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國鬆
新聞專題製作
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在全黨大興調查研究的工作方案》明確指出,調查研究是我們黨的傳家寶,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按照黨中央決定,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有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全黨大興調查研究之風,對於有效化解改革發展穩定中各種深層次矛盾,有力應對國內外各類重大風險挑戰,全麵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確保完成新時代新征程的使命任務,具有重大意義。
深化認識,提高調查研究的自覺性。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調查研究不僅是一種工作方法,而且是關係黨和人民事業得失成敗的大問題。首先,調查研究是謀事之基。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更沒有決策權。正確的決策離不開調查研究,調查研究就像“十月懷胎”,決策就像“一朝分娩”。隻有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才能摸清吃透矛盾和問題、優勢和劣勢,全麵把握社情民意的變化動態和趨勢,以可靠的第一手資料為依據,作出正確認識和判斷,從而找到解決問題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措施,確保決策具有針對性、可操作性,成為破解各種難題的實招、硬招。其次,調查研究是成事之道。正確的決策,要順利付之於實踐,得到認真貫徹落實,化作實實在在的成果,把好事辦好、實事辦實,同樣也離不開調查研究。因為客觀實際在不斷變化發展,隻有通過調查研究,才能摸清具體情況,及時校準偏差、調整優化,使決策在更加趨於科學和完善中得到落地落實;才能對全局大勢了然於胸,分清輕重緩急,安排好前後次序,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不斷創新理念方法,放大政策措施的共振效應。
改進方法,增強調查研究的有效性。正確的調研方法,既能真正了解群眾訴求和實際情況,又能加強黨群幹群的血肉聯係。因此,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調研工作務求“深、實、細、準、效”。“深”是前提,既要“身入”基層,也要“心到”基層,親自摸情況,直接聽反映,尋求“源頭活水”,對群眾急難愁盼問題,要主動調研、抓住不放。“實”是保障,既到先進地方總結經驗,又到情況複雜地方研究問題,迎著難題上、奔著困難去,既報喜又報憂,有一是一、有二是二,不唯書、不唯上、隻唯實,聽實話、察實情、謀實招、辦實事、求實效。“細”是關鍵,既聽順耳話,也聽逆耳言,虛心接納各方麵意見,掌握全麵、真實、豐富、生動的實際情況,做到耳聰目明、心中有數。“準”是要求,既要采取“問卷式”“隨機式”“蹲點式”“解剖麻雀式”等靈活多樣的調研方法,獲取大量真實素材,又要透析現象、研究提煉,看清本質、把握規律。“效”是目標,既要借助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提高調研工作效率,又要對症下藥提出切實可行的良策建議,並在貫徹執行中持續釋放效能,避免出台不接地氣的“空中政策”和相互打架的“本位政策”。
完善機製,確保調查研究的長效性。要健全決策調研製度,把調查研究作為決策前置條件和必經程序,決策前先調研,不調研不決策;年初要製訂專門的調研規劃,把調研工作納入目標管理考核,層層分解落實,與評先評優緊密掛鉤。尤其強調領導幹部發揮表率作用,在調研要求、方式、時間、次數以及撰寫高質量調研報告等方麵,都要作出細化規定;每次調研結束後,要逐一梳理彙總,形成問題清單,詳細列出解決措施、責任單位、責任人和完成時限,以及跟蹤問效、真正轉化成果清單;要加強督查,對調研中不講實效的“蜻蜓點水式”“紮堆式”“作秀式”“盆景式”“嫌貧愛富式”等各種形式主義問題責任人要嚴肅問責。同時,要統籌當前和長遠,及時發現總結、宣傳推廣有效做法和成功經驗,不斷完善調查研究的長效機製,努力形成立足職能職責、“調”以務實、“研”以致用的良好風氣,凝聚起大興調查研究的共識和力量,真正使之成為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幹部的經常性工作,不斷把調研成果轉化為科學決策的依據、創新發展的思路,推動現代化焦作建設取得新成效。
