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專題製作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指出:“要教育引導全黨從黨的非凡曆程中領會馬克思主義是如何深刻改變中國、改變世界的,感悟馬克思主義的真理力量和實踐力量,深化對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的認識,特別是要結合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曆史性成就、發生曆史性變革的進程,深刻學習領會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堅持不懈用黨的創新理論最新成果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在建黨100年之際,回顧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光輝曆程,總結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經驗,對於在新的起點上堅定信仰和開辟21世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境界具有重大意義。
馬克思主義是馬克思和恩格斯的觀點和學說的體係,其精神實質是實現無產階級和全人類的解放及每個人的自由發展。馬克思主義誕生以來,由於它自身的科學性而日益得到越來越多的人的信仰,將其作為推動社會改造的思想武器。
理論在一個國家的實現程度,決定於理論滿足這個國家的需要的程度。鴉片戰爭後,中國的進步知識分子就曾多方尋求向西方學習,包括引進改良主義、社會達爾文主義、無政府主義、實用主義等等,但都失敗了,最終中國人民選擇了馬克思主義,從而改變了中國命運。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之日起,就把馬克思主義寫在了自己的旗幟上。
馬克思和恩格斯在1872年為《共產黨宣言》德文版序言中寫道:“這些原理的實際運用,正如《宣言》中所說,隨時隨地都要以當時的曆史條件為轉移。”國際共運史上曾不止一次犯了教條式對待馬克思主義、照抄照搬別國經驗的錯誤。“斯大林式的馬克思列寧主義”扼殺了馬克思主義的靈魂實事求是,窒息了它的創造性和探索性,它不再是曆史實踐和社會運動的活生生的思想表達,而是成為解釋一切現象的普遍公式。蘇聯的失敗,並非是馬克思主義的失敗,而是在實踐中教條地運用馬克思主義和取消馬克思主義所造成的失敗。
1938年10月,毛澤東在黨的六屆六中全會上首次提出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科學論斷,闡明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基本要求,即“按照中國的特點去應用它”。這次會議對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發展有著深遠的曆史意義,它表明我黨對於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解已經克服了狹隘的經驗性認識,標誌著我黨對於馬克思主義的內涵和本質的認識達到了質的飛躍。之後形成的毛澤東思想指引中國人民實現了“站起來”的曆史夢想,而此後形成的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在內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則指引中國人民實現了“富起來”的曆史夙願。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立足於使中國“強起來”,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回答了新時期堅持和發展什麼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大問題,黨和國家各項事業取得全方位、深層次、根本性的曆史變革。曆史雄辯地證明,隻有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結合起來,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才有前途和希望。
正確認識和對待馬克思主義,前提是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整體性,從整體上而不是個別詞句上對待馬克思主義。鄧小平同誌把這個問題概括為“在變化了的條件下,如何認識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即“馬克思主義要發展,社會主義理論要發展,要隨著人類社會實踐的發展和科學的發展而向前發展”、“馬克思主義必須發展,我們不把馬克思主義當作教條,而是把馬克思主義同中國的具體實踐相結合,提出自己的方針,所以才能取得勝利”。
恩格斯曾經說過:“我們的理論是發展著的理論,而不是必須背得爛熟並機械地加以重複的教條。”可見,任何理論隻有保持與時俱進的品格,才能真正具有生命力。我們要完整地解析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理論,它是開放性的、發展著的科學,它隨著生活實踐的發展而發展,不斷改變它的形態。
任何一種理論體係,不論是產生於本土,還是來自國外,必須在這個國家和民族既有的文化傳統的基礎上加以闡釋、理解、生根並發揮作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從根本意義上說是民族化。無論是在物質文明還是精神文明建設中,我們都要充分吸取“資本主義製度所創造的一切積極的成果”,換言之,在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過程中,我們要麵向世界,積極推進馬克思主義和傳統文化的對話,在中國化的同時達到時代化、大眾化。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進程,成功地促進了中華民族的偉大解放,並將繼續推進中華民族的複興與崛起。辯證唯物主義和曆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馬克思主義最根本的理論特征。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中心任務是掌握這一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推動社會的發展與進步,離開了這一點,就根本談不上信仰馬克思主義。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啟示我們: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思想開放,不等於沒有核心價值;價值多樣化,不等於沒有主導。在推進文化建設的過程中必須充分借鑒全人類文明的優秀成果,但必須不能出現反客為主的傾向。如果沒有一元主導,多樣化的社會思潮將走向混亂和無序。曆史上,蘇共放棄指導思想的一元化、放棄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導致了方寸大亂,西方敵對勢力於是坐收“和平演變”的漁翁之利,這個教訓是極為深刻的。
必須堅持問題導向,構建話語體係,關注和解決國內外的重大問題。理論結合實際意味著要發現和解決實踐中的問題,問題導向是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直接的驅動力,是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體現和具體化。中國的問題有中國的特殊性,我們應提出自己的解決標準,而對於世界的問題,西方國家的解決標準已經給這個世界造成很多麻煩,這些問題的解決亟須中國的聲音。我們要占領文化發展的製高點,發出中國的強音,為中國文化形象注入更多的現代性、積極性的元素。
