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經典微視頻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經典山陽 小記者 焦作論壇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新聞專題製作 > 學習實踐 > 正文

新聞專題製作

發揚曆史主動精神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
陳留根 李藝蕾
更新時間:2023-2-23 10:19:23    來源:焦作日報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全黨同誌務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務必謙虛謹慎、艱苦奮鬥,務必敢於鬥爭、善於鬥爭,堅定曆史自信,發揚曆史主動,譜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加絢麗的華章。”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偉大的曆史主動精神持續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曆史性成就、發生曆史性變革,中國人民以前所未有的曆史主動精神書寫著新時代中國發展的偉大曆史。曆史主動精神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寶貴精神財富,是深入開拓中國式現代化的強大精神動力。在新征程上,我們要繼續發揚曆史主動精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深入發展。

  準確把握曆史主動精神的深刻內涵。馬克思主義認為,人類曆史的發展是有規律的,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矛盾運動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同時,馬克思主義認為,人類曆史發展的最終結果,“又可以看作一個作為整體的、不自覺地和不自主地起著作用的力量的產物”。總體而言,“曆史不過是追求著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動而已”。就是說,人是曆史的劇中人,又是曆史的劇作者,既受客觀規律和客觀條件的製約,又憑借自己的實踐活動創造了曆史。因此,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曆史發展有其規律,但人在其中不是完全消極被動的。隻要把握住曆史發展規律和大勢,抓住曆史變革時機,順勢而為,奮發有為,我們就能夠更好前進。”這裏講到的就是曆史主動精神。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發揚曆史主動精神。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從現在起,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麵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這既明確指出了中國共產黨新時代的中心任務,又突出強調了實現中心任務的手段和途徑。

  首先,這是由中國式現代化的獨特特征決定的。中國式現代化不僅具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是基於中國國情的現代化,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獨特特征,即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這意味著中國式現代化麵臨著更大的挑戰,艱巨性和複雜性前所未有,必須發揚曆史主動精神,發揚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誌氣、骨氣、底氣,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壓,知難而進、迎難而上。

  其次,這是由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麵臨的國內國際局勢決定的。一方麵,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變革深入發展,國際力量對比深刻調整,國與國之間的競爭加劇。同時,世紀疫情影響疊加,逆全球化思潮抬頭,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明顯上升,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另一方麵,中華民族偉大複興進入不可逆轉的曆史進程,我們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目標。但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到,目前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的偉大社會革命,涵蓋領域的廣泛性、觸及利益各級調整的深刻性、涉及矛盾和問題的尖銳性、突破體製機製障礙的艱巨性、進行偉大鬥爭形勢的複雜性,都是前所未有的。因此,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發揚曆史主動精神,必須準備付出更為艱巨、更為艱苦的努力。

  最後,這是由中國式現代化獨特的曆史使命決定的。中國式現代化既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從理論上說,中國式現代化實現了人類曆史上現代化理論的話語體係創新,超越了以西方現代化為模板的現代化話語體係。這必然招致西方媒體、政客的抹黑,我們有責任、有義務加快構建中國式現代化話語體係、學術體係,發揮中國式現代化在國際社會的話語傳播力和影響力,占領真理和道義的“製高點”。從實踐上講,中國式現代化立足中國國情,關照人類社會發展,展現了科學社會主義在21世紀的中國煥發出新的勃勃生機,為人類實現現代化提供了新的選擇。中國式現代化的成功既是馬克思主義行、中國化時代化馬克思主義行的絕佳證明,又為解決人類麵臨的共同問題提供更多更好的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力量。我們要發揚曆史主動精神,堅定信心、銳意進取,主動識變應變求變,主動防範化解風險,以中國式現代化成就彰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獨特魅力。

  拓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發揚曆史主動精神的途徑。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並存,我們必須增強憂患意識,堅持底線思維,以曆史主動精神居安思危、未雨綢繆,應對風高浪急甚至驚濤駭浪的考驗。

