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瑞生
新聞專題製作
人是精神的載體,精神對於人來說是寶貴的,它是一種思想信仰、品格修養、道德理念、人生態度、氣概情懷,同時也是一種文化傳承,隻有偉大的精神才能成就偉大的事業。一個民族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穩,才能在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頭。中國共產黨從誕生一直走到今天,一百年來篳路藍縷、曆盡艱辛,把一個一窮二白、任人宰割的舊中國建設成為繁榮昌盛、影響巨大的新中國,為了初心,勇擔使命,懷揣夢想,一步一個腳印,奔向共產主義遠大理想,靠的是堅強的意誌和拚搏的精神。中央宣傳部公布的第一批精神譜係中有46種,它們源起於偉大建黨精神,產生形成於不同曆史時期,對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中華民族產生了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回顧黨的曆史,從中汲取無窮的力量。一百年來,在應對各種困難挑戰中,我們黨錘煉了不畏強敵、不懼風險、敢於鬥爭、勇於勝利的風骨和品質,這是我們黨最鮮明的特質和特點。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第一次將我們黨的曆史劃分為四個時期,每個時期都用八個字作為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偉大奮鬥的生動寫照,也是每個時期偉大奮鬥精神的高度概括。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依靠“浴血奮戰、百折不撓”的精神力量贏得獨立;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依靠“自力更生、發憤圖強”的精神力量奠基立業;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時期,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依靠“解放思想、銳意進取”的精神力量探索新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依靠“自信自強、守正創新”的精神力量開創新局,書寫了中華民族幾千年曆史上最恢宏的史詩,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回顧曆史不是為了從成功中尋求慰藉,更不是為了躺在功勞簿上、為回避今天麵臨的困難和問題尋找借口,而是為了總結曆史經驗,把握曆史規律,增強開拓前進的勇氣和力量。
重溫領袖教導,增添奮進的力量。曆屆黨的領導人都十分重視精神的力量。毛澤東同誌豪邁地指出:“這個軍隊具有一往無前的精神,它要壓倒一切敵人,而決不被敵人所屈服。”“中華民族有同自己的敵人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有在自力更生基礎上光複舊物的決心,有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在1992年南方談話中,鄧小平同誌指出:“沒有一點闖的精神,沒有一點‘冒’的精神,沒有一股氣呀、勁呀,就走不出一條好路,走不出一條新路,就幹不出新的事業。”江澤民同誌指出:“始終保持一種堅忍不拔、奮發有為的良好精神狀態,是事關黨的凝聚力、戰鬥力,事關黨和人民群眾的關係,事關我們事業成功的大問題。”他反複強調,全黨同誌“要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蓬勃朝氣、昂揚銳氣和浩然正氣”。胡錦濤同誌指出:“隻有始終保持知難而進、堅忍不拔、奮力拚搏、勇往直前的精神狀態,才能保證各項任務的完成。”習近平同誌強調:“人無精神則不立,國無精神則不強。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長久生存的靈魂,唯有精神上達到一定的高度,這個民族才能在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奮勇向前。”重溫黨的領袖在各個曆史時期關於精神力量的精辟論述,總能使人熱血沸騰、力量倍增。
展望複興未來,更需要前行的力量。中國共產黨依靠精神力量走到了今天,創造了輝煌,還必須依靠精神力量走向明天,贏得未來。在全麵建成小康社會物質生活日益豐富的今天,黨員幹部麵臨著“四大危險”,其中精神懈怠是首要的最根本的危險。習近平同誌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指出:要教育引導全黨大力發揚紅色傳統、傳承紅色基因,賡續共產黨人精神血脈,始終保持革命者的大無畏奮鬥精神,鼓起邁進新征程、奮進新時代的精氣神。習近平同誌多次強調學習曆史對共產黨人的重要性。他說“中國革命曆史是最好的營養劑”,多重溫,心中就會增添很多正能量。黨的偉大精神和光榮傳統是我們的寶貴精神財富,是激勵我們奮勇前進的強大精神動力。當今中國正處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關鍵時期,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戰略全局和世界疫情影響交織,世界進入動蕩變革期,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之重、矛盾困難之多、風險挑戰之大前所未有,考驗著我們的智慧和力量,在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新征程上,還會出現難以預料的“黑天鵝”事件,難免遇到許多需要付出艱辛和代價方能戰勝和克服的矛盾和困難。國家強盛、民族複興需要物質文明的積累,更需要精神文明的升華,決不能丟掉革命加拚命的精神,決不能丟掉謙虛謹慎、戒驕戒躁、艱苦奮鬥、勤儉節約的傳統,決不能丟掉不畏強敵、不懼風險、敢於鬥爭、敢於勝利的勇氣。必須保持趕考心態,必須有足夠清醒的頭腦、強烈的憂患意識、堅韌的曆史耐心、一往無前的力量,向著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奮勇前行。
