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經典微視頻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經典山陽 小記者 焦作論壇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新聞專題製作 > 學習實踐 > 正文

新聞專題製作

堅定兩個依靠 深化市校融合
□張許良
更新時間:2022-5-27 10:07:17    來源:焦作日報

  習近平總書記在教育文化衛生體育領域專家代表座談會上強調:“要立足服務國家區域發展戰略,優化區域教育資源配置,加快形成點線麵結合、東中西呼應的教育發展空間格局,提升教育服務區域發展戰略水平。”這一重要講話為深化焦作市校融合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加強高校與焦作市深度融合,要充分發揮焦作高校人才培養和科技創新優勢,從經費、人才、學術等方麵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形成產學研協同公關、協同創新的強大合力,提升高校科學治理能力和創新服務水平,更好地服務焦作發展戰略。
  我國曆來都非常重視地方和高校融合發展工作。《高等教育法》鼓勵高校要主動開展社會服務。《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指出,國家鼓勵發展多種層次和形式的職業教育,推進多元辦學,支持社會力量廣泛、平等參與職業教育。國家發揮企業的重要辦學主體作用,推動企業深度參與職業教育,鼓勵企業舉辦高質量職業教育。
  省委書記樓陽生在焦作調研時強調,要“研究探索河南理工大學與焦作市融合發展、相互支撐的方法路徑,打破觀念圍牆、物理圍牆和體製機製圍牆,在創新平台共建、主導產業培育、畢業生本地就業、產學研結合等方麵,加強溝通對接,推動資源共享、平台共建、人才共用,將大學與城市打造成為有機融合的共同體”。樓陽生書記的重要講話為進一步深化焦作市校融合發展、促進優勢互補、實現互利共贏提供了方向。
  市委書記葛巧紅強調,要謀創新,抓好市校融合發展,加大創新支持力度,在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招引集聚人才,切實提高生產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市校融合發展是我市的新課題,是加快現代化焦作建設的新任務。我們要堅定“依靠創新驅動轉型,依靠人才支撐強市”,以資源共享、人才共育、科技共研、產業共建、文化共興為路徑,充分發揮市校各自的資源稟賦優勢,推動城市與高校共生共榮、雙向賦能,探索走出一條獨具焦作特色的市校融合發展新路。
  深化市校融合發展需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做好市校創新深度融合工作。共同推進市產業技術科學院建設,共同建設一流創新載體、培育一流創新主體、建設高能級創新平台,促進科技成果就地轉化。二是做好市校人才深度融合工作。共謀高端人才引育計劃,共同推進高端智庫建設、實訓研修基地建設,實現市校人才共享,吸引更多畢業生留焦就業創業。三是做好市校產業深度融合工作。共建“356”特色產業集群、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共同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新興產業發展壯大、未來產業前瞻布局,加快實現“五鏈耦合”。四是做好市校資源深度融合工作。充分發揮我市高校資源和優勢,強化市校資源整合,推動實現優勢互補,著力打造優勢品牌。五是做好市校空間深度融合工作。優化國土空間規劃布局,用好有限土地資源,統籌融合生產、生活、生態三大空間,加快實現城市與高校的良性互動、深度融合、協同發展。六是成立市校融合工作機構。統籌協調市校溝通和聯絡,強力推進市校融合工作。七是製定市校融合工作製度。明確職責,建立定期會商和工作溝通機製;定期召開市校對接會、成果發布會等,積極組織專家團隊到城市調研交流、城市到高校對接需求,推動市校深度融合;高校對作出突出貢獻的教師予以獎勵;焦作市對作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予以表彰。八是設立市校融合發展專項資金。協同攻關“卡脖子”技術難題。九是高校強化學科專業優化調整。培養高素質創新人才,為焦作市優勢產業提供關鍵技術和人才支撐。
  新征程上,我們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省委和市委的堅強領導下,以“我是焦作人”的主人翁意識,以“我熱愛焦作”的責任意識,錨定“兩個確保”,堅定兩個依靠,深化市校融合,奮力譜寫全麵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焦作和“雙一流”高校新篇章。

(作者單位:中共焦作市委黨校)

文章編輯:劉鳴捷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堅定兩個依靠 深化市校融合
□張許良
2022-5-27 10:07:17    來源:焦作日報

