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用戶名: 密碼:
 
  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即時滾動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焦作論壇 汽車 旅遊 保險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新聞客戶端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微視頻
 經典山陽 小記者 辦公入口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新聞專題製作 > 學深杭 促創新 > 圖片報道 > 正文

新聞專題製作

焦作市創新發展經濟轉型專題研修班課堂教學精彩回放·第六講
新常態下統籌城鄉發展與美麗鄉村建設
更新時間:2017-4-6 9:09:52    來源:焦作日報



  顧益康在授課。 本報記者 李英俊 攝



  ⬆杭州市城中村改造項目——玉皇山南基金小鎮鳥瞰圖。 (杭州日報友情提供)


  ⬅杭州市淳安縣下薑村是美麗鄉村建設示範村。
  (杭州日報友情提供)



  ⬆梅家塢村是杭州城郊最富茶鄉特色的農家自然村落和茶文化休閑觀光旅遊區。 本報記者 劉金元 攝

 

  杭州市城中村改造項目——望江新城。 (杭州日報友情提供)

  主講:顧益康(浙江省農業和農村工作辦公室原副主任)

  名家檔案

  顧益康,男,1947年10月生,曾任浙江省農業和農村工作辦公室副主任(正廳級),現為浙江省委兼職講師團成員、浙江省人民政府谘詢委員會委員、浙江大學中國農村發展研究院教授,長期致力於“三農”問題理論研究及實踐探索,在農村經營體製改革、農村稅費改革、城鄉二元結構體製改革、新農村建設等方麵取得了一係列研究成果,提出了許多具有理論前瞻性的新觀點,是國內在農經理論與“三農”學科領域頗有造詣的學術帶頭人。

  重要論斷

  ●實現中國的偉大複興,要把“三農”作為重中之重,鄉村複興中華民族才能複興。複興之路怎麼走?就是走新興工業化、城市化、信息化、農業農村現代化道路,走城鄉統籌發展的道路。

  ●為什麼要統籌城鄉發展?因為隻有把城鄉關係處理好,城鄉經濟才能發展好。城鄉是生態共同體、社會共同體、消費共同體,城鄉居民的消費誰都離不開誰。如果要加快區域經濟發展的步伐,一定要研究城鄉關係。改革讓農民重新獲得了自主權,農民富裕了,中國就發展了。

  ●中國還有很大的發展潛力,潛力在哪裏?潛力就在農村,潛力就在農業,潛力就在農民。

  ●農村養豬、養牛、養雞,都不如養上海人合算。當然,這個養和那個養不一樣,這是養生、養老。這就是農村的出路,這就是美麗經濟。

  為什麼要統籌城鄉發展

  顧益康認為,城鄉關係是人類經濟社會發展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對關係。從一定意義上講,一部人類社會文明發展史,就是一部城鄉關係的變革演進史。城鄉關係處理是否得當,是發展中國家邁向現代化進程是否順暢的決定性因素。統籌城鄉發展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是適應新常態、推動經濟社會轉型發展的必然要求,是從根本上解決好“三農”問題的重大戰略,是全麵改善民生、加快建成小康社會的必由之路。

  顧益康說,要以城鄉居民共享平等發展機會為目標,把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作為一個有機的整體進行籌劃,把縮小城鄉差距、解決“三農”問題放在優先位置,有效整合新型工業化、新型城市化、新型農業現代化和新農村建設的各項舉措,整體推進城鄉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態文明建設;要以深化城鄉配套改革為動力,消除城鄉二元結構,推動城鄉資源要素的合理流動和優化配置,優化城鄉生產力和人口布局,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快建立城鄉全覆蓋的公共財政體製和公共服務體係,完善以城帶鄉、以鄉促城的發展新機製,形成城鄉地位平等、開放互通、互促共進、共同繁榮的新格局。

  一是在發展戰略上,要徹底擯棄計劃經濟體製下形成的急於求成的國家工業化趕超戰略和過度犧牲“三農”利益的城鄉差別發展戰略,改變先工業後農業、先城市後農村、先市民後農民的發展次序,聯動推進新型工業化、新型城市化和農業農村現代化,開創城鄉經濟社會一體化發展新局麵。

  二是在發展體製上,要徹底消除城鄉分割的二元經濟社會結構和城鄉分治的二元體製,推進城鄉配套的體製改革,打破影響城鄉融合和協調發展的一切體製障礙,徹底清除計劃經濟時期形成的一係列束縛“三農”發展的不公平製度,賦予農民公平的國民待遇、完整的財產權利和平等的發展機會,建立健全與現代市場經濟體製相適應的城鄉地位平等、開放互通的新體製。

  三是在發展機製上,要改變過去計劃經濟時期農業支持工業、農村奉獻城市的單向發展機製,充分發揮城市對農村的帶動作用和農村對城市的促進作用,引導城鄉資源要素合理配置,加快農村勞動力向二、三產業轉移,加快務工經商農民向市民轉變,讓轉移就業的農民成為工業化、城市化的推動者和成果享受者,建立以城帶鄉、以工促農、城鄉互補互促協調發展的新機製。

  四是在發展目標上,要改變片麵追求經濟增長,忽視民生改善、社會進步和環境保護的傾向,貫徹落實以人為本、全麵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把提高城鄉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質量作為發展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盡快縮小城鄉差距、工農差距、區域差距和貧富差距,努力使農業像工業一樣興旺發達、農村像城市一樣文明進步、農民像市民一樣富裕幸福。

  美麗鄉村建設的浙江實踐

  顧益康說,美麗鄉村建設是浙江“十二五”時期深化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新工程、新載體,是新農村建設的又一重大創新。全麵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是深入推進“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工程,全麵提升村莊整治、新社區建設、農房改造和農村生態文明建設水平的內在要求。

