境地向自然索取甚至破壞自然必然會遭到大自然的報複。我們堅持可持續發展,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複為主的方針,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自然和生態環境,堅定不移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大自然是人類賴以生存發展的基本條件。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是全麵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內在要求。必須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我們要推進美麗中國建設,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係統治理,統籌產業結構調整、汙染治理、生態保護、應對氣候變化,協同推進降碳、減汙、擴綠、增長,推進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發展。

  中國式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這一重要論斷,根植曆史與現實,有力回擊了“文明衝突論”和“國強必霸論”,為解決人類問題再次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我們成功走出中國式現代化道路,與奉行擴張主義、霸權主義的西方現代化發展模式具有根本性區別。這條和平發展之路、合作共贏之路,摒棄了以侵略、剝削、壓迫為特征的西方現代化弊端,也突破了部分發展中國家受製於西方的困境,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真正實現了對西方現代化的超越。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我國不走一些國家通過戰爭、殖民、掠奪等方式實現現代化的老路,那種損人利己、充滿血腥罪惡的老路給廣大發展中國家人民帶來深重苦難。我們堅定站在曆史正確的一邊、站在人類文明進步的一邊,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旗幟,在堅定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中謀求自身發展,又以自身發展更好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我們真誠呼籲,世界各國弘揚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促進各國人民相知相親,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文明互鑒超越文明衝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越,共同應對各種全球性挑戰,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是: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高質量發展,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全麵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總的戰略安排是分兩步走:從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從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中國式現代化,打破了“現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展現了現代化的另一幅圖景,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路徑選擇,為人類對更好社會製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國方案。一個“不等式”,一幅新圖景,給人們提供了一個更好理解中國式現代化的切入口。

 

文章編輯:李燦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深刻理解中國式現代化的科學內涵
金桂香 苗國富
2023-6-14 15:55:33    來源:焦作日報

  黨的二十大報告在談到新時代新征程中國共產黨的使命任務時強調,從現在起,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麵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在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長期探索和實踐基礎上,經過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理論和實踐上的創新突破,我們黨成功推進和拓展了中國式現代化。報告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於自己國情的中國特色。報告首次係統地闡述了中國式現代化,精辟論述了中國式現代化的五個中國特色,又首次集中概括了中國式現代化的九條本質要求,使我們黨關於中國式現代化的理論更加完整係統。我們必須認真學習,深刻理解中國式現代化的科學內涵,對於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全麵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實現現代化是近代以來世界曆史發展的大趨勢。世界上既不存在定於一尊的現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現代化標準。鄧小平同誌說過:“我們搞的現代化,是中國式的現代化。我們建設的社會主義,是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所以,我們所推進的現代化,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於國情的中國特色。

  進入新時代以來,我們黨對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在認識上不斷深入、戰略上不斷成熟、實踐上不斷豐富,成功推進和拓展了中國式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不僅開辟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正確道路,為人類實現現代化提供了新的選擇,而且為解決人類麵臨的共同難題提供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沒有任何一個發達國家的人口規模可與中國相比。我國十四億多人口整體邁進現代化社會,規模超過現有發達國家人口的總和,艱巨性和複雜性前所未有,發展途徑和推進方式也必然具有自己的特點。直麵超大人口規模的現實,我們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通過提供各種各樣的公共服務,建設基礎設施,包括社會福利製度建設,全麵提升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中國共產黨始終把人民滿意不滿意、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自己執政的標準,這是黨執政的基礎和底氣。我們始終從國情出發想問題、作決策、辦事情,既不好高騖遠,也不因循守舊,保持曆史耐心,堅持穩中求進、循序漸進、持續推進。

  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的本質決定的,堅決防止兩極分化。要讓全體人民都過上好日子,都有機會憑自己的能力參與現代化進程,憑自己的貢獻分享國家發展的成果,不能把哪個群體甩出去不管。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也是一個長期的曆史過程。我們堅持把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現代化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著力維護和促進社會公平正義,著力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為此,我們必須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緊緊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深入群眾、深入基層,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舉措,著力解決好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係,提高公共服務水平,增強均衡性和可及性,紮實推進共同富裕。

  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兩手抓”、“兩手都要硬”,這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一直強調的工作方針和要求。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物質富足、精神富有是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根本要求。物質貧困不是社會主義,精神貧乏也不是社會主義。我們不斷厚植現代化的物質基礎,不斷夯實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質條件,同時大力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傳承中華文明,促進物的全麵豐富和人的全麵發展。

  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拓展了中國式現代化的理論內涵和實踐內涵。人與自然的關係是人類社會最基本的關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自然是生命之母”、“生態是統一的自然係統”、“人類對大自然的傷害最終會傷及人類自身,這是無法抗拒的規律”。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無止境地向自然索取甚至破壞自然必然會遭到大自然的報複。我們堅持可持續發展,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複為主的方針,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自然和生態環境,堅定不移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大自然是人類賴以生存發展的基本條件。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是全麵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內在要求。必須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我們要推進美麗中國建設,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係統治理,統籌產業結構調整、汙染治理、生態保護、應對氣候變化,協同推進降碳、減汙、擴綠、增長,推進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發展。

  中國式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這一重要論斷,根植曆史與現實,有力回擊了“文明衝突論”和“國強必霸論”,為解決人類問題再次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我們成功走出中國式現代化道路,與奉行擴張主義、霸權主義的西方現代化發展模式具有根本性區別。這條和平發展之路、合作共贏之路,摒棄了以侵略、剝削、壓迫為特征的西方現代化弊端,也突破了部分發展中國家受製於西方的困境,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真正實現了對西方現代化的超越。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我國不走一些國家通過戰爭、殖民、掠奪等方式實現現代化的老路,那種損人利己、充滿血腥罪惡的老路給廣大發展中國家人民帶來深重苦難。我們堅定站在曆史正確的一邊、站在人類文明進步的一邊,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旗幟,在堅定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中謀求自身發展,又以自身發展更好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我們真誠呼籲,世界各國弘揚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促進各國人民相知相親,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文明互鑒超越文明衝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越,共同應對各種全球性挑戰,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是: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高質量發展,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全麵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總的戰略安排是分兩步走:從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從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中國式現代化,打破了“現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展現了現代化的另一幅圖景,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路徑選擇,為人類對更好社會製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國方案。一個“不等式”,一幅新圖景,給人們提供了一個更好理解中國式現代化的切入口。

 

文章編輯:李燦 
 
相關信息:
多采取“四不兩直”方式深入調研
從源遠流長的文化中遇見“可愛的中國”
推動黨的創新理論落地見效
從三個維度看統一戰線強大法寶作用
守住拒腐防變防線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堅持黨的領導
樹立和踐行正確的政績觀
堅持教育實踐兩手抓兩促進
調查研究重在實效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