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經典微視頻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經典山陽 小記者 焦作論壇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新聞專題製作 > 學習實踐 > 正文

新聞專題製作

焦作煤礦要傳承好“特別能戰鬥”精神
□崔立峰
更新時間:2021-8-6 15:20:20    來源:焦作日報
  有著百年煤炭開采曆史的焦作煤礦,不僅是中國近現代工業的重要見證者、參與者和創造者,也是毛澤東讚譽焦作煤礦工人“特別能戰鬥”精神的發源地之一。如今,在企業轉型、高質量發展的挑戰和機遇麵前,焦作煤礦要傳承好“特別能戰鬥”精神,賡續特別能戰鬥的紅色基因。

  1925年12月1日,毛澤東同誌在《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一文中寫道:“我們看四年以來的罷工運動,如海員罷工、鐵路罷工、開灤和焦作煤礦罷工、沙麵罷工以及‘五卅’後上海香港兩處的大罷工所表現的力量,就可知工業無產階級在中國革命中所處地位的重要。他們所以能如此,第一個原因是集中,無論哪種人都不如他們的集中。第二個原因是經濟地位低下。他們失了生產手段,剩下兩手,絕了發財的望,又受到帝國主義、軍閥、資產階級的極殘酷的待遇,所以他們特別能戰鬥。”

  毛澤東同誌之所以讚譽焦作煤礦工人“特別能戰鬥”,是因為1925年7月,11000名焦作煤礦工人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為了聲援上海“五卅”運動,為了反對壓迫、反對剝削,為了爭取自身利益,為了過上更好的生活,舉行了轟轟烈烈的大罷工,時長8個多月,最終取得了資本家全麵答應罷工條款、礦工無一人犧牲的全麵勝利。毛澤東對焦作煤礦的盛讚,不僅是指大罷工取得的全麵勝利,更是指焦作煤礦工人能夠自覺接受中國共產黨領導,在爭取美好生活的過程中所表現出的團結、堅韌、不怕犧牲以及大無畏的奉獻精神。

  抗日戰爭中,焦作煤礦主動將礦井設備和技術人員南遷湖南和四川,建立譚家山、威遠、石燕等煤礦,為民族抗戰提供60%以上工業能源;解放戰爭中,焦作煤礦再次將設備人員備戰上山,在山西解放區建立西白兔發電廠、兵工廠等,支援解放事業;新中國成立後,焦作煤礦回到人民手中,廣大礦工聽黨話、感黨恩,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社會主義建設中,連續創出安全、生產、效率多個第一,支持國民經濟建設;在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中,焦作煤礦勠力同心,讓一年扭虧工作走在全國前列,並經曆了破產改製、社會職能移交、企業重組、產能退出等陣痛,最終走上了企業發展快車道。

  焦作煤礦工人在不同時期所表現出的堅韌和不屈、責任和擔當、犧牲和奉獻,都證明了焦作煤礦工人是一支聽黨話、跟黨走的“特別能戰鬥”隊伍。

  傳承“特別能戰鬥”精神,必須找準與新時期的契合點。

  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必須不斷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工作會議上強調: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是我國國有企業的光榮傳統,是國有企業的“根”和“魂”,是我國國有企業的獨特優勢。焦作煤礦要以加強黨的建設為切入點,全麵推進黨建工作與企業安全生產經營深度融合,將黨建工作覆蓋到煤炭生產、礦井安全、經營管理的各個環節。

  在加強黨的建設過程中,要做到思想統一,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不斷加強對思想路線的學習,把賡續好“特別能戰鬥”精神作為黨建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通過紮實的思想引導、宣傳灌輸,把這種精神根植到每一名員工心中。要圍繞中心工作,緊盯企業轉型和發展目標,打造“黨建融中心、體係全覆蓋”黨建工作體係,構建一個標準規範、基礎紮實的管理體係;要建設“黨建+雙重預防”體係,打造一個安全穩定、優質高效的發展模式;要建設“黨建+規範運營”體係,形成一個標準管理、運行規範的工作機製;要建設“黨建+先進引領”體係,建設一支團結務實、勇於擔當的員工隊伍;要建設“黨建+監督製約”體係,營造一個廉潔奉公、和諧穩定的良好局麵;要建設“黨建+雙心服務”體係,實現一個關愛員工、溫暖員工的根本目標,從而調動全體員工幹事創業的工作熱情。

  傳承“特別能戰鬥”精神,必須發揮旗幟引領作用。

  在“特別能戰鬥”這麵旗幟的鼓舞引領下,焦作煤礦全體員工積極投身國家建設,用辛勤和汗水、智慧和勇氣書寫著百年焦煤的輝煌,湧現出了全國勞模劉九學、丁百元、呂茂盛、宋大國和全國學雷鋒標兵張新景、全國道德楷模謝延信等一大批先進人物。這些先進典型成為所有焦作煤礦全體員工學習的榜樣和追趕的目標,不斷為“特別能戰鬥”精神賦予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擔當、特別能奉獻的時代內涵。