  習近平總書記在教育文化衛生體育領域專家代表座談會上強調:“要立足服務國家區域發展戰略,優化區域教育資源配置,加快形成點線麵結合、東中西呼應的教育發展空間格局,提升教育服務區域發展戰略水平。”這一重要講話為深化焦作市校融合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加強高校與焦作市深度融合,要充分發揮焦作高校人才培養和科技創新優勢,從經費、人才、學術等方麵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形成產學研協同公關、協同創新的強大合力,提升高校科學治理能力和創新服務水平,更好地服務焦作發展戰略。
  我國曆來都非常重視地方和高校融合發展工作。《高等教育法》鼓勵高校要主動開展社會服務。《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指出,國家鼓勵發展多種層次和形式的職業教育,推進多元辦學,支持社會力量廣泛、平等參與職業教育。國家發揮企業的重要辦學主體作用,推動企業深度參與職業教育,鼓勵企業舉辦高質量職業教育。
  省委書記樓陽生在焦作調研時強調,要“研究探索河南理工大學與焦作市融合發展、相互支撐的方法路徑,打破觀念圍牆、物理圍牆和體製機製圍牆,在創新平台共建、主導產業培育、畢業生本地就業、產學研結合等方麵,加強溝通對接,推動資源共享、平台共建、人才共用,將大學與城市打造成為有機融合的共同體”。樓陽生書記的重要講話為進一步深化焦作市校融合發展、促進優勢互補、實現互利共贏提供了方向。
  市委書記葛巧紅強調,要謀創新,抓好市校融合發展,加大創新支持力度,在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招引集聚人才,切實提高生產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市校融合發展是我市的新課題,是加快現代化焦作建設的新任務。我們要堅定“依靠創新驅動轉型,依靠人才支撐強市”,以資源共享、人才共育、科技共研、產業共建、文化共興為路徑,充分發揮市校各自的資源稟賦優勢,推動城市與高校共生共榮、雙向賦能,探索走出一條獨具焦作特色的市校融合發展新路。
  深化市校融合發展需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做好市校創新深度融合工作。共同推進市產業技術科學院建設,共同建設一流創新載體、培育一流創新主體、建設高能級創新平台,促進科技成果就地轉化。二是做好市校人才深度融合工作。共謀高端人才引育計劃,共同推進高端智庫建設、實訓研修基地建設,實現市校人才共享,吸引更多畢業生留焦就業創業。三是做好市校產業深度融合工作。共建“356”特色產業集群、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共同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新興產業發展壯大、未來產業前瞻布局,加快實現“五鏈耦合”。四是做好市校資源深度融合工作。充分發揮我市高校資源和優勢,強化市校資源整合,推動實現優勢互補,著力打造優勢品牌。五是做好市校空間深度融合工作。優化國土空間規劃布局,用好有限土地資源,統籌融合生產、生活、生態三大空間,加快實現城市與高校的良性互動、深度融合、協同發展。六是成立市校融合工作機構。統籌協調市校溝通和聯絡,強力推進市校融合工作。七是製定市校融合工作製度。明確職責,建立定期會商和工作溝通機製;定期召開市校對接會、成果發布會等,積極組織專家團隊到城市調研交流、城市到高校對接需求,推動市校深度融合;高校對作出突出貢獻的教師予以獎勵;焦作市對作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予以表彰。八是設立市校融合發展專項資金。協同攻關“卡脖子”技術難題。九是高校強化學科專業優化調整。培養高素質創新人才,為焦作市優勢產業提供關鍵技術和人才支撐。
  新征程上,我們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省委和市委的堅強領導下,以“我是焦作人”的主人翁意識,以“我熱愛焦作”的責任意識,錨定“兩個確保”,堅定兩個依靠,深化市校融合,奮力譜寫全麵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焦作和“雙一流”高校新篇章。

(作者單位:中共焦作市委黨校)

文章編輯:劉鳴捷 
 
相關信息:
多采取“四不兩直”方式深入調研
從源遠流長的文化中遇見“可愛的中國”
推動黨的創新理論落地見效
從三個維度看統一戰線強大法寶作用
守住拒腐防變防線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堅持黨的領導
樹立和踐行正確的政績觀
堅持教育實踐兩手抓兩促進
深刻理解中國式現代化的科學內涵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