  近年來,浙江在湖州安吉、杭州臨安、衢州江山、金華磐安等地創造性地推出了“中國美麗鄉村”“清潔鄉村”“幸福鄉村”“生態家園”等建設載體,取得了突出的成績。浙江省委把“加快建設美麗鄉村”作為全省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作為“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工程和農民住房改造建設的總導向,全麵提升了新農村建設水平。

  顧益康認為,美麗鄉村建設要按照以人為本的理念和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要求,把建設生態文明與建設新農村有機結合起來,把推動資源要素向農村配置與促進農村人口向城鎮集聚有機統一起來,將農村打造成村村秀美、家家富裕、戶戶文明、處處和諧、人人幸福的“宜居宜業宜遊”的美好家園,讓城鄉居民民共享現代文明。

  所謂“宜居”,就是要通過連片開發鄉村和生態環境建設,把舊村莊改造成農民適宜居住、喜愛居住、公共服務配套完善的農村新社區,真正成為讓農民享受現代文明生活的美好家園。

  所謂“宜業”,就是要進一步改善農村生產條件和創業環境,配套推進糧食功能區、現代農業園區、鄉鎮工業功能區建設,使農村成為能夠滿足農民增收致富要求的平台,讓更多農民就地就近創業就業致富。

  所謂“宜遊”,就是在美麗鄉村建設中,充分發揮農村生態環境優美、民俗文化精美、農家菜肴鮮美等優勢,大力發展農業觀光遊、鄉村民宿遊、古鎮古村遊、民族風情遊等鄉村生態旅遊業,使人們在美麗鄉村裏感悟生態之美和人文魅力,使農民在發展旅遊業中增收致富。

  顧益康說,做好美麗鄉村建設,浙江做了五件事。

  一是協調推進中心村、中心鎮建設,努力彰顯科學布局之美。該省以中心村、中心鎮為人口集聚的主要載體,統籌城鄉規劃,把中心鎮培育成為現代田園小城市,把中心村建設成為農村居民的美麗家園和農村公共服務中心,形成綠色城鎮與美麗鄉村相得益彰的建設格局。

  二是加快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努力彰顯農業產業的實力。該省按照建設美麗鄉村與經營美麗鄉村相結合的思路,把美麗轉化為生產力,大力發展美麗經濟,比如大力發展高效生態農業、鄉村旅遊業、農家樂,集聚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和農村服務業等。

  三是深入推進農村環境整治,努力彰顯村容整潔之美。該省按照打造“宜居宜業宜遊”新農村的要求,以道路硬化、垃圾處理、汙水治理、衛生改廁和村莊綠化為重點,全麵提升美麗鄉村建設水平。

  四是大力推進農民創業創新,努力彰顯農民在“三農”發展中的主體地位。該省深入實施“全民創業、全麵創新”總戰略,充分發揮農村資源和生態優勢,大力發展特色經濟,以全民創業促充分就業,以能人創業促農民就業增收,想方設法讓農民的“錢袋子”鼓起來。

  五是積極推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努力彰顯鄉風文明的和諧之美。該省把精神文明建設作為美麗鄉村建設的重要內容,以提高農民的文明素養為核心,推進農村文化建設,樹立農村文明新風尚,倡導文明健康新生活。

  美麗鄉村建設如何升級

  顧益康說,浙江要以城鄉空間更加優化、農村生態環境更加優美、鄉土特色風貌更加彰顯、鄉村新型業態更加豐富、農民群眾生活更加美好五個方麵為建設方向,重點在共建、共營、共享美麗鄉村上取得新突破,奏響打造美麗鄉村升級版三部曲。

  一是奏響建設美麗鄉村進行曲。該省不滿足於從一處美到一片美,而是努力做到村村美和全域美,提升所有村莊的“顏值”。從精品村的數量和質量上來講,該省要實現精品村數量和質量的新飛躍,要建設美麗鄉村精品線,形成美麗村莊、美麗小鎮、美麗田園、美麗綠道、美麗水道相得益彰的景觀帶。從美麗鄉村建設的內涵上來講,該省要進一步提升美麗鄉村的價值,進一步豐富美麗鄉村的內涵,弘揚村莊優秀的文化傳承和人文精神,提升村莊文化的軟實力。

  二是奏響經營美麗鄉村交響曲。為了讓美麗鄉村建設使廣大農民群眾有更多的幸福感和獲得感,該省把建設美麗鄉村與經營美麗鄉村結合起來,依托美麗鄉村發展美麗經濟,把更多的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讓美麗經濟成為生態富民的大產業。該省把發展鄉村旅遊業、發展多層次的民宿經濟作為總課題,全力推進農業、林業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城鄉互聯互通的消費投資和創業就業,吸引更多的市民和工商企業到美麗鄉村投資創業和消費,增加農民的財產性收入和經營性收入。

  三是奏響共享美麗鄉村圓舞曲。該省從幹部到群眾都深刻理解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論斷,把握城鄉發展一體化的新趨勢,把綠水青山作為城鄉居民共享的資源,不僅要使美麗鄉村成為農民生活的幸福家園,而且要使美麗鄉村變成城裏人休閑養生、養老的好去處,實現“城市讓生活更美好、鄉村讓城市更向往”的理想,實現生態文明新時代的鄉村複興。 記者 張冬整理

文章編輯:劉佳 
焦作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焦作網”的所有文字和圖片稿件,版權均屬於焦作日報社和焦作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信息來源:焦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焦作網所刊登的所有內容,未經著作權人合法授權,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使用或者建立鏡像。獲得合法授權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必須為作者署名並注明"來源:焦作網"字樣。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廣告服務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網友幫忙團熱線:(0391)8797395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395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郵編:454002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 舉報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號 報業·國貿大廈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聯係電話:(0391)8797395