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經典微視頻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經典山陽 小記者 焦作論壇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新聞專題製作 > 學習實踐 > 正文

新聞專題製作

焦作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念好“人才經”
□劉新偉
更新時間:2022-3-22 16:46:23    來源:焦作日報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創新的事業需要創新的人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人才越多越好,本事越大越好。省委書記樓陽生到我市調研時強調,要依靠創新驅動轉型,依靠人才支撐強市,探索焦作特色高質量發展新路。這為焦作今後的發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徑。創新驅動實質上是人才驅動,人才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第一資源,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曆史交彙點上,我市正處在爬坡過坎、滾石上山的關鍵期,比任何時候都更需要依靠人才驅動,正所謂“天下事莫不成於才”。因此,我市要吸引急需人才,儲備未來人才,用好現有人才,穩住關鍵人才。

  拓展吸才的寬度。“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要廣開進賢之路,既要麵向海外、海歸人才,補充“高精尖缺”血液,也要注重吸納本土人才。本土人才對本地的情況了如指掌,不存在“水土不服”和留不住的問題,是保障城市發展的中堅力量。要十分注重挖掘本地各領域的“土秀才”,使其成為城市發展的“種子”,在我市發展的各項事業中生根發芽。人才引進的方式要注重多元化,突出柔性引才,因時、因地、因需引進人才,必要時敢於突破地域、戶籍、身份、職稱等限製,使人才引進的渠道拓展得更寬、覆蓋得更廣。

  增加育才的厚度。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做好人才工作,不能光靠“輸血”,更應“造血”,得到人才的最佳方法是靠自己培養。隻有加大人才培養力度,人才才會如同泉水一般,汩汩湧流潤澤原野。做好人才的培養工作,必須樹立以人為本理念,遵循人才成長規律,切忌拔苗助長,要根據人才多樣性、多層次性特點,更加注重係統培養、分類培養和個性化培養。按照“雛鷹計劃”“飛鷹計劃”“精鷹計劃”和“雄鷹計劃”四個部分組成人才培養體係,充分完善各項培養機製,逐步將培養對象培養成為我市關鍵崗位繼任者和後備人才。

  加大用才的弧度。人能盡其才則百事興。任何事業的發展,都需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人才的價值在於使用。如果隻是將引進的人才當作“花瓶”,就失去了引進人才的目的;如果隻是將本地“土秀才”當作擺件,就失去了培養的初心。對於人才的使用,用好用活是關鍵。用好用活人才,要抓住人才成長的“黃金期”,根據人才的專業特長、性格特點、個人經曆等,敢於交任務壓擔子,敢於給更大舞台,敢於使其盡顯風采,真正做到用人之長,以事擇人、適崗用才,避免大材小用、小材大用。用好用活人才,不僅要用人之長,而且能容人之短。對身邊的人才既不能求全責備,也不能“一過定終身”,更不能對有個性、有缺點的人才棄而不用。個性較強的人才,他們大多具有較強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分析問題能力,但也往往“不聽話”。對於個性人才,要耐心引導、提供機會、搭建平台,為其創造施展才華的環境,使其能夠充分發揮才能。隻有合理用好用活人才,發揮每個人的優勢和積極性,才能更好促進我市各項事業發展。

  提升留才的溫度。“來遲懷去速,退易挽留難。”人才是城市發展的“血液”,“留住人才”至關重要。破解留才難的問題,要把好“動力關”,健全激勵人才機製。製定出台人才激勵獎勵政策,有針對性地提出培養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辦法和措施,切實在人才評價、人才流動使用、科技成果轉化、分配製度等方麵尋求建設性突破,為人才工作提供製度保障。要把好“暖心關”,完善關愛人才長效機製。關心關愛人才,說到底是要讓人才舒心、生活無憂。要著力解決人才在住房、子女教育、配偶就業、就醫、單身青年人才“交友難”等方麵的問題,積極營造穩定良好的工作生活舒適圈,讓人才心無旁騖地盡展所長。要把好“引領關”,注重靈魂建設。靈魂建設是一項打基礎、固脊梁、促成長的蛻變過程。通過樹立人才典型、榮譽表彰等形式,加強對人才尊道德、講奉獻、重實幹、求進取等精神層麵的培養,引導人才樹立職責使命的榮譽感,樹立遠大的人生追求。

(作者單位:中共焦作市委黨校)