  首先,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馬克思主義照亮了人類探索曆史規律和尋求自身解放的道路。毛澤東同誌指出:“自從中國人學會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以後,中國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動轉入主動。”我們要堅定理論自信,堅信馬克思主義行、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行。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準確回答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不斷回答“世界怎麼了、我們怎麼辦、人類向何處去”等理論與現實問題,追求真理、揭示真理和篤行真理,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

  其次,實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國共產黨創新理論的“根”,也是中華民族精神家園的“源”。曆史主動精神根植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沃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有著豐富的既尊重社會客觀規律,又強調發揮人的主動精神的思想資源。如荀子既以“天行有常”強調自然規律的客觀性,又以“製天命而用之”強調人的主觀能動性。《戰國策》以“夫聖人者,不能生時,時至而弗失也”,主張聖人雖不能創造時機,但又能不失時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強調發揚主動精神的思想更是俯拾皆是,如“順天應人”“敬德保民”“匹夫有責”“敢為人先”“勇毅前行”“自強不息”等,這是中華民族堅持曆史主動、幾千年來一直傲然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基因。

  最後,在中國式現代化實踐中增強擔當精神和責任意識。曆史主動精神在實踐中主要表現為強烈的曆史擔當和責任使命。擔當精神和責任意識是中國共產黨與生俱來的優秀品質。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共產黨人必須做改造社會、改造世界的擔當者,敢於擔當責任,勇於直麵困難。”“社會主義是拚出來、幹出來、拿命換來的,不僅過去如此,新時代也是如此。”“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也就是一兩代人的事,我們正逢其時、不可辜負,要作出我們這一代的貢獻。”我們要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發揚曆史主動精神,勇於吃苦耐勞、自力更生、艱苦奮鬥,以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的精神和擔當,踔厲奮發、勇毅前行,開辟中國式現代化新天地。

文章編輯:施筱雯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發揚曆史主動精神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
陳留根 李藝蕾
2023-2-23 10:19:23    來源:焦作日報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全黨同誌務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務必謙虛謹慎、艱苦奮鬥,務必敢於鬥爭、善於鬥爭,堅定曆史自信,發揚曆史主動,譜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加絢麗的華章。”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偉大的曆史主動精神持續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曆史性成就、發生曆史性變革,中國人民以前所未有的曆史主動精神書寫著新時代中國發展的偉大曆史。曆史主動精神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寶貴精神財富,是深入開拓中國式現代化的強大精神動力。在新征程上,我們要繼續發揚曆史主動精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深入發展。

  準確把握曆史主動精神的深刻內涵。馬克思主義認為,人類曆史的發展是有規律的,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矛盾運動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同時,馬克思主義認為,人類曆史發展的最終結果,“又可以看作一個作為整體的、不自覺地和不自主地起著作用的力量的產物”。總體而言,“曆史不過是追求著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動而已”。就是說,人是曆史的劇中人,又是曆史的劇作者,既受客觀規律和客觀條件的製約,又憑借自己的實踐活動創造了曆史。因此,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曆史發展有其規律,但人在其中不是完全消極被動的。隻要把握住曆史發展規律和大勢,抓住曆史變革時機,順勢而為,奮發有為,我們就能夠更好前進。”這裏講到的就是曆史主動精神。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發揚曆史主動精神。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從現在起,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麵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這既明確指出了中國共產黨新時代的中心任務,又突出強調了實現中心任務的手段和途徑。

  首先,這是由中國式現代化的獨特特征決定的。中國式現代化不僅具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是基於中國國情的現代化,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獨特特征,即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這意味著中國式現代化麵臨著更大的挑戰,艱巨性和複雜性前所未有,必須發揚曆史主動精神,發揚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誌氣、骨氣、底氣,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壓,知難而進、迎難而上。