  如今,焦作煤礦處在轉型發展的關鍵期。要實現企業轉型和高質量發展目標,就必須在發揮旗幟引領作用上下功夫,建立完善各種激勵機製,激發員工幹事創業的工作熱情。要發現和挖掘員工中的先進典型,營造“比學趕幫超”的濃厚氛圍。要高舉“特別能戰鬥”這麵精神旗幟,把其作為引領焦煤轉型發展的風向標、作為前進道路上的指明燈、作為用心做事的動力源,以實際行動創造出更多的工作業績。要正視企業麵臨的困難,勇擔肩上的使命和責任,增強危機意識和憂患意識,堅定奪取勝利的信心,鼓足攻堅克難的勇氣。要將“特別能戰鬥”精神延伸到企業發展的方方麵麵,尤其是在建設“平安焦煤”“百年焦煤”“活力焦煤”“幸福焦煤”中,持續打好深化改革、效能提升、風險管控三大攻堅戰,用心譜寫焦作煤礦第二個一百年的新華章。

  傳承“特別能戰鬥”精神,必須黨政工團齊抓共管。

  麵對新時期出現的新困難、新形勢提出的新要求,焦作煤礦要通過打造紅色文化、紅色堡壘、紅色陣地、典型引領等紅色工程,教育和引導廣大幹部員工不怕困難、不怕挫折,傳承好“特別能戰鬥”精神。黨政工團要齊抓共管,深入開展“企業困難怎麼辦、應對嚴峻形勢怎麼看、立足崗位怎麼幹”大討論,增強全員戰勝困難、解決難題的信心,彙聚起解危脫困、破繭而出的力量。

   要把“特別能戰鬥”精神融入工作中,本著對企業負責、對員工負責的態度,自覺規範行為,用心做好每件事情。要繼承焦作煤礦曆史上安全工作的好經驗和好做法,樹牢安全發展“零”理念,以敬畏生命、敬畏職責、敬畏規章之心,抓好各項規章製度的落實,破解技術上的瓶頸,夯實發展基礎。要積極探索新形勢下企業經營模式,用改革的思維和手段,找準扭虧增盈的辦法,破解企業發展的困境和難題,改變生產和經營的被動局麵,實現企業良性發展。要加快轉型升級,加大改革力度,增強企業發展後勁,以“生產方式綠色化、生產過程智能化、生產產品高端化”為導向,補短板,強弱項,促提升,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

  (作者單位:河南能源焦煤集團黨委宣傳部)

文章編輯:趙銀岷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焦作煤礦要傳承好“特別能戰鬥”精神
□崔立峰
2021-8-6 15:20:20    來源:焦作日報
  有著百年煤炭開采曆史的焦作煤礦,不僅是中國近現代工業的重要見證者、參與者和創造者,也是毛澤東讚譽焦作煤礦工人“特別能戰鬥”精神的發源地之一。如今,在企業轉型、高質量發展的挑戰和機遇麵前,焦作煤礦要傳承好“特別能戰鬥”精神,賡續特別能戰鬥的紅色基因。

  1925年12月1日,毛澤東同誌在《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一文中寫道:“我們看四年以來的罷工運動,如海員罷工、鐵路罷工、開灤和焦作煤礦罷工、沙麵罷工以及‘五卅’後上海香港兩處的大罷工所表現的力量,就可知工業無產階級在中國革命中所處地位的重要。他們所以能如此,第一個原因是集中,無論哪種人都不如他們的集中。第二個原因是經濟地位低下。他們失了生產手段,剩下兩手,絕了發財的望,又受到帝國主義、軍閥、資產階級的極殘酷的待遇,所以他們特別能戰鬥。”

  毛澤東同誌之所以讚譽焦作煤礦工人“特別能戰鬥”,是因為1925年7月,11000名焦作煤礦工人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為了聲援上海“五卅”運動,為了反對壓迫、反對剝削,為了爭取自身利益,為了過上更好的生活,舉行了轟轟烈烈的大罷工,時長8個多月,最終取得了資本家全麵答應罷工條款、礦工無一人犧牲的全麵勝利。毛澤東對焦作煤礦的盛讚,不僅是指大罷工取得的全麵勝利,更是指焦作煤礦工人能夠自覺接受中國共產黨領導,在爭取美好生活的過程中所表現出的團結、堅韌、不怕犧牲以及大無畏的奉獻精神。

  抗日戰爭中,焦作煤礦主動將礦井設備和技術人員南遷湖南和四川,建立譚家山、威遠、石燕等煤礦,為民族抗戰提供60%以上工業能源;解放戰爭中,焦作煤礦再次將設備人員備戰上山,在山西解放區建立西白兔發電廠、兵工廠等,支援解放事業;新中國成立後,焦作煤礦回到人民手中,廣大礦工聽黨話、感黨恩,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社會主義建設中,連續創出安全、生產、效率多個第一,支持國民經濟建設;在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中,焦作煤礦勠力同心,讓一年扭虧工作走在全國前列,並經曆了破產改製、社會職能移交、企業重組、產能退出等陣痛,最終走上了企業發展快車道。