文章編輯:劉鳴捷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焦作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念好“人才經”
□劉新偉
2022-3-22 16:46:23    來源:焦作日報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創新的事業需要創新的人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人才越多越好,本事越大越好。省委書記樓陽生到我市調研時強調,要依靠創新驅動轉型,依靠人才支撐強市,探索焦作特色高質量發展新路。這為焦作今後的發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徑。創新驅動實質上是人才驅動,人才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第一資源,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曆史交彙點上,我市正處在爬坡過坎、滾石上山的關鍵期,比任何時候都更需要依靠人才驅動,正所謂“天下事莫不成於才”。因此,我市要吸引急需人才,儲備未來人才,用好現有人才,穩住關鍵人才。

  拓展吸才的寬度。“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要廣開進賢之路,既要麵向海外、海歸人才,補充“高精尖缺”血液,也要注重吸納本土人才。本土人才對本地的情況了如指掌,不存在“水土不服”和留不住的問題,是保障城市發展的中堅力量。要十分注重挖掘本地各領域的“土秀才”,使其成為城市發展的“種子”,在我市發展的各項事業中生根發芽。人才引進的方式要注重多元化,突出柔性引才,因時、因地、因需引進人才,必要時敢於突破地域、戶籍、身份、職稱等限製,使人才引進的渠道拓展得更寬、覆蓋得更廣。

  增加育才的厚度。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做好人才工作,不能光靠“輸血”,更應“造血”,得到人才的最佳方法是靠自己培養。隻有加大人才培養力度,人才才會如同泉水一般,汩汩湧流潤澤原野。做好人才的培養工作,必須樹立以人為本理念,遵循人才成長規律,切忌拔苗助長,要根據人才多樣性、多層次性特點,更加注重係統培養、分類培養和個性化培養。按照“雛鷹計劃”“飛鷹計劃”“精鷹計劃”和“雄鷹計劃”四個部分組成人才培養體係,充分完善各項培養機製,逐步將培養對象培養成為我市關鍵崗位繼任者和後備人才。

  加大用才的弧度。人能盡其才則百事興。任何事業的發展,都需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人才的價值在於使用。如果隻是將引進的人才當作“花瓶”,就失去了引進人才的目的;如果隻是將本地“土秀才”當作擺件,就失去了培養的初心。對於人才的使用,用好用活是關鍵。用好用活人才,要抓住人才成長的“黃金期”,根據人才的專業特長、性格特點、個人經曆等,敢於交任務壓擔子,敢於給更大舞台,敢於使其盡顯風采,真正做到用人之長,以事擇人、適崗用才,避免大材小用、小材大用。用好用活人才,不僅要用人之長,而且能容人之短。對身邊的人才既不能求全責備,也不能“一過定終身”,更不能對有個性、有缺點的人才棄而不用。個性較強的人才,他們大多具有較強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分析問題能力,但也往往“不聽話”。對於個性人才,要耐心引導、提供機會、搭建平台,為其創造施展才華的環境,使其能夠充分發揮才能。隻有合理用好用活人才,發揮每個人的優勢和積極性,才能更好促進我市各項事業發展。

  提升留才的溫度。“來遲懷去速,退易挽留難。”人才是城市發展的“血液”,“留住人才”至關重要。破解留才難的問題,要把好“動力關”,健全激勵人才機製。製定出台人才激勵獎勵政策,有針對性地提出培養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辦法和措施,切實在人才評價、人才流動使用、科技成果轉化、分配製度等方麵尋求建設性突破,為人才工作提供製度保障。要把好“暖心關”,完善關愛人才長效機製。關心關愛人才,說到底是要讓人才舒心、生活無憂。要著力解決人才在住房、子女教育、配偶就業、就醫、單身青年人才“交友難”等方麵的問題,積極營造穩定良好的工作生活舒適圈,讓人才心無旁騖地盡展所長。要把好“引領關”,注重靈魂建設。靈魂建設是一項打基礎、固脊梁、促成長的蛻變過程。通過樹立人才典型、榮譽表彰等形式,加強對人才尊道德、講奉獻、重實幹、求進取等精神層麵的培養,引導人才樹立職責使命的榮譽感,樹立遠大的人生追求。

(作者單位:中共焦作市委黨校)

文章編輯:劉鳴捷 
 
相關信息:
多采取“四不兩直”方式深入調研
從源遠流長的文化中遇見“可愛的中國”
推動黨的創新理論落地見效
從三個維度看統一戰線強大法寶作用
守住拒腐防變防線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堅持黨的領導
樹立和踐行正確的政績觀
堅持教育實踐兩手抓兩促進
深刻理解中國式現代化的科學內涵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