曆史是最好的教科書、營養劑、清醒劑。百年黨史,就是百年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永續接力史。讓我們牢記初心使命,傳承紅色基因,砥礪奮鬥精神,繼續學習實踐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作者:王世奇)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指出:“要教育引導全黨從黨的非凡曆程中領會馬克思主義是如何深刻改變中國、改變世界的,感悟馬克思主義的真理力量和實踐力量,深化對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的認識,特別是要結合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曆史性成就、發生曆史性變革的進程,深刻學習領會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堅持不懈用黨的創新理論最新成果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在建黨100年之際,回顧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光輝曆程,總結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經驗,對於在新的起點上堅定信仰和開辟21世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境界具有重大意義。
馬克思主義是馬克思和恩格斯的觀點和學說的體係,其精神實質是實現無產階級和全人類的解放及每個人的自由發展。馬克思主義誕生以來,由於它自身的科學性而日益得到越來越多的人的信仰,將其作為推動社會改造的思想武器。
理論在一個國家的實現程度,決定於理論滿足這個國家的需要的程度。鴉片戰爭後,中國的進步知識分子就曾多方尋求向西方學習,包括引進改良主義、社會達爾文主義、無政府主義、實用主義等等,但都失敗了,最終中國人民選擇了馬克思主義,從而改變了中國命運。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之日起,就把馬克思主義寫在了自己的旗幟上。
馬克思和恩格斯在1872年為《共產黨宣言》德文版序言中寫道:“這些原理的實際運用,正如《宣言》中所說,隨時隨地都要以當時的曆史條件為轉移。”國際共運史上曾不止一次犯了教條式對待馬克思主義、照抄照搬別國經驗的錯誤。“斯大林式的馬克思列寧主義”扼殺了馬克思主義的靈魂實事求是,窒息了它的創造性和探索性,它不再是曆史實踐和社會運動的活生生的思想表達,而是成為解釋一切現象的普遍公式。蘇聯的失敗,並非是馬克思主義的失敗,而是在實踐中教條地運用馬克思主義和取消馬克思主義所造成的失敗。
1938年10月,毛澤東在黨的六屆六中全會上首次提出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科學論斷,闡明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基本要求,即“按照中國的特點去應用它”。這次會議對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發展有著深遠的曆史意義,它表明我黨對於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解已經克服了狹隘的經驗性認識,標誌著我黨對於馬克思主義的內涵和本質的認識達到了質的飛躍。之後形成的毛澤東思想指引中國人民實現了“站起來”的曆史夢想,而此後形成的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在內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則指引中國人民實現了“富起來”的曆史夙願。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立足於使中國“強起來”,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回答了新時期堅持和發展什麼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大問題,黨和國家各項事業取得全方位、深層次、根本性的曆史變革。曆史雄辯地證明,隻有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結合起來,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才有前途和希望。
正確認識和對待馬克思主義,前提是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整體性,從整體上而不是個別詞句上對待馬克思主義。鄧小平同誌把這個問題概括為“在變化了的條件下,如何認識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即“馬克思主義要發展,社會主義理論要發展,要隨著人類社會實踐的發展和科學的發展而向前發展”、“馬克思主義必須發展,我們不把馬克思主義當作教條,而是把馬克思主義同中國的具體實踐相結合,提出自己的方針,所以才能取得勝利”。
恩格斯曾經說過:“我們的理論是發展著的理論,而不是必須背得爛熟並機械地加以重複的教條。”可見,任何理論隻有保持與時俱進的品格,才能真正具有生命力。我們要完整地解析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理論,它是開放性的、發展著的科學,它隨著生活實踐的發展而發展,不斷改變它的形態。
任何一種理論體係,不論是產生於本土,還是來自國外,必須在這個國家和民族既有的文化傳統的基礎上加以闡釋、理解、生根並發揮作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從根本意義上說是民族化。無論是在物質文明還是精神文明建設中,我們都要充分吸取“資本主義製度所創造的一切積極的成果”,換言之,在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過程中,我們要麵向世界,積極推進馬克思主義和傳統文化的對話,在中國化的同時達到時代化、大眾化。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進程,成功地促進了中華民族的偉大解放,並將繼續推進中華民族的複興與崛起。辯證唯物主義和曆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馬克思主義最根本的理論特征。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中心任務是掌握這一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推動社會的發展與進步,離開了這一點,就根本談不上信仰馬克思主義。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啟示我們: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思想開放,不等於沒有核心價值;價值多樣化,不等於沒有主導。在推進文化建設的過程中必須充分借鑒全人類文明的優秀成果,但必須不能出現反客為主的傾向。如果沒有一元主導,多樣化的社會思潮將走向混亂和無序。曆史上,蘇共放棄指導思想的一元化、放棄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導致了方寸大亂,西方敵對勢力於是坐收“和平演變”的漁翁之利,這個教訓是極為深刻的。
必須堅持問題導向,構建話語體係,關注和解決國內外的重大問題。理論結合實際意味著要發現和解決實踐中的問題,問題導向是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直接的驅動力,是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體現和具體化。中國的問題有中國的特殊性,我們應提出自己的解決標準,而對於世界的問題,西方國家的解決標準已經給這個世界造成很多麻煩,這些問題的解決亟須中國的聲音。我們要占領文化發展的製高點,發出中國的強音,為中國文化形象注入更多的現代性、積極性的元素。
曆史是最好的教科書、營養劑、清醒劑。百年黨史,就是百年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永續接力史。讓我們牢記初心使命,傳承紅色基因,砥礪奮鬥精神,繼續學習實踐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作者:王世奇)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