  焦作煤礦工人在不同時期所表現出的堅韌和不屈、責任和擔當、犧牲和奉獻,都證明了焦作煤礦工人是一支聽黨話、跟黨走的“特別能戰鬥”隊伍。

  傳承“特別能戰鬥”精神,必須找準與新時期的契合點。

  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必須不斷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工作會議上強調: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是我國國有企業的光榮傳統,是國有企業的“根”和“魂”,是我國國有企業的獨特優勢。焦作煤礦要以加強黨的建設為切入點,全麵推進黨建工作與企業安全生產經營深度融合,將黨建工作覆蓋到煤炭生產、礦井安全、經營管理的各個環節。

  在加強黨的建設過程中,要做到思想統一,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不斷加強對思想路線的學習,把賡續好“特別能戰鬥”精神作為黨建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通過紮實的思想引導、宣傳灌輸,把這種精神根植到每一名員工心中。要圍繞中心工作,緊盯企業轉型和發展目標,打造“黨建融中心、體係全覆蓋”黨建工作體係,構建一個標準規範、基礎紮實的管理體係;要建設“黨建+雙重預防”體係,打造一個安全穩定、優質高效的發展模式;要建設“黨建+規範運營”體係,形成一個標準管理、運行規範的工作機製;要建設“黨建+先進引領”體係,建設一支團結務實、勇於擔當的員工隊伍;要建設“黨建+監督製約”體係,營造一個廉潔奉公、和諧穩定的良好局麵;要建設“黨建+雙心服務”體係,實現一個關愛員工、溫暖員工的根本目標,從而調動全體員工幹事創業的工作熱情。

  傳承“特別能戰鬥”精神,必須發揮旗幟引領作用。

  在“特別能戰鬥”這麵旗幟的鼓舞引領下,焦作煤礦全體員工積極投身國家建設,用辛勤和汗水、智慧和勇氣書寫著百年焦煤的輝煌,湧現出了全國勞模劉九學、丁百元、呂茂盛、宋大國和全國學雷鋒標兵張新景、全國道德楷模謝延信等一大批先進人物。這些先進典型成為所有焦作煤礦全體員工學習的榜樣和追趕的目標,不斷為“特別能戰鬥”精神賦予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擔當、特別能奉獻的時代內涵。

  如今,焦作煤礦處在轉型發展的關鍵期。要實現企業轉型和高質量發展目標,就必須在發揮旗幟引領作用上下功夫,建立完善各種激勵機製,激發員工幹事創業的工作熱情。要發現和挖掘員工中的先進典型,營造“比學趕幫超”的濃厚氛圍。要高舉“特別能戰鬥”這麵精神旗幟,把其作為引領焦煤轉型發展的風向標、作為前進道路上的指明燈、作為用心做事的動力源,以實際行動創造出更多的工作業績。要正視企業麵臨的困難,勇擔肩上的使命和責任,增強危機意識和憂患意識,堅定奪取勝利的信心,鼓足攻堅克難的勇氣。要將“特別能戰鬥”精神延伸到企業發展的方方麵麵,尤其是在建設“平安焦煤”“百年焦煤”“活力焦煤”“幸福焦煤”中,持續打好深化改革、效能提升、風險管控三大攻堅戰,用心譜寫焦作煤礦第二個一百年的新華章。

  傳承“特別能戰鬥”精神,必須黨政工團齊抓共管。

  麵對新時期出現的新困難、新形勢提出的新要求,焦作煤礦要通過打造紅色文化、紅色堡壘、紅色陣地、典型引領等紅色工程,教育和引導廣大幹部員工不怕困難、不怕挫折,傳承好“特別能戰鬥”精神。黨政工團要齊抓共管,深入開展“企業困難怎麼辦、應對嚴峻形勢怎麼看、立足崗位怎麼幹”大討論,增強全員戰勝困難、解決難題的信心,彙聚起解危脫困、破繭而出的力量。

   要把“特別能戰鬥”精神融入工作中,本著對企業負責、對員工負責的態度,自覺規範行為,用心做好每件事情。要繼承焦作煤礦曆史上安全工作的好經驗和好做法,樹牢安全發展“零”理念,以敬畏生命、敬畏職責、敬畏規章之心,抓好各項規章製度的落實,破解技術上的瓶頸,夯實發展基礎。要積極探索新形勢下企業經營模式,用改革的思維和手段,找準扭虧增盈的辦法,破解企業發展的困境和難題,改變生產和經營的被動局麵,實現企業良性發展。要加快轉型升級,加大改革力度,增強企業發展後勁,以“生產方式綠色化、生產過程智能化、生產產品高端化”為導向,補短板,強弱項,促提升,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

  (作者單位:河南能源焦煤集團黨委宣傳部)

文章編輯:趙銀岷 
 
相關信息:
多采取“四不兩直”方式深入調研
從源遠流長的文化中遇見“可愛的中國”
推動黨的創新理論落地見效
從三個維度看統一戰線強大法寶作用
守住拒腐防變防線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堅持黨的領導
樹立和踐行正確的政績觀
堅持教育實踐兩手抓兩促進
深刻理解中國式現代化的科學內涵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