  其次,這是由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麵臨的國內國際局勢決定的。一方麵,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變革深入發展,國際力量對比深刻調整,國與國之間的競爭加劇。同時,世紀疫情影響疊加,逆全球化思潮抬頭,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明顯上升,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另一方麵,中華民族偉大複興進入不可逆轉的曆史進程,我們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目標。但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到,目前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的偉大社會革命,涵蓋領域的廣泛性、觸及利益各級調整的深刻性、涉及矛盾和問題的尖銳性、突破體製機製障礙的艱巨性、進行偉大鬥爭形勢的複雜性,都是前所未有的。因此,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發揚曆史主動精神,必須準備付出更為艱巨、更為艱苦的努力。

  最後,這是由中國式現代化獨特的曆史使命決定的。中國式現代化既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從理論上說,中國式現代化實現了人類曆史上現代化理論的話語體係創新,超越了以西方現代化為模板的現代化話語體係。這必然招致西方媒體、政客的抹黑,我們有責任、有義務加快構建中國式現代化話語體係、學術體係,發揮中國式現代化在國際社會的話語傳播力和影響力,占領真理和道義的“製高點”。從實踐上講,中國式現代化立足中國國情,關照人類社會發展,展現了科學社會主義在21世紀的中國煥發出新的勃勃生機,為人類實現現代化提供了新的選擇。中國式現代化的成功既是馬克思主義行、中國化時代化馬克思主義行的絕佳證明,又為解決人類麵臨的共同問題提供更多更好的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力量。我們要發揚曆史主動精神,堅定信心、銳意進取,主動識變應變求變,主動防範化解風險,以中國式現代化成就彰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獨特魅力。

  拓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發揚曆史主動精神的途徑。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並存,我們必須增強憂患意識,堅持底線思維,以曆史主動精神居安思危、未雨綢繆,應對風高浪急甚至驚濤駭浪的考驗。

  首先,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馬克思主義照亮了人類探索曆史規律和尋求自身解放的道路。毛澤東同誌指出:“自從中國人學會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以後,中國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動轉入主動。”我們要堅定理論自信,堅信馬克思主義行、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行。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準確回答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不斷回答“世界怎麼了、我們怎麼辦、人類向何處去”等理論與現實問題,追求真理、揭示真理和篤行真理,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

  其次,實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國共產黨創新理論的“根”,也是中華民族精神家園的“源”。曆史主動精神根植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沃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有著豐富的既尊重社會客觀規律,又強調發揮人的主動精神的思想資源。如荀子既以“天行有常”強調自然規律的客觀性,又以“製天命而用之”強調人的主觀能動性。《戰國策》以“夫聖人者,不能生時,時至而弗失也”,主張聖人雖不能創造時機,但又能不失時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強調發揚主動精神的思想更是俯拾皆是,如“順天應人”“敬德保民”“匹夫有責”“敢為人先”“勇毅前行”“自強不息”等,這是中華民族堅持曆史主動、幾千年來一直傲然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基因。

  最後,在中國式現代化實踐中增強擔當精神和責任意識。曆史主動精神在實踐中主要表現為強烈的曆史擔當和責任使命。擔當精神和責任意識是中國共產黨與生俱來的優秀品質。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共產黨人必須做改造社會、改造世界的擔當者,敢於擔當責任,勇於直麵困難。”“社會主義是拚出來、幹出來、拿命換來的,不僅過去如此,新時代也是如此。”“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也就是一兩代人的事,我們正逢其時、不可辜負,要作出我們這一代的貢獻。”我們要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發揚曆史主動精神,勇於吃苦耐勞、自力更生、艱苦奮鬥,以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的精神和擔當,踔厲奮發、勇毅前行,開辟中國式現代化新天地。

文章編輯:施筱雯 
 
相關信息:
多采取“四不兩直”方式深入調研
從源遠流長的文化中遇見“可愛的中國”
推動黨的創新理論落地見效
從三個維度看統一戰線強大法寶作用
守住拒腐防變防線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堅持黨的領導
樹立和踐行正確的政績觀
堅持教育實踐兩手抓兩促進
深刻理解中國式現代化的科學內涵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