(作者單位:中共焦作市委黨校)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人是精神的載體,精神對於人來說是寶貴的,它是一種思想信仰、品格修養、道德理念、人生態度、氣概情懷,同時也是一種文化傳承,隻有偉大的精神才能成就偉大的事業。一個民族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穩,才能在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頭。中國共產黨從誕生一直走到今天,一百年來篳路藍縷、曆盡艱辛,把一個一窮二白、任人宰割的舊中國建設成為繁榮昌盛、影響巨大的新中國,為了初心,勇擔使命,懷揣夢想,一步一個腳印,奔向共產主義遠大理想,靠的是堅強的意誌和拚搏的精神。中央宣傳部公布的第一批精神譜係中有46種,它們源起於偉大建黨精神,產生形成於不同曆史時期,對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中華民族產生了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回顧黨的曆史,從中汲取無窮的力量。一百年來,在應對各種困難挑戰中,我們黨錘煉了不畏強敵、不懼風險、敢於鬥爭、勇於勝利的風骨和品質,這是我們黨最鮮明的特質和特點。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第一次將我們黨的曆史劃分為四個時期,每個時期都用八個字作為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偉大奮鬥的生動寫照,也是每個時期偉大奮鬥精神的高度概括。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依靠“浴血奮戰、百折不撓”的精神力量贏得獨立;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依靠“自力更生、發憤圖強”的精神力量奠基立業;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時期,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依靠“解放思想、銳意進取”的精神力量探索新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依靠“自信自強、守正創新”的精神力量開創新局,書寫了中華民族幾千年曆史上最恢宏的史詩,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回顧曆史不是為了從成功中尋求慰藉,更不是為了躺在功勞簿上、為回避今天麵臨的困難和問題尋找借口,而是為了總結曆史經驗,把握曆史規律,增強開拓前進的勇氣和力量。
重溫領袖教導,增添奮進的力量。曆屆黨的領導人都十分重視精神的力量。毛澤東同誌豪邁地指出:“這個軍隊具有一往無前的精神,它要壓倒一切敵人,而決不被敵人所屈服。”“中華民族有同自己的敵人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有在自力更生基礎上光複舊物的決心,有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在1992年南方談話中,鄧小平同誌指出:“沒有一點闖的精神,沒有一點‘冒’的精神,沒有一股氣呀、勁呀,就走不出一條好路,走不出一條新路,就幹不出新的事業。”江澤民同誌指出:“始終保持一種堅忍不拔、奮發有為的良好精神狀態,是事關黨的凝聚力、戰鬥力,事關黨和人民群眾的關係,事關我們事業成功的大問題。”他反複強調,全黨同誌“要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蓬勃朝氣、昂揚銳氣和浩然正氣”。胡錦濤同誌指出:“隻有始終保持知難而進、堅忍不拔、奮力拚搏、勇往直前的精神狀態,才能保證各項任務的完成。”習近平同誌強調:“人無精神則不立,國無精神則不強。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長久生存的靈魂,唯有精神上達到一定的高度,這個民族才能在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奮勇向前。”重溫黨的領袖在各個曆史時期關於精神力量的精辟論述,總能使人熱血沸騰、力量倍增。
展望複興未來,更需要前行的力量。中國共產黨依靠精神力量走到了今天,創造了輝煌,還必須依靠精神力量走向明天,贏得未來。在全麵建成小康社會物質生活日益豐富的今天,黨員幹部麵臨著“四大危險”,其中精神懈怠是首要的最根本的危險。習近平同誌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指出:要教育引導全黨大力發揚紅色傳統、傳承紅色基因,賡續共產黨人精神血脈,始終保持革命者的大無畏奮鬥精神,鼓起邁進新征程、奮進新時代的精氣神。習近平同誌多次強調學習曆史對共產黨人的重要性。他說“中國革命曆史是最好的營養劑”,多重溫,心中就會增添很多正能量。黨的偉大精神和光榮傳統是我們的寶貴精神財富,是激勵我們奮勇前進的強大精神動力。當今中國正處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關鍵時期,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戰略全局和世界疫情影響交織,世界進入動蕩變革期,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之重、矛盾困難之多、風險挑戰之大前所未有,考驗著我們的智慧和力量,在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新征程上,還會出現難以預料的“黑天鵝”事件,難免遇到許多需要付出艱辛和代價方能戰勝和克服的矛盾和困難。國家強盛、民族複興需要物質文明的積累,更需要精神文明的升華,決不能丟掉革命加拚命的精神,決不能丟掉謙虛謹慎、戒驕戒躁、艱苦奮鬥、勤儉節約的傳統,決不能丟掉不畏強敵、不懼風險、敢於鬥爭、敢於勝利的勇氣。必須保持趕考心態,必須有足夠清醒的頭腦、強烈的憂患意識、堅韌的曆史耐心、一往無前的力量,向著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奮勇前行。
(作者單位:中共焦作市委黨校)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