(作者單位:中共焦作市委黨校)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在全黨大興調查研究的工作方案》明確指出,調查研究是我們黨的傳家寶,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按照黨中央決定,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有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全黨大興調查研究之風,對於有效化解改革發展穩定中各種深層次矛盾,有力應對國內外各類重大風險挑戰,全麵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確保完成新時代新征程的使命任務,具有重大意義。
深化認識,提高調查研究的自覺性。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調查研究不僅是一種工作方法,而且是關係黨和人民事業得失成敗的大問題。首先,調查研究是謀事之基。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更沒有決策權。正確的決策離不開調查研究,調查研究就像“十月懷胎”,決策就像“一朝分娩”。隻有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才能摸清吃透矛盾和問題、優勢和劣勢,全麵把握社情民意的變化動態和趨勢,以可靠的第一手資料為依據,作出正確認識和判斷,從而找到解決問題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措施,確保決策具有針對性、可操作性,成為破解各種難題的實招、硬招。其次,調查研究是成事之道。正確的決策,要順利付之於實踐,得到認真貫徹落實,化作實實在在的成果,把好事辦好、實事辦實,同樣也離不開調查研究。因為客觀實際在不斷變化發展,隻有通過調查研究,才能摸清具體情況,及時校準偏差、調整優化,使決策在更加趨於科學和完善中得到落地落實;才能對全局大勢了然於胸,分清輕重緩急,安排好前後次序,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不斷創新理念方法,放大政策措施的共振效應。
改進方法,增強調查研究的有效性。正確的調研方法,既能真正了解群眾訴求和實際情況,又能加強黨群幹群的血肉聯係。因此,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調研工作務求“深、實、細、準、效”。“深”是前提,既要“身入”基層,也要“心到”基層,親自摸情況,直接聽反映,尋求“源頭活水”,對群眾急難愁盼問題,要主動調研、抓住不放。“實”是保障,既到先進地方總結經驗,又到情況複雜地方研究問題,迎著難題上、奔著困難去,既報喜又報憂,有一是一、有二是二,不唯書、不唯上、隻唯實,聽實話、察實情、謀實招、辦實事、求實效。“細”是關鍵,既聽順耳話,也聽逆耳言,虛心接納各方麵意見,掌握全麵、真實、豐富、生動的實際情況,做到耳聰目明、心中有數。“準”是要求,既要采取“問卷式”“隨機式”“蹲點式”“解剖麻雀式”等靈活多樣的調研方法,獲取大量真實素材,又要透析現象、研究提煉,看清本質、把握規律。“效”是目標,既要借助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提高調研工作效率,又要對症下藥提出切實可行的良策建議,並在貫徹執行中持續釋放效能,避免出台不接地氣的“空中政策”和相互打架的“本位政策”。
完善機製,確保調查研究的長效性。要健全決策調研製度,把調查研究作為決策前置條件和必經程序,決策前先調研,不調研不決策;年初要製訂專門的調研規劃,把調研工作納入目標管理考核,層層分解落實,與評先評優緊密掛鉤。尤其強調領導幹部發揮表率作用,在調研要求、方式、時間、次數以及撰寫高質量調研報告等方麵,都要作出細化規定;每次調研結束後,要逐一梳理彙總,形成問題清單,詳細列出解決措施、責任單位、責任人和完成時限,以及跟蹤問效、真正轉化成果清單;要加強督查,對調研中不講實效的“蜻蜓點水式”“紮堆式”“作秀式”“盆景式”“嫌貧愛富式”等各種形式主義問題責任人要嚴肅問責。同時,要統籌當前和長遠,及時發現總結、宣傳推廣有效做法和成功經驗,不斷完善調查研究的長效機製,努力形成立足職能職責、“調”以務實、“研”以致用的良好風氣,凝聚起大興調查研究的共識和力量,真正使之成為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幹部的經常性工作,不斷把調研成果轉化為科學決策的依據、創新發展的思路,推動現代化焦作建設取得新成效。
(作者單位:中共焦作市